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黉门街——成都高等学堂起源地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7-03 19:54:37 浏览次数: 【字体:

黉门街

成都高等学堂起源地

成都黉门街,起于小天竺街,止于浆洗街,长358米,宽18米。黉门街在华西医院附近,有的人认字认“半边”,总是念成“huang”门街。旧时称学宫为“黉”,黉门即 学宫大门,有黉门监生、黉门客等名称。“身入黉门,天子门生”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喜事。因此在古代,对于读书人来说,“黉门”就是一个神圣的词语。

黉门印象(图片来源:成都市武侯区地方志办公室)

说起成都黉门街名字的由来,不得不提清朝名将——杨遇春。杨遇春,四川省崇庆州(现四川省崇州市)武举人,曾官至陕甘总督,历经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一生经历大小战斗数百次,却未曾遭受毫发之伤,被人称为“福将”。他的部下每战必挂黑旗出征,时称杨家军。道光年间,战功赫赫的杨遇春在告老回川后,在成都南门外受领一座府邸,壮观雅致。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清政府颁布癸卯学制,确立高等专门学堂体制,“废科举,兴学堂”的浪潮随之席卷全国,四川地区从1906年起相继开办了法政学堂、藏文学堂、农业学堂、工业学堂、存古学堂五大专门学堂。其中,存古学堂地址就在黉门街。

杨遇春像

1910年,杨家子孙将受领的府邸捐办存古学堂,所开设课程基本为经学、史学、词章三科,所招学生也多是废科举前各县的秀才。许多衣着长衫、清秀儒雅的秀才在此地来来往往,时间一久,学堂前的这条小街就被命名为“黉门街”。从此,“黉门”一词为这条街增添了不少书香雅韵。

存古学堂建成后,四川省有名的神童、奇才谢无量成为首届监督,也就是校长。刘师培、廖平、宋育仁也先后担任过校长。根据邓穆卿的《名流谢无量》记载,谢无量在此任职时年仅25岁,众学子都很轻视他,故意提出诸多刁难问题。不曾想,谢无量都能引经据典、从容解答,最终令大家心服口服。一时之间,存古学堂声名大噪,读书人都把能在此就读当作荣幸之事。存古学堂也培养了不少人才,如蒙文通、陈志学、刘晦愚、杨子敬等。

谢无量(1983年摄)

辛亥革命后,存古学堂曾被改为国学院,街道也一度更名为国学巷,但现在的国学巷却是成都单独的一条街,也就是黉门街东口向南是国学巷。国学院先后又更名为四川国学院、四川公立国学专门学校,1927年改为公立四川大学中国文学院,成为公立四川大学的一个组成部分。1931年,公立四川大学、国立成都大学、国立成都师范大学合并为国立四川大学。

1966年,黉门街改名红专西路。1981年,地名普查时又恢复命名“黉门街”。“黉门”一词显示着这条街独具的传统文化魅力。这里还有一所百年小学,即原来的成都私立弟维小学,这所学校创建于1915年。1949年12月成都解放后,这所小校曾先后易名为“成都市东城区第五中心小学”“成都市红专西路小学”。2019年12月27日,正式恢复校名为成都市弟维小学。

2018年1月,成都传统文化保护协会与玉林街道、黉门街社区共同打造的“黉门街75号”文化聚落开幕,成为成都首个社区众筹文化聚落,国学、古琴、书法、绘画、蜡染、竹艺等多种别具特色的文化活动汇聚在此,从此丝竹管弦、笔墨书香不断,更为黉门街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2019年,成都市武侯区结合锦江公园建设,打造了“黉门里”特色街巷。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成都市武侯区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