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

史料之窗

  • 《巴蜀史志》2020年第4期主要栏目有《时政辑要》《封面故事》《扶贫路上》《蜀中人物》《历史文化》《盆地探秘》《乡村振兴》《家风家谱》《风物名胜》《志鉴研究》《资治探索》《编读往来》《方志资讯》,共发表32篇文章。 《时政辑要》以...
  • 漫画汉阙 一、什么叫“阙”? 2000年版《辞海》对阙的定义是:“古代宫殿、祠庙和陵墓前的建筑,通常左右各一,建成高台,台上起楼观。以两阙之间有空缺,故名‘阙’或‘双阙’。有的用石雕砌而成,专作记官爵功绩和装饰之用。也有大阙旁边...
  • 刘谌:身死祭蜀汉 国破留丹心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蜀献王朱椿来到成都,全面修缮武侯祠,并以“君臣宜为一体”为由,将惠陵、汉昭烈庙、武侯祠合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君臣合祀格局。同时,朱椿调整祠内塑像,除将关羽、张飞等蜀汉名将...
  • 四川天全 慈朗晓钟 可测晴雨 黄 伟 一幢幢古色古香的建筑,矗立在大鹏山腰,俯瞰着天全县城。这就是位于天全县城北大鹏山腰的慈朗寺。 慈朗寺(刘祯祥供图) 为何取名叫作“慈朗”?慈朗是藏语“福德”的音译,慈朗寺意即“福德寺”。 民间...
  • 成都望江楼,李可染作,纸本设色,50.5×43.5cm (图片来源:四川日报) 望江楼楹联赏析 吟诗楼楹联 吟诗楼,成都望江楼公园古建筑之一,始建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重建。相传,薛涛晚年寓居成都城西碧鸡坊,为...
  • 抗战时期成都的 一次“文艺复兴”活动 汪毅 在历史进程中,成都既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文化概念,城市名片纷呈。早在20世纪上半叶,成都就有“小巴黎”之称。媒体的发达,一定意义上体现了一个地区文化的繁荣。抗战时期前后,成都的报刊...
  • 眉山古桥: 醴泉河上的象耳桥 象耳桥因眉山市东坡区象耳镇的象耳山而得名,此桥原是一座石平桥,大致建于唐时,属古桥。它横卧在象耳山下的醴泉河上,古朴灿烂,极有神韵。 象耳山(图片来自网络) 象耳桥与眉山城相距约4里许,出西门沿金象...
  •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0年第3期 揭秘民国时期的富顺县城图 刘 刚 千年古县富顺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有编史修志的优良传统。据史料记载,从宋代至民国时期,先后编修过10部志书,可惜由于沧桑变故,至今仅有6部遗存。在这些幸存的旧志中,留...
  • 提着诗词逛成都 肖水泉 有人说成都是一座网红城市,是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确实如此,成都自古便是中国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重镇,不少到过成都的文学大家、知名人物,都对成都赞赏有加,这里的美食、美景、美女,让人流连忘返;这...
  • 眉山古桥 丹棱兴福桥 丹棱县仁美镇之西的兴福寺外有座兴福桥,横跨安溪河,连接仁美镇安溪河北的严沟村和河南的高河村。乾隆六年(1741),里人何文运、安志伟、彭如冈、毛笏等募修,距今已近280年历史,而且保存完好。桥面高出河床四五尺,...
首页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尾页 共3593条信息/共360页 转到第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