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6 17:51:32

【“温暖的回响——脱贫攻坚四川故事汇”征文】梁志友‖ 心里装着小满一田水

作者:梁志友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12-16 15:35:54 浏览次数: 【字体:

心里装着小满一田水

梁志友

立夏之后,天亮得越来越早。6点钟,山村亦然熹微染窗,山野朦胧。清凉滋润的晨色里,草木弥香,雀鸟欢唱。它们是赶早的生灵,带着湿漉漉的勤奋。

农谚“立夏小满正插秧,秧奔不满谷奔秧”。这个节令,六城村已进入割油菜籽、犁田、栽秧,给地里的玉米锄草施肥的大忙季。时不待人,勤劳的村民沿袭旧时打早工的习惯,天麻麻亮,梯田里已人勤牛忙,大家都在争分夺秒,赶在小满之前把自家的稻秧栽完。

农忙之际,年轻的驻村书记徐鹏也把自己的生物钟调到农时的点上。为保全村现有的原生态水稻满栽满插,稳粮增产,荷田里养藕放虾,收入增加,天放亮时,他的双脚已被村里山道、田埂上的草露打湿。

近一年的驻村历练,年轻人开始蜕去青葱的稚嫩,他在这段忙季里,哪家山田只有半田水,把田坎糊好后,只需半夜透雨就能栽秧;哪家主劳外出务工了,整田栽秧缺人手,他就联系村两委帮扶,自己也挽起裤脚下田,体验一把脚踩泥浆的感受;一组老李家还差些秧子,他帮着把三组老朱多余的调剂过来;因为放水安田的先后,有两家农户发生了口角之争,他在田埂上晓之以情,让其握手言和……这段日子里,他和村民一样早起晚睡,把自己变成了知农事、晓农情、贴农心的“村书记”。

天时地利人和,近期的天气似乎也逗劲,晴雨相间,旱像不重。六城从第一户农户开秧门,到末一家关秧门,小满之前全村的山田已经水满秧绿,早栽的秧子定根返青。套用老话,“三抢”的活路圆满告口。讲究的农户还买肉打酒,整了个家式的关秧门酒。

忙完水稻秧的栽插,村民们可以舒一口气了,但作为村里的“当家人”,徐鹏却不敢懈怠。2020年是精准扶贫的收官之年,每项工作环环相扣,特别像六城村这种产业基础和村经济依旧薄弱,发展不均衡,2017年摘去贫困帽的省定贫困村,面临的继续壮大集体经济,产业提升,基础补短工作依旧困难重重千头万绪。攻坚之路惟有穷而后功,没有捷径可选。

像之前已经养成即使晚睡,早晨6点左右也就没了瞌睡的习惯。又一个早起后的徐鹏,洗了个凉水脸,烧开水煮了碗面条吃后,又匆忙出门。

二组的重楼种植是村里已见成效的产业,立夏后重楼已经结满大如胡豆小似豌豆的种子,沉甸甸的压得苗株不勘负重的样子,压得社员心痛也压实了人的信心。因为籽实而茎壮,那是赚钱的“宝贝”。扯杂草、追肥壮苗,插杆护株,适时罩遮阳网的田管,也就成了重楼高产的重要工序。践行高于指手划脚,徐鹏不想当个门外汉,所以日程的第一站就是重楼园。

从村里的“家”到山坡上的重楼种植园,半小时的疾行,到园时,他已满头大汗。“徐书记早!”社员们笑着给他打招呼。他一边喘着粗气应答“大家早!”一边就像在自家园里干活一样,有模有样地插牢一根竹杆后,把重楼苗株小心翼翼的绑实。那时,太阳刚刚露全脸,明晃晃的光芒给美丽的乡村镀上了一层璀璨的金。

身在重楼种植园,徐鹏的心里又惦记着午饭后的事情。今年3月已经完成项目选址、规划的年存栏母猪200多头,出栏仔猪4000余头的生态养猪场。这是利用省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100万元的重点项目,凝聚着党和政府对老区人民的关爱,是六城村脱贫攻坚路上的“及时雨”。钱是国家和人民的,一分一厘都重千斤。项目从引进到落实,徐鹏的心里就无数次地告诫自己,既来之不易,又责任重大,不能让它成为好看的摆设,半途的“过客”。下午,相关部门要来对接。虽说自己早已有书面和心理准备,他在给重楼插杆的时候,还是分出心思在心里一边反复推演。责任和使命常让他不敢掉以轻心。

民生无小事,他心里还装着五组板桥的修建:村支书的“稻田+养虾或养土鸭子”;副书记的刺梨子今年已经开花挂果;入党积极分子的林下土鸡养殖;许多散户们搞“微菜园”“微庭院”“微养殖”,细水长流,聚沙成堆的增加收入的举措;以及生病户和残疾户们脱贫后的巩固工作……装着年初村收入进账2.5万元外,年终目标突破5万元的思考。

人们常说,一心不能二用。但对于疫情期间就没有空闲,挑起脱贫攻坚重担在后疫情中匆匆赶路的驻村书记和工作人队员们,哪个的心里没有一田“补漏、补缺、补短板”的“活水”?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梁志友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