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沧海遗珠—开明王城‖李靖

作者:李 靖(四川省芦山县)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4-13 21:28:30 浏览次数: 【字体:

沧海遗珠—开明王城

李 靖

神奇的地球孕育了生命,生命通过漫长的进化,进化成灵长类的我们。华夏文明上下五千年,波澜壮阔,跌宕起伏,血雨腥风中砥砺前行,历经苦难后茁壮成长。看,江海横流大浪逐沙;听,岁月蹉跎洗尽铅华;日月更替,沧海桑田,汲泉承露,厚积薄发,最终,成就我泱泱大国,巍巍华夏。

北纬30°线,地球上一条最具神秘色彩的纬度线。沿地球北纬30°线前行,既有许多奇妙的自然景观,又存在着许多令人难解的神秘、怪异现象,存在着许多地球文明信息。这条纬线贯穿世界上许多令人难解的著名的自然及文明之谜的所在地。那古埃及金字塔群,以及令人难解的狮身人面像之谜,神秘的北非撒哈拉沙漠达西里的“火神火种”壁画、死海、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传说中的大西洲沉没处,以及令人惊恐万状的“百慕大三角区”,让无数个世纪的人类叹为观止的远古玛雅文明遗址等等......数不胜数。这其中,还有蕴含了在中华古蜀大地上,如流星耀眼般划过天际的那一颗沧海遗珠—开明王城。

开明王城遗址,位于四川省芦山县思延镇铜头村北纬30°,东经102°。民国版《芦山县志》古迹中第81页记载:“开明城,《四川通志》:城在县西七里。相传蜀王开明所筑,故名。”

称此地为“开明城”,故“城子头”当是城址头的同音。城址头面积约三四百亩,因地处铜头峡,宝兴河将其环绕成“马蹄”形,城址头四周,河对岸皆是万仞绝壁,沟壑纵横,壁上凿有栈道,其地势无比险要,可称为雄关险峻,当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为何开明王城会始建于如此凶险陡峭之处?为何原本建都在沃野千里成都平原上的开明王城,最终迁移到芦山思延镇铜头村来?为何开明王城又突然消失不见?带着这些疑问,我们抽丝剥茧揭开那段远古历史神秘的面纱。

说道开明王城,还要从蜀王开明说起。蜀王开明,名曰:鳖灵。是古蜀五王〔蚕丛(栽桑养蚕)、柏灌(种植养殖)、鱼凫(猎渔为生)、杜宇(开创农耕)、鳖灵(治水定邦)〕之一。开明王城与新津宝墩、都江堰芒城、郫县三道堰、温江区鱼凫城等“城”,为同时代文化遗址。

鳖灵像

据《史记·补三皇本纪》记载:“水神共工造反,与火神祝融交战。共工被祝融打败了,气得用头去撞世界的支柱周山,导致天塌地陷,天河之水注入人间。女娲不忍生灵受灾,于是炼出五色石补好天空,折神鳖之足撑四极,平洪水杀猛兽,万灵始得以安居。”但因女娲补天时耗尽元神,尚有一块五彩石没有补上,造成今日雅安还有“天漏”之说。天河之水顺着裂隙,飞流直下,一泻千里,巨浪滔天。古蜀国当时天塌地陷,洪水暴涨,生灵涂炭,哀嚎遍野。古蜀王杜宇虽精于农耕,但对治水却一窍不通,他用堵的方法去治理肆意泛滥的洪水,结果可想而知。正在杜宇一筹莫展之际,但见水中突然冒出一人,此人身长八丈,浑身鱼鳞,手脚皆蹼,精于水性,在滔天巨浪中来去自如,如履平地。此人便是鳖灵。

鳖灵,乃水族后裔精通水性,善于治水。于是,毛遂自荐与杜宇相见,杜宇得知他能治水,便封他为相。鳖灵发动乡亲们开凿龙门,疏浚河道,并用尾鳍劈开玉垒山(沱江起点金堂峡),将洪水引入江河,最终汇聚大海。使得百姓劫后余生,得以安居乐业。

因鳖灵治水有功,杜宇就像尧帝禅让舜帝一样,把王位禅让给了鳖灵,杜宇便化为杜鹃飞到西山去了。杜宇禅让鳖灵,千百年来人们传颂赞美他们的功绩。

鳖灵治水定邦后,终成一代蜀王。鳖灵即位后,号“开明帝”。故事在东汉末年人来敏《本蜀论》、晋代常璩的《华阳国治·蜀志》、北朝郦道元《水经注》及《明一统志》《四川通志》都有这样的记载。

鳖灵拓峡后,完美地继承了杜宇的农耕文化,大力鼓励百姓发展农业,并采取一些促进农业发展的有力措施,以至“山岭,泽鱼,园圃,瓜果,四节成熟”“桑、漆、麻、麦、黍、稷”年年丰收,国力富强,同时在采矿、冶炼、制造上有了长足进步,在现在的成都平原上建立了开明王城。开明王城地域广阔,规模宏大,雍容华丽,气势非凡,是当时古蜀国经济、政治、文化中心。

由于开明帝鳖灵身怀鸿鹄之志,拓峡后,蜀“沃野千里”承袭望帝开创的丰厚基业,继续发展经济的同时,并不满足于现状,在军事上不断向外扩张,竟能与北方强势邻国争雄。扩展后,开明王城疆域,北边到了今陕西汉中一带,南边到了今青神,芦山一带,西边到了九顶山、峨眉山,东边与巴国接壤。开明帝鳖灵是四川最早的帝王和政治家,相当于中原的炎帝、黄帝,其雄才伟略、文治武功,令八方部落臣服。三星堆遗址就是佐证。

修建在成都平原上沃野千里、鼎盛繁荣的开明王城,发生了何种变故,最终迁移到险道雄关的芦山县思延镇铜头村?

虽在开明盛世中,东居夷人氏,南临蛮王氏,西邻戎族氏,北有狄人氏,开明王城貌似群雄环视,但在鳖灵在世时皆臣服与开明王城,不敢有任何造次。古蜀民在开明王鳖灵带领下,丰衣足食,和雍度日倒也悠闲自在。但在鳖灵百年之后,其子孙即位。子孙并未居安思危,励精图治,反而养尊处优,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早已没有开明王鳖灵当年的勇猛之霸气。多年后,早已觊觎蜀地之富庶许久的北方狄人氏,秣马厉兵,日趋强大,进而率兵侵犯开明王城。几番交战,新开明王虽率领老弱病残族人拼死抵抗,怎奈何狄人氏的虎狼之师。惨败后,鳖灵族人几乎屠戮殆尽,开明王遂带领残部退至古蜀西南偏远山区—芦山。

因芦山地理位置偏僻,终躲过狄人氏的追击。开明王几经实地踏勘,反复斟酌,最终觅得一险要之地筑城,准备韬光养晦,继续开明王朝的统治,即今之思延铜头村北之“城址头”。

20世纪80年代,芦山县文化部门有关人员曾到此地考察,当时还是耕地,依稀有一土埂卧于秋收后之荒芜中,类似古城残垣,并于土埂下拾有古陶器碎片,由此推想,“城址头”当为古“开明王城”遗址无疑。

古蜀文明时期长达1800年,开明王朝是其所经历的最后一个历史时期。史载,开明王朝传12世,于公元前316年为秦所灭。开明王城不居安思危,覆灭是历史的必然趋势。虽然开明王城覆灭,但开明王城对古蜀地政治地位、经济发展、农耕文化、军事战略、开采冶炼等,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

开明王城作为这个王国的边陲重镇,以及最后的军事堡垒,在芦山县境内出土了大量古蜀时期的文物。芦山县文管所工作人员曾在“城址头”发现秦汉时期的“布纹瓦”。《雅安地区文物志》中还提到,在距“城址头”5公里左右的清源、仁加等地,曾出土过古蜀文明最具代表性的文物“巴蜀印章”,以及大量青铜兵器。

在芦山县文管所文物陈列室,不管是生满铜锈仍可见锋芒的巴蜀兵器,还是印刻着神秘彩色图案的“巴蜀印章”,都在讲述着那个古老王国的渊源。

关于开明王城的最早记载,见于宋代的《太平寰宇记》。其中,提到了这座古城,但没有记载古城位置。

带有典型的巴蜀特征的这些青铜兵器,在开明王城遗址附近大量出土,证明这一地区在古蜀王国时期曾发生过惨烈的战争。

由于条件限制,开明王城“城址头”遗址目前没有进行全面考察和发掘,文物考古部门一直保持着对这处遗迹的高度关注。真待到条件成熟时,开明王城会不会给世人一个大大的惊喜,成为下一个三星堆?我们翘首以盼,拭目以待。

冥冥中注定与你的邂逅,是洞穿时空的遇见,千年之约的承诺?还是亘古的情愫?我要用笔去挖掘,去解析,去黄土下寻找历史踪迹,在流沙中探秘岁月的年轮。铜头峡谷,有着世间最美的那片黄昏,晚霞中,轻吟浅唱那沧海遗珠——开明王城的那抹如血残阳。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李 靖(四川省芦山县)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