2024-10-26 17:51:32

【温暖的回响——脱贫攻坚四川故事汇】杨永康 ‖ 脱贫花开彝家寨

作者:杨永康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12-23 16:09:39 浏览次数: 【字体:

b8d1ec71a2ea42fc8f5012df99ba4702.jpg

脱贫花开彝家寨

杨永康

 凉山州冕宁县大桥镇的田坝村,以前是宁源乡的一个贫困、闭塞、落后的彝族村,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527户2123人,建卡贫困户78户363人。近几年,田坝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已于2016年顺利实现脱贫摘帽任务,退出贫困村行列,并于2017年被评为省级文化示范村。2019年底全村脱贫验收,人均收入达到4200元。笔者一直想去看看,正好接到县文联通知,作协人员深入基层第一线,采写“脱贫攻坚在凉山”的稿件。于是在谷雨后的第二天从县城赶车出发,沿着安宁河边向北奔驰而去。翻过垭口下行,沿着安宁湖边前行,32公里的路程,一会儿就到了。

4d42aa0bbac043c4805386b2c658bca7.jpg

凉山州冕宁县新农村建设(图片来自网络)

走下车环望四周,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格外惬意。大桥镇的田坝村,坐落在青山环抱之中,美丽的安宁湖顶端,掩映在绿水青山间,静谧和谐,仿佛世外桃源。一栋栋崭新的彝家院落青瓦白墙,错落有致,如同一朵朵索玛花点缀在田野上,如画般的村寨在阳光下散发着勃勃生机。平整漂亮的通村公路,像一条飘带穿梭于村寨之间,修到每家门前。以前坑坑洼洼的土路,雨天两脚泥,晴天两脚灰已成为过去。沿着通村公路走进掩映在树林中的村寨,路边漂亮的太阳能照明路灯,像标致的礼兵一样,列队欢迎来访的客人。通村水泥路干净整洁,两旁的核桃树郁郁丛丛。地里的包谷,洋芋绿油油一片,长势喜人。

湛蓝的天空飘浮着几朵洁白的云彩,四面青山郁郁葱葱,一条小溪穿村而过,溪水清澈见底。以前‘土墙石顶垒空房,屋内混居猪牛羊’,的破旧低矮的房子早已不见踪影。这些年来,州政协、冕宁县政协同田坝村结成扶贫对子后,州、县政协负责人多次亲临田坝村考察调研,访贫问苦,帮助干部群众出思路,想办法,解难题。按照以脱贫致富为中心,推进彝家新寨建设,用真心、真情、真意帮扶。

fae37cad89894f518688849a11deb354.jpg

凉山州冕宁县(图片来自网络)

2016年以来,在州政协等单位的帮扶及省政协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先后协调资金1000余万元,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投资222万元新建小格达河通村桥梁1座并对河道进行清理;投资331万元硬化6点3公里的村,组道路;投资155万元按‘九有’和‘五位一体’要求,建成360平方米的村级组织活动中心,建成2000平方米的民俗文化广场;投资20万元解决了240户1080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投资187万元改造农村电网,使全村户户通上电;投资81万元对78户贫困户进行危房改造;投资18万元发展经济产业;投资5万元对村幼教点进行全面改造美化,招收120名幼教学生。在镇、村、组和驻村干部的真干、实干下,彝民们都住上了宽敞明亮的大瓦房,有的村民还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水管安装到每家每户,家家用上了自来水,宽敞的客厅里电视机,沙发,茶几等家具一应俱全。以前是人背马驮,通信靠吼,交通靠走,吃水靠挑,村民们天黑就睡觉。现在是用电不用愁,晚上道路有灯光,宽带全覆盖,成人有手机。许多村民购买了三轮车用于生产经营,摩托车用于交通,还有的村民在镇上开门市做生意,经营副食百货。

为推动田坝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在帮扶单位州政协和县政协的真帮实扶下,2019年建立起田坝村红花椒种养殖套种套养特色示范基地。花椒基地将套种洋芋、魔芋、疏菜等低矮作物。今年种植了1500亩红花椒。2019年6月,田坝村成立了村集体经济示范基地,饲养二代肉山羊,目前已购进基础母羊20只,种公羊1只,力争实现村集体经济效益逐年增长,规模滚动发展。2020年5月,计划引进凉山地区独有的优良地方鸡种,美姑岩鹰鸡1000只,作为村合作社特色试点项目。贫困户用玉米饲料入股此项目,预计能为贫困户增收1000元左右收入。

村级图书阅览室里‘读书成就梦想,知识照亮人生’标语映入眼帘。宽敞的桌子和漂亮的凳子,书架上摆满了各类书辑。村上建立的医务室,配备了常规医疗用品。建起了幼儿园,全村适龄儿童全部入学,还建起了公共厕所。‘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的浩荡春风让彝家村寨在阳光里呈现出崭新的面貌,焕发出勃勃生机。这些年来,彝民们懂得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守住绿水青山,建设美丽家园,与大自然和谐共生。做饭都不烧柴了,保护山林,爱护水源,爱护生态环境,已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

笔者边走边看,太阳下抽着旱烟的老木苏,微笑着向我们打着招呼,一位彝族大姐在清扫路,热情的问我们找谁,他们的脸上洋溢着一种幸福感。这里的村民像大山一样朴实,厚道。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归,每天围着自己的田园,猪马牛羊辛勤的忙碌着。早上在鸟鸣声中,人们扛着农具到田地里干活,开着三轮车搞生产经营,赶着牛羊去山上放牧,骑着摩托车,电动车去街上做生意,一切都是那么祥和,古朴和现代在村子里交叉着,各自彰显着自己的魅力。

漫步在村子的主干道上,路两旁的门市,餐馆,小店,挂着醒目的牌子,馏金的,画彩的,很有一番小市风味,小店里摆满各种商品。笔者亲眼见证了昔日贫穷,落后,闭塞的田坝村‘破茧成蝶’的嬗变,一种沧海桑田般的感慨涌上心头。时代在发展,这里已远离传统的农耕社会旧观念,有了市场经济社会的崭新理念。心里由衷赞叹党的改革开放、脱贫攻坚、精准扶贫决策的英明,以及州、县政协的鼎力真帮实扶,镇、村、组和驻村干部以及全体村民的真干实干,众手浇开了田坝村这朵脱贫之花,幸福之花。

95367407a45b41419e174c61cc233d7f.jpg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杨永康(凉山州新闻学会会员,冕宁县作家协会会员)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