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回响——脱贫攻坚四川故事汇】赵作奎 ‖ 他把爱洒满了彝乡村寨
他把爱洒满了彝乡村寨
赵作奎
2019年5月14日一大早,冕宁县的父老乡亲们都在奔走相告:“看了么?知道啵?讲王学钊医生的《情系凉山暖彝乡》昨晚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了......”
2019年5月13日晚,中央电视台一套“人口”栏目播出《情系凉山暖彝乡》的专题片,把冕宁县宏模镇孜家村乡村医生王学钊健康扶贫的感人事迹,呈现给了9000万中国共产党党员和14亿中国人民。
王学钊(中)在孜家村开展健康扶贫调查登记
说起王学钊医生,那还得从2013年说起。一次偶然的机遇,我结识了出身于正骨接骨世家,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的乡村医生王学钊;交谈中,我以一名宣传文化人的敏锐洞察力,挖掘出了他的闪光点,便以《爱心洒满乡村》一文把他推上了“凉山好人”光荣榜;从此,我连续撰写发表了10余万字的报告文学、专题报道、新闻通讯等稿件,通过国家、省、州级报刊杂志和电视网络媒体,把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践行《中国医师宣言》,弘扬医者仁心的传统美德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呈现给了读者和观众;把他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志的感人事迹,展现在了人们面前。
经过多年跟踪报道,我不仅把他推上了“感动凉山十大年度人物”光荣榜,推上了凉山州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席,还把他推上了“健康四川·大美医者”“四川好人”“四川省道德模范”“中国好人”“中国好医生”光荣榜。
2019年3月,我拿着《大爱满彝乡》,带着国家宣教中心的编导们一行来到孜家村,开启了《情系凉山暖彝乡》的拍摄旅程。
他不仅使依火伍各莫重获了新生,还帮她脱了贫
依火伍各莫是孜家村里一位命运多舛的彝族妇女,早年丧夫,作为遗孀的她带着3个孩子艰难度日。2012年的一天,原本好端端的依火伍各莫一觉醒来,感觉四肢无力,起不了床,下不了地,从此丧失行走能力。穷困的家庭环境和沉重的家庭负担,迫使两个十多岁大的儿子不得不外出谋生,瘫痪在床丧失了自理能力的依火伍各莫,全靠年仅6岁的小儿子照顾,家里的生活开支全靠党委、政府发放的低保救助和三亲六戚、乡里乡亲们的接济艰难度日。
王学钊在村组干部的陪同下看望瘫痪在床的依火伍各莫,当时的依火伍各莫就住的只有12平米,全家唯一的一间破烂不堪的土坯房里
王学钊在听说了依火伍各莫的不幸遭遇后,对妻子说:“她太惨了,我决定为她给予必要的帮扶治疗。”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从2012年到2017年的5年间,他不仅在妻子支持下,在孜家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文书或组长等村组干部陪同下,强忍着依火伍各莫家满屋子的难闻气味和不忍直视的龌龊环境,一边打着干呕,一边眼泪汪汪地一次次强撑着,为依火伍各莫进行了长达5年60个月240周周而复始的定期免费治疗;他还进一步动员自己的妻子武开霞,好兄弟王学开、李建辉,好朋友邓林每人每月捐款50元,自己捐款100元,按月为依火伍各莫家送上价值300的米面、油盐和肥皂洗衣粉等生活必需品,共同帮助这个苦难中的极度贫困家庭,在1825个日日夜夜里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康复后的依火伍各莫站在自家新建的住房前
2017年,在春暖花开的时节里,依火伍各莫奇迹般地下了床,在杵杖的支撑下,在墙壁的衬托下,艰难地迈出了瘫痪5年来的第一步。重获新生的依火伍各莫,在王学钊夫妻和好兄弟及村组干部与乡里乡亲们的鼓励下,一步一步走出家门,走上了乡间小路,走进了田间地头,走上了决战脱贫攻坚的致富路。
2017年7月,王学钊就依火伍各莫家的脱贫攻坚事宜向镇党委、政府作了全面汇报,在镇党委、政府大力支持下,在村两委帮助下,王学钊带头并组织亲朋好友为依火伍各莫家新建了住房,为她打好、打赢、打胜脱贫攻坚固好了本、强好了基。依火伍各莫由衷地说:“这些年来,王医生不怕脏、不怕臭、不怕苦、不怕累帮助我家,给我治病不仅不要一分钱,还送钱、送米、送面、送油、送肥皂、送洗衣粉给我家,说什么也表达不了我们家对王医生的感激之情,多的话我也说不好,只一句‘卡沙沙(谢谢)了王医生’。”
为进一步使依火伍各莫在决战脱贫攻坚路上走得又快又好,王学钊又四处寻求爱心人士帮助,与新华艺术学校师生们一道,在西昌市美丽阳光广场和海河天街广场,两次为依火伍各莫家募集了16900元脱贫攻坚赞助金,不仅为她修了猪圈,建了鸡舍,建好了打场晒粮的水泥坝子,还为她购买了一辆运输销售彝家农副土特产品的电动三轮车,在决胜脱贫攻坚的道路上把她扶上了马又再送一程;使她在2018年底就摘了帽、脱了贫,与全国人民一道同步踏上了奔康筑梦的新征程。
助力贫困乡亲共同走上致富路
2019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诞辰98周年的村党支部会议上,王学钊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的根本遵循。今天,我虽然帮助依火伍各莫脱了贫,但咱们村仍然还有15个家庭在贫困线上挣扎,我们要帮助他们尽快走上脱贫攻坚的康庄大道。”
王学钊(左二)给贫困户免费发放鸡苗
在与贫困户们的交流中,他了解到,有的家庭因缺少发展资金不能快速脱贫,有的家庭因缺乏种养殖技术而无法脱贫,有的家庭因“等、靠、要”而拖着不能脱贫。因此,他想到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帮扶策略,2019年 8月25日,他召集全村最后15家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村文体活动室门前的民俗文化坝子上,向他们免费发放价值3774元的优质肉鸡苗。有的说:“王医生,这小鸡什么时候该喂药,该喂什么药,防什么病;我一点都不懂,我怕养不好。”有的说:“王医生,这小鸡难伺候,我怕养死了。”有的说:“王医生,我们这么多人都养鸡,养了这么多鸡,养大卖给谁啊......”
王学钊大声对大家说:“大伙别担心,一是今天发放的鸡苗都是我赠送的,不要各家各户一分钱。二是,我今天还为大伙请来了咱们镇力争村的养鸡能手陈富敏,她将按时为大家做好技术指导,为大家把好养殖技术关,确保每家的成品鸡出栏率都不低于95%。三是,为了保证大家的收益,我将以以购代捐的形式负责全部回收,价格比同期市场价最低要高出10%;请大家放心。”
人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竟然还有人说万一鸡死了就白喂了,如果到时候他不收了又怎么办?听到这样的话语,人群中的依火伍各莫愤怒地高声对大伙说:“人家王医生帮咱们都帮到这个份儿上了,把话都说透了说亮了,你们还不信,本来这次发放鸡苗没有我的份,如果你们不要我全要!”
王学钊赶紧打断依火伍各莫的话说:“大家都知道依火伍各莫已经摘了帽脱了贫,本来这次村里免费发放鸡苗的名单中只有你们尚未脱贫的15家,但鉴于她的干劲和热情,现在我决定另外免费送她20只。”顿了一下,他又接着说:“大家有疑虑我理解,那我愿以我家‘冕宁县钊霞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名义,与各家各户签订赠送收购协议,并请村两委监督执行,这下大家总可以放心了吧?”
2019年10月27日,王学钊按《协议》以高出市场价10%每斤12元的价格,收购了11302元的成品鸡193只,为助力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摘帽开好了头,起好了步。
王学钊(左三)在回收贫困户养出的成品鸡
王学钊说:“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里,我要按批次给乡亲们签订免费发放鸡苗和收购成品鸡《协议》,帮助15个贫困家庭顺利脱贫摘帽。将来,我还要进一步以‘冕宁县钊霞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为依托,为全村父老乡亲们高质量地发展生态种养殖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为孜家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奔康筑梦再添上一块块砖、献上一份份力。”
2020年4月2日,在战疫取得阶段性胜利时,他又把价值4440元的肉鸡苗,免费送到了贫困户们手里,并一如既往地与乡亲们签订了以购代捐协议,他要进一步为乡亲们脱贫奔康再添一束薪,再献一份力。
推动移风易俗,为决胜脱贫攻坚保驾护航
随着乡村经济快速发展,孜家村丧葬杀牛祭祀,从一两头迅速发展到十几头,有的多达二三十头,使刚富裕起来的家庭一场变故又成了贫困户。
今年,冕宁全县开展移风易俗助力脱贫攻坚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使他一下子就找到方向感和着力点。一天,正当他要到村里去开展宣传时,接到了一组组长潘伍牛的电话,说他父亲去世了。于是他直奔潘伍牛家而去,潘伍牛在看了他带来的文件后,沉默了许久说:“就怕亲人们不同意。”
王学钊说:“别担心,我来当总管,我来想办法。”说着就用手机给镇政府的包村负责人汇报了具体情况。
王学钊(中)正在向吊唁的亲人们宣传移风易俗,并耐心地做吊唁者的思想工作
第二天,当吊唁的亲人们来到潘伍牛家准备杀牛祭奠老人时,他请包村负责人向亲人们宣读了相关文件后,对前来吊唁的亲人们说,潘伍牛身为组长,既要带头执行好移风易俗助力脱贫攻坚的相关规定,也要风风光光地安葬好老人、接待好客人,请大家放心。
安葬好老人,送走客人后一算账,潘伍牛家这场葬礼仅杀牛一项就节约了十来万。从此,孜家村里的乡亲们家家有红白喜事都请他当总管,还编了一段顺口溜夸赞他说:“王总管他守初心,脱贫攻坚助乡亲;王总管他最热心,志愿服务为乡邻;王总管他心眼好,劝人总把前途看明了;王总管他头脑灵,安排细致又分明;王总管他算盘精,主家风光把钱省;移风易俗办大事,体体面面待客人。”
乡村医生王学钊,他就是这么一个守初心、担使命,全心全意为乡亲的脱贫攻坚助梦人。
王学钊(中)正在安排客人们节俭用餐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赵作奎(四川省冕宁县委宣传部)
配图:方志四川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