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2024-10-26 17:51:32

【“温暖的回响——脱贫攻坚四川故事汇”征文】吴星霈 ‖ 斯大爷的幸福

作者:吴星霈 来源: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 发布时间:2020-04-29 15:32:03 浏览次数:398 【字体:

斯大爷的幸福

吴星霈

曾经,大手中的那只烟斗

蹉跎着岁月沧桑的皱纹,

腾云驾雾中…

斯大爷说,这是幸福;

曾经,田坎里的那把锄头

耕耘着春夏秋冬的交替

生生不息中…

斯大爷说,这是幸福;

曾经,堂屋内的那处火塘

火光闪耀孩子们的脸庞

烟熏火燎中…

斯大爷说,这是幸福;

曾经,房檐下的那堆木柴

堆砌着寒冬腊月的温暖

层层叠叠中…

斯大爷说,这是幸福;

曾经,村口的那棵核桃树下

吹拂着盛夏劳作后的汗水

清风入梦中…

斯大爷说,这是幸福。

那时候的斯大爷,

觉得幸福其实很简单:

一口粗茶淡饭,吃的是大山的馈赠;

一身尘土布衣,穿的是彝家的信仰;

一座土坯茅屋,聚的是族人的温馨;

一条泥泞山路,通的是县城的方向。

转眼之间

三年多的脱贫攻坚,

挖曲村旧貌换新颜……

如今,彝族火把节里的民俗坝子

篝火点燃了大山的沉寂

欢歌活跃着挖曲的朝气

青年们手拉着手

跳着传统的彝族“达体舞”

载歌载舞

尽情释放着彝家人的活力

斯大爷说,这才叫幸福;

如今,彝族年里的喜庆年夜饭

烟花点缀着月光下的村庄

老人们三世同堂、含饴弄孙

家家户户年猪杀不完

把酒言欢

微醺出对生活的向往

斯大爷说,这才叫幸福;

如今,五星红旗旁的村幼教点

童言稚语荡漾在操场之上

孩子们

时而儿歌阵阵

时而书声琅琅

饿了,有免费的营养餐可吃

冷了,有捐赠的新衣物保暖

斯大爷说,这才叫幸福;

如今,彝家新寨里的其乐融融

告别了原来的烂泥墙、土坯房

广播电视不再是梦想

自来水不再是奢望

火塘不再用来照亮

牲畜不再凌乱放养

斯大爷说,这才叫幸福;

如今,通村公路上的车来车往

沿着先辈们踩出来的那条山路

一条条水泥路面

延伸到每家每户

车辆替代了骡马

曾经出门需要翻山越岭

而现在到县城却只要一个钟头

斯大爷说,这才叫幸福。

现在的斯大爷,觉得幸福原来是这样:

孩子们有书可读,学有所获;

妇女们畜牧务农,不愁吃穿;

男人们打工有路,奔康有望;

老人们老有所依,家族兴旺。

斯都哈驳子及家人喜迎玉米丰收(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 晏敏 摄)

幸福曾经很小,解决温饱,远离烦恼;

幸福也许很大,追逐梦想,共奔小康。

斯大爷笑着说:

冶金局瓦吉瓦(彝语意为:非常好)。

党和政府卡沙沙(彝语意为:感谢)。

斯都哈驳子与第一书记沟通春耕事宜(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 晏敏 摄)

背景简介

斯大爷,全名斯都哈驳子,彝族,64岁,一名在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拉莫乡挖曲村乃托组土生土长的彝族老人,经历了大凉山彝族山村数十年的时代变迁,一家人于2017年10月正式搬入彝家新寨;挖曲村,为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定点帮扶村,于2017年12月完成脱贫验收,现处于脱贫摘帽后的巩固提升阶段。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吴星霈(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选派驻四川省凉山州甘洛县拉莫乡挖曲村驻村工作队员)

来源: 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