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话说飞仙关‖乔木(上)
话说飞仙关(上)
乔 木
雅安东邻成都、眉山、乐山,西连甘孜、南界凉山、北接阿坝,层峦叠嶂、林茂峰青,江河纵横、川流不息,是川西平原向云贵高原、青藏高原的过度地带,是汉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结合带,素有“川西咽喉”“西藏门户”“民族走廊”之称。
飞仙关,《禹贡》载:“和夷厎绩”地也,位于雅安市天全县、芦山县、雨城区三地交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多雨雾,最高蜈蚣山尖顶峰、海拔1327米,最低熊河坝、海拔621米,山谷高深,地势险要。宋·宇文溥:“惟天下之至险,有严道之漏阁焉”。
上古大洪水,这里是一片汪洋。大禹在这里看见百姓流离失所,在洪水中挣扎求生,哀鸿片野,流下悲伤的泪,有“望哀渡”为记。
大禹在这里与民同工8年,凿山导河。山陵露出峥嵘,崖如刀截,壁立千仞,中通一峡,河水向东流去,水患平定,荒野成沃土;百姓又能筑室而居,过上平安的生活。民国《芦山县志》载:“为纪念大禹治水功绩,此峡命名为多功峡,一名多功河。惟其地势险峻,有若天堑,故名飞仙关云。”又云:“飞仙关,世传大禹治水疏凿,即漏阁也。”多功峡在飞仙关内,峡口即关口。今飞仙关雄踞多功峡口,“漏阁”巍然。
飞仙关两岸水系控天全、芦山、宝兴、荥经4县,多功峡为四县群流汇泽之出口。发源于邛崃山脉南段蜀西营的宝兴河,在芦山县思延乡、天全新华乡交界的三江口与芦山河及老场河交汇,然后南下至飞仙关纳在多功、乐英交界的两河口汇入荥经河后的天全河,转向东南进入多功峡,三江口后开始称青衣江。三江口南下至飞仙关这一段河流,大部分为天全、芦山两县界河,这一段河流,天全县称宝兴河,芦山县称芦山河。
青衣江,先秦称青衣水,汉称沫水、大渡水、蒙山溪。唐代后又称平羌江、羌江。康熙《芦山县志》编纂竹全仁:“沫水,唐虞(尧舜)时名和夷,商周名羌,汉名沫水。”
天全河,古称徙水、和川,俗称始阳河。《天全州志》载:“天全河水为平羌江上流……其近城一支名和川。《四川通志》谓即和夷厎绩之和川也。唐和川路、和川镇盖取诸此。”又“和水,源出马鞍山……至沙坪合夷水河(今白沙河)。”
天全多雨,古称漏天。《灵和乘略》载,漏天的水流入“漏阁”飞仙关,安稳的向东而去,没有造成水灾和损害,元朝易漏为全,曰天全。“漏阁”实为口大,底小的疏洪渠道,乃漏斗之意。
飞仙关多功峡口曾有断岩横斜,断岩上有方形钤印“和夷厎绩”摩崖石刻,每字1米见方,赫然醒目。1947年6月,张大千在飞仙关写生,留下“孤峰绝青天,断岩横漏阁”的诗句,即是此处写照。1958年,雅安专区以“大兵团作战”方式筑路,炸毁断岩,方形钤印“和夷厎绩”摩崖不存。当年筑路时,曾有工程人员在“和夷厎绩”摩崖旁留影纪念。2016年,在断岩遗址下方重刻摩崖“和夷厎绩”,形制与原不同。
“和夷厎绩”摩崖后,有岩四季渗泉从不停歇,名“滴水岩”又称“小漏天”,岩下修有水池,便于过往行人使用;每逢大雨,“滴水岩”千瀑齐泻,席卷道路,巍巍壮观,世人美喻“一雨路千瀑”。1939年7月,中国电影教育先驱孙明经等十几位专家学者组成的“茶马贾道”(茶马古道)科考察队到飞仙关时适逢倾盆大雨,“滴水岩”飞瀑流泉,他用相机定格了“一雨路千瀑”的绮丽景象。2017年,飞仙关隧道贯通,“滴水岩”四季渗泉景观消失,岩存;岩下水池四季有泉甘冽,过往行人依然可取水使用。
飞仙关关口隔岸江畔有峰如螺,与之峙立,螺峰矗发,瞰江如堕。民国《芦山县志》载:“峰底有井通多功河,世传神禹治水遗迹,为神禹漏阁云。”相传每逢端午节,飞仙关水上“掠鸭”,拔得头筹者会在井里放生鸭子,鸭子定会从多功河里的漩涡游出来。清·王心广《神禹漏阁》:“禹甸山川垂远功,景传漏阁真玲珑。石崖只透冯夷宅,地脉巧穿溟岛宫。”现螺峰卓立,古关地依然,井已不存,“神禹漏阁”仅在书籍、诗文中可窥。
民国《芦山县志》载:“世又相传,飞仙关螺峰为李冰在雅安治水所凿离堆,李冰子二郎,伏孽龙于离堆之下。”《雅安市志》载,公元前250年至公元前249年,秦蜀郡太守李冰走访青衣,疏通沫水。凿平溷崖,通正水道。《史记·河渠书》:“李冰凿离堆,以避沫水之害。”诗云:“谁辩离堆不雅州,多功峡内看山头。”“飞仙关外簾垂雨,禾水崖边盖揭龙。”
大禹开凿多功峡,李冰父子疏凿离堆,扫除孽物。他们在飞仙关治水,为飞仙关人赢得了生机和土地,为彪炳他们的功绩,飞仙关螺峰顶在唐宋时建阁祀夏禹,明初又建二郎庙与禹并祀李冰子二郎。
螺峰不高,二郎庙不大,天旱时祷雨,必应。旧时,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白露时节和农历十月初一日,这里都要举行祭禹神的香会,人们拜禹神,祈求风调雨顺的丰收;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荥经、天全、芦山、雅安的来这里赶二郎庙会,热闹非凡。上世纪60年代,二郎庙毁,直到上世纪90年代重建山门、亭、碑、堂、殿,错落在螺峰步道上,信步峰顶就是与云水相依,清风作伴二郎庙。
螺峰顶俯瞰,宝兴河、天全河在飞仙关汇集,自然形成一个“y”字小岛,当地人称“凤凰嘴”。“凤凰嘴”水汇无间,陡生的漩涡和回流生龙活虎,轰轰烈烈向多功峡浩荡奔腾,“山峡锁云天,碧水涌翡翠”;这里是观看古三江渡,鱼从崖边跃出,自投网中,俗呼为跳罗云,志书上称为芦山八景之三江鱼跃的最佳位置。
“凤凰嘴”曾是天全、芦山、雨城三地渔者的欢乐场。在“凤凰嘴”吹吹风、冲冲壳子、观三江潮起、看群鱼腾空江面,按到时间收网起钓,拎两条河鲜回家,何等惬意。2010年,飞仙关水电站选址“凤凰嘴”修建,“三江鱼跃”景观消失。2014年,飞仙关水电站投产发电。今时虽不见惊涛拍岸,洪波涌起,但依托飞仙关电站水库而建的飞仙湖碧山环抱,绿水相伴。飞仙关“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民国《芦山县志》载,飞仙关在宋代始建关城,位于螺峰之上,接雅安界,旧属雅州,有南北两城门相通;设直属都指挥使司的守御司,下辖十个百户所;统兵1120人,正千户一人,正五品,副千户两人,从五品,镇抚二人,从六品。明废司官,城存。螺峰即是古关地。
飞仙关多功峡,峡岸长约十里,北连青城、玉垒,南接瓦屋、峨眉,气势雄厚;江水历百千万年侵蚀,凿成绝峡,壁立三十余丈,峡岸奇伟略似瞿塘,“天高悬一线,水激泻三江。”南城门就建在飞仙关关口,因临江而建,也叫“水闸门”,城门上刻有“东应夔门”四字,是一夫当关,万人莫逾之地。进南城门,需绕开“和夷厎绩”断岩,过搭在江岸峭壁“关刀崖”上凿崖取孔,石条为桩,架石为道的石偏桥(栈道),方可。诗云:“岓桥危欲坠,峭壁险无双。”
1938年修川康公路时,南城门及石偏桥被炸毁,现在江岸峭壁“关刀崖”上仍可见凿孔。2015年7月,在飞仙关口的318国道上,与南城门遗址平行的位置新建的具有汉代建筑特色的城门,关门上书“东应夔门”,气质潇洒,豪迈浩然。
南城门下就是水流湍急的“飞仙渡”,枯水季节河岸边可见陡峭的石级。20世纪40年代,画家叶浅予描述的惊涛骇浪青衣江上,百尺“溜索”渡河的震撼场景就发生在这里。1936年红四方面军在芦山时,红31军93师、91师都曾扼守飞仙关南城门。据当地人讲,国民政府军薛岳部和红军激战,想抢渡夺关未成,后红军北上长征。
飞仙关关城、北城门、芦山县南界牌坊和仍在使用的一段茶马古道,隐于螺峰离堆下关民居街道。目测古道全长约4000米,宽约4米,由长宽不等的石板铺就,石板上仍可见拐子窝和路边被马绳打磨得光滑异常的“拴马石”。古道上竖立着建于明万历十六年(1588年)南北向石牌坊,牌坊高3.8米,宽3.3米,采用当地红砂岩跨道而建,双柱单门式,榫卯结构,顶横石匾两面均刻“芦山县南界”,风格质朴瘦劲。仔细看,南面东侧石柱右上角刻有“边、徼、茶”3个小字,两侧石柱还刻有两幅红军标语“争取赤化全川首先胜利!”“彻底消灭蒋介石!”石牌坊后,踏石阶而上就是当地红砂岩砌的飞仙关关城。可惜,关城虽在,但北城门和城楼已毁,仅存关城和北城门洞。城门洞上芦山县令范涞清所题“飞仙关”石门楣,石楹联:“客羽已乘黄鹤去=仙楼尚在白云间”“人宜来羽岛=地即是瀛洲”字迹清晰可辨,书法规整庄重。
据清道光三十年庚戌(1880年)县令王金绶续修飞仙关碑记载:清道光年间,以石牌坊为界的飞仙关关城倒塌,石横道旁,阻碍行人;北城门到南城门临江的山路,倾斜滑坡,险象环生,来往者无不恐惧股栗;关城塌,路烂已几年,无人修复。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广昌范涞清上任芦山县令,捐养廉银重建高于旧的关城和北城门,关城上建关楼,塑文武二夫子像;又捐款修北城门到南城门这段长数百丈的临江山路,以利行人。路还没修好,上任仅六个月的范公,得上司重用调任资阳。王金绶接任他的职务,看见尚未完工路,也捐养廉银续修,直至路成。
朝朝暮暮青衣水,飞仙关叠旧河山。2012年12年7月,飞仙关茶马古道遗迹、飞仙关关城及芦山县南界牌坊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芦山县南界”石牌坊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未完待续)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乔 木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