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英华】人生幸有唐诗伴——写在拙著《诗映大唐:横笛韵飞扬》出版之际(代序)‖唐雪元
人生幸有唐诗伴
——写在拙著《诗映大唐:横笛韵飞扬》出版之际(代序)
唐雪元
一
《诗映大唐:横笛韵飞扬》出版,距前一部《兵心如虹》正好十年。
十年只是一瞬。
在大江大河奔流激荡带来深刻巨变的十年,这本书,从一株孱弱的幼苗,长成一棵绿荫葱葱的树。
时间是一支箭,一旦发射就永不回头;时间是一把沙尘,一旦放手就随风而去;时间是一场旅行,一旦启程就只能勇往直前。若虚度光阴,它将留给我们无尽的懊悔;若善待光阴,它将馈赠我们生命的华美。
出这本书,是我人到中年读唐诗后的汇总版本。
《诗映大唐:横笛韵飞扬》,唐雪元 著
在读诗这件事上,我有一点点童子功。九岁时,大表哥张白茹送我一套《唐诗三百首》,让我爱上唐诗,第一首背诵的便是《咏鹅》。“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的一首咏鹅,将多少儿童引入到唐诗的世界。再往前,七岁时,我要上小学,爸爸教我背《毛主席诗词》。我不识字,他念一句我跟一句,不知不觉,一本“毛诗”我能背下不少。夏天的晚上,我们坐在房前窗下乘凉,他将破蒲扇一挥说“苍山如海”,我一边拍打腿上的蚊子,一边接口说“残阳如血”。
那时,夕阳已敛去余晖,天际有红霞明灭。坡上的绿树在晚风中波涛起伏,青灰色的远山蜿蜿蜒蜒。
大表哥送的《唐诗三百首》,长长短短太多了,当时读了就过,印象不深。当时只觉得这些唐诗朗朗上口,韵律生动,读来唇齿流香,令人迷醉。可以说,年少无知的岁月里,诗歌给我开启了另一重时空的任意门,让我可能从二点一线的狭窄单调中随意超脱出来,见花鸟见风月,见这世界的诗情画意。
二
上中学时,我喜欢上同村的邻居小妹、亦是自己的同学——一个长发飘飘、身材苗条、长相甜美且成绩贼好的少女。
明明坐着一个教室,只隔着一个过道,却每节课都用纸条传递‘相思’。
青春的蠢蠢躁动,在那个年龄那个时候表现得淋漓尽致。上学,回家,同往同归,至今留念与怀念那种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如果人生只如这初见,微风不凉,轻拂湖面,不带来一丝涟漪,不去惊扰一丝美好。
记忆总是慢慢的累积,在我心中无法抹去。拾起这碎片的记忆,以至于那段时间是那样的舒缓,没有激起丝毫的涟漪。或许,你给我留下最多的印象是那个爱学习、活泼天真的女孩。或许,举止投足间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能成为记忆荧屏中永恒的经典,也愿意为这份经典,盼汝千里也要一生相依。
离别总是在夏天,回忆是思念的痛。再后来,一场劫难向我家袭来——年仅40岁的父亲去世,使得本来就贫寒的家庭有如雪上加霜,而她家却越发风生水起,小洋楼耸立,她们三姊妹上学全是崭新的自行车,穿得也是越发漂亮,加上她的成绩又好,更是老师喜、男生爱。而我,除学习成绩可与她媲美外,再无以往的自信。以后的暑假,我靠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卖雪糕,寒假,给人做小工挑沙挑泥灰为自己挣学费,一直到上完初中。这时的我,极度自卑,又黑又瘦,穿着也是又旧又脏,身上总是有一股汗酸味。每次远远见她——我心中圣洁的女神,我总是选择避开。
初中毕业后,她考起了一所美术学校,我辍学于都市打工一族。二年后的冬天,我参军到了西南,成了一名武警战士。
离乡那个冬天的午后,我辗转反侧,写下平生第一首五言诗,然后是第二首,第三首。大致是这个风格的:
风落桃花雪/雨湿丁香结/不见春归路/啼尽心上血。
诗写完了拿给她弟弟,请他转交其姐。她弟看不懂,但大为佩服地说:啊,元哥,你还会写诗!
我的初恋,就在这一声叹息中无疾而终。
三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抱着一定要在部队混出个名堂,让初恋终生景仰和后悔的信念,常用李白的这句诗给自己打气。那段时间,二十左右的我,最喜欢读李白的诗歌。
李白狂得可爱,天真得无与伦比。他自负是经天纬地之才,常常自比国家栋梁,希望自己可以左右时局。他尊崇道家思想,喜欢游览名山大川,到处寻仙访道。他蔑视权贵,举止放荡不羁,大街上醉酒,江湖上任侠,游玩时携妓,月下独酌狂舞。他名满天下,超凡脱俗,宛若谪仙。“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相传李白在长安做翰林学士作诗时,高力士为其脱靴,杨贵妃为其磨墨,唐玄宗为其摇扇。“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酒刺激了李白的神经,激发了他的想象力,也更丰富了他的形象。“功名富贵若常在,汉水亦应西北流。”“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大鹏一日随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的澎湃激情,李白的超凡想象力,李白的狂放洒脱,让我精神愉悦,心旷神怡。二十岁正值多梦的时候,正是少年轻狂的时节,李白的浪漫主义、理想主义思想扫除了我心中的阴霾,照耀了我的军旅青年时代,让我的梦想熠熠生辉。青年时代微笑着读李白,我行走的步履格外轻盈。
同时,还有一哥们的诗,也让我在这一阶段爱得不要不要的。一日,儒雅的指导员熊忠乾在授军政课时,问我“男儿何不带吴钩”的下句,我答不上来。下课一查,原来是唐朝李贺《南园十三首》里的绝句:“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读着这铿锵有力的诗句,我被诗人强大的历史责任感所折服、震撼,当时热血沸腾,只觉得胸中有一股气流在回旋激荡。
当天,我在日记中写道:“‘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应该成为我们这一代军人的座右铭。热血男儿要为国家兴旺、民族幸福而奋斗终生。否则,我们的人生便不值一提。”
人一旦有了动力,似乎整个世界都为他让路。在理想和激情的鼓舞下,我爱上了新闻写作,同时也爱上了文学,后来因发表了一些作品而被调到支队机关,也因此选改成为了士官。
四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重新走向社会大舞台,李白式自由不羁的生活状态常常被现实所愚弄。蓦然回首,仔细思量,发现李白式生活的巨大缺陷——他人生的最大失败就在于对自己的估计过高,没有认清自己。他多愁善感,思维跳跃,形象思维强于逻辑思维。他是一位好诗人,却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他崇尚道家思想,但却未真正践行道家的生活方式。他不甘寂寞,常常卷入到政治的漩涡中不能自拔,以至于到晚年还被流放夜郎。效仿李白的无拘无束,现实生活肯定四处碰壁。
于是,三十岁时的我,渐渐喜欢上白居易的诗歌。喜欢吟诵白居易的《琵琶行》和《卖炭翁》,他扎根现实,关注下层人民生活,充满着悲天悯人的情怀。“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引起过多少人的强烈共鸣;“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写得直白简单,道尽了老百姓的心酸与无奈。
最喜欢白居易的《长恨歌》,那是唐朝最长的七言爱情诗。杨玉环与李隆基的爱情故事,在作者笔下缠绵悱恻,梦回千转,动人心怀。“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现实与浪漫相交织,个人情感和时代命运相结合,诗歌描绘出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卷。白居易的诗歌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之间游走,给人以广阔的视野,给人以丰富的人生体验。
三十岁时,理想主义渐渐退却,我以务实的眼光打量世界。读白居易让我明白了世事艰难,明白了爱情的弥足珍贵,明白了任何时候都要执着坚守。
五
任何理想与激情,都要接受现实的考验。
四十岁时读唐诗,更喜欢诗圣杜甫。二三十岁时读杜甫,觉得他身上充满了穷酸气。安史之乱,盲目忠君,抛下妻儿老小,一路追着皇帝的脚步西行,有攀龙附凤之嫌。四十岁经历了很多事,看淡了人生沉浮,每天吃穿住行、上班下班,理想渐行渐远,激情慢慢沉淀,才感觉杜甫的境界更为真实。
沉郁顿挫的杜诗,讲述着一个又一个辛酸而又真实的故事。“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国破家亡,流离失所,征兵入伍,躲避徭役,尽入笔下。杜甫的诗饱含沧桑,写尽了诗人内心最真实的感觉。杜诗是现实的写照,笔笔带血,字字含泪,为时代悲歌,为命运呐喊。其笔下有春秋,诗里有情怀,那缓慢的节拍是作者沉重心绪的流露,那朴素的表达是繁华落尽见真纯。
所幸的是,又是唐诗拯救了我。如果李白是天上的浮云,那么杜甫便是脚下的大地,两种风格,两种境界。四十岁的我变得成熟,做事脚踏实地,更喜欢杜甫深沉厚实的感觉。
人到中年,一度事业受阻,家庭婚变,房款难继,收入捉襟见肘,满怀愁绪之际,独自斟酒三杯翻读《唐诗三百首》,读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读着读着,我惊奇地发现杜甫的生活也曾窘态百出。一个伟大的诗人,原来也有小人物才有的悲哀!
可是,即使处在那样的困境中,杜甫心里想的仍是底层劳动人民,想为他们分忧解难,这是多么伟大的人格!比起杜甫的苦、杜甫的穷、杜甫的窘,自己这点困顿又算得了什么呢?不知不觉,心中释然了许多。
芸芸众生,有的人苦练厨艺,有的人花式健身,有的人自娱自乐,而我则欣喜地把自己沉浸在唐诗之中,在那给我打开了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鼓荡着我的理想,开阔着我的胸襟,升华着我的情操。随着年龄增长、阅历丰富,每次品读唐诗都让我有新的感悟。读到精彩处,有时击节赞叹,有时扼腕叹息,有时神游物外,有时潸然泪下,有时慷慨激昂!如杜牧的“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让我深深体会到人是用自己的心境描绘这个世界的;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让我深知只要插上想象的翅膀,我们的世界可以更大、更美、更神奇!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多么缠绵悱恻,而王翰的“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又是多么慷慨豪迈!“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用寥寥几笔就勾起了我们的思乡泪;“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幽静的山居生活,何尝不能让我们收起名利之心、生出归隐之念?
岁岁年年花相似,年年岁岁花不同。唐诗之美,说不尽,也道不完。唐诗,让我更了解古代中国人的雅致生活。过着“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常,心中也要有着“琴棋书画诗酒花”的远方。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当我们觉察到生活的疲惫,不妨像古人一样,用雅趣来给生活增添乐趣和情怀,生活不只是苟且,唐诗让我们心中有远方。
六
因为看见,所以相信。因为相信,所以坚持。
我把时间交给了唐诗,以十年为期,做一场美丽的邂逅,以十年为约,做一次心灵的洗礼。因为,诗是国粹,中国人永远浸泡在唐诗里,那里面有我们民族的通行密码。有了唐诗的浸润,我们的思想永远不会干涸。行走在人生的漫漫长途,有唐诗相伴左右,我们永远不会寂寞。
十年倏忽,但有墨为证。
怀信仰之志,秉专业精神,抱人文情怀,我记录下这一群群诗人们的热爱与专注,艰辛与执着。
尽管自知文笔粗笨,但亦深知笔下力重千钧,不敢懈怠而拼全力而为。美国国际知名经济学家丹比萨·莫约在《dead aid》一书的结束语中说:“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十年,是下一个开始。
在时间的沃野上,我们一起躬耕其中……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唐雪元(国防时报社记者部主任兼《国防时报·军民文艺特刊》主编,中国散文学会、四川省作家协会、成都市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散文学会、四川省文促会理事)
配图:方志四川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