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特稿】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深刻启示‖姜淑萍

作者:姜淑萍 来源:党的文献 发布时间:2022-02-14 20:49:29 浏览次数: 【字体:

中央党校综合教学楼前雕塑《总设计师》(蓬州闲士 摄,四川省地方志办 供图)

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深刻启示

姜淑萍

发生在 1978年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我们党的百年辉煌历史中值得浓墨重彩大书特书的一个事件。这场大讨论,是由反对“两个凡是”错误方针而引发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当时,“文化大革命”虽然结束了,但“左”的错误思想,特别是“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仍严重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举步维艰,出现了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这种状况引起党内党外许多人的思考。

1978年5月10日,中共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刊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5月11日《光明日报》又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公开发表。文章直指“两个凡是”,触及盛行多年的思想僵化和个人崇拜,迅速在广大干部群众中激起强烈反响,但也受到一些人的指责。在邓小平的领导和许多老一辈革命家支持下,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迅速在全党全社会展开,形成了思想解放的滚滚大潮。大讨论为我们党冲破“两个凡是”的束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历史转折、开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作了重要的思想先导和理论准备,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历史影响。

1978年5月10日,中共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刊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站在新征程的起点上回望和思考这场大讨论留给我们的宝贵经验和深刻启示,对于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具有重要意义。

一、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我们的思想和实践

中国共产党是高度重视思想建设和理论建设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既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也是一场思想教育运动,它同1942年毛泽东领导我们党进行的延安整风那场思想解放运动一样,给我们留下的一条根本经验和重要启示就是,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是我们的行动指南,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的思想和行动,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

“两个凡是”一出笼,邓小平就敏锐洞察到了它的危害性与错误实质,认为它不符合马克思主义,是打着维护毛泽东的威望、地位的旗号,坚持和延续“左”的错误,禁锢人们的思想。社会上的有识之士,特别是一些理论工作者也认识到,“两个凡是”是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矛盾相对立的,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其进行批判和讨论。

随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的问世,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正式拉开帷幕。这篇文章重点重申和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即:“一个理论,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实际,是不是真理,只能靠社会实践来检验。”文章极具针对性和战斗性,深深触动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根本问题的认识和态度,从理论上鲜明而尖锐地批判了“两个凡是”的观点,又以如此高规格的形式发表和转发,所以立即在党内外引起极大的关注。

中央党校礼堂邓小平题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蓬州闲士 摄,四川省地方志办 供图)

坚持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取得革命、建设、改革成功的重要原因,而坚持马克思主义是建立在真懂真信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之上的。邓小平之所以能够一针见血地指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正是因为他深刻认识到“两个凡是”错误的根子,在于其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背道而驰。理论工作者之所以能够写出体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针对“两个凡是”错误的理论文章,也是因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对怎样才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有了清醒的鉴别力和判断力。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周年大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无论是进行革命和建设,还是进行改革,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都至关重要。

进入新时代,我们所面临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都前所未有,比当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时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这就更加需要我们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武器,树立和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此,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应当成为每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日常必修课,像习近平指出的那样,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

二、坚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对我们党来说,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必须守正创新,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并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习近平指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一定要有发展的观点。”恩格斯曾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马克思主义来到中国,为我们带来了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必须始终遵循的根本指导思想。

但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理论,更不是僵死的教条。我们党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时代内涵。

邓小平就是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又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一方面,他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共产主义者,不管遇到什么艰难险阻,都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毫不动摇;另一方面,他又坚持用发展的观点对待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

他认为:“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期间,在东北视察的邓小平深刻指出:“两个凡是”不是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马克思主义要发展嘛!毛泽东思想也要发展嘛!否则就会僵化嘛!”“所谓理论要通过实践来检验,也是这样一个问题。现在对这样的问题还要引起争论,可见思想僵化。”

1978年9月14日,邓小平在大庆视察,受到干部工人热烈欢迎(图片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他强调,要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有的放矢地解决实践中的问题,逐步引导人们破除教条、迷信、僵化的思想束缚,使思想来个大解放,回到正确轨道上来。

马克思主义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并没有穷尽真理。马克思主义随着时代、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我们党坚持守正创新,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强大思想武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贯穿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既坚持了老祖宗,又讲了很多新话,为我们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也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我们必须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懂弄通悟透做实。要在学习它的科学内涵上下功夫,也要在学习它的科学方法论上下功夫,坚持不懈用党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进一步增强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践行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三、坚持解放思想,更好地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形成合力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过程是解放思想的过程,同时也是统一思想的过程。通过解放思想,达到统一认识的目的,从而把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凝聚起来,团结一心,步调一致,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共同奋斗,是开展大讨论的目的所在。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百废待兴、百业待举,工作千头万绪。邓小平以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的远见卓识和丰富的政治经验,首先抓住关系全局的关键环节,解决思想认识问题,引导人们从“左”的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他提出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这大大启发和鼓舞了人们的思想和行动。

人们冲破“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开始思考:究竟应当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毛泽东的指示和决策?判定历史是非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正是在这样一种思想氛围中产生的。从这个角度讲,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发生就不是偶然的了。大讨论开始后,邓小平坚决支持,科学引导。通过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一度盛行的个人崇拜的精神枷锁被打破,思想的闸门被打开,实事求是成为人们共同的思想追求。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刊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南京大学档案馆 供图)

正确的思想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便迅速汇集成思想解放的洪流,变成不可阻挡的磅礴力量。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因此得以顺利恢复,原本遇到重重阻力的各条战线的拨乱反正也因此得以顺利推进。

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但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读、曲解依然不同程度存在,一些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做法和体制藩蓠还没有完全破除,一些打着解放思想的旗号企图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论调和倾向还时有出现。随着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同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那个时候相比,解放思想、统一思想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就改革来说,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多方配合、多措并举,否则难以顺利推进,也难以取得全面成功。如此,建立广泛的社会共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就需要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强化正面引导,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以强烈的问题意识、导向意识,及时回答、着力解决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问题、关键问题,在进一步解放思想的同时,下功夫做好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工作,从而取得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推动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正如习近平指出的:“解放思想的过程就是统一思想的过程,解放思想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统一思想。思想统一了,才能最大限度凝聚改革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四、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

在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中,无论是领导、组织和支持这场讨论的中央领导人,还是积极参与讨论的理论工作者和普通干部群众,都表现出对党、国家和民族强烈的责任担当,彰显出坚持真理、敢作敢为的斗争精神。

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支持和推动讨论向深入发展。大讨论开始之前,邓小平在中央讨论是否恢复他的职务的微妙时刻,勇于站出来对“两个凡是”错误方针说“不”。1977年4月10日,邓小平针对“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率先提出“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把党和社会主义的事业,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事业,胜利地推向前进”。随后,他又明确指出:“‘两个凡是’不行。”

大讨论过程中,面对阻力,邓小平找有关同志谈话,要求不要设置障碍。对《红旗》杂志采取的“不卷入”的态度,邓小平给予严肃批评:“为什么《红旗》不卷入?应该卷入。可以发表不同观点的文章。看来不卷入的本身可能就是卷入。”叶剑英、陈云、徐向前、聂荣臻、谭震林等党内德高望重的老一辈革命家,也都以共产党人巨大的理论勇气和政治勇气,纷纷对大讨论亮明态度,公开响应,积极推动。

时任中央党校副校长胡耀邦,亲自部署和组织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文章。时任中央军委秘书长罗瑞卿鲜明而果敢地支持和指导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原则》一文的发表。该文鲜明和犀利地全面批驳了“两个凡是”,进一步阐明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加系统地从理论上批评和回应了种种错误倾向。

文章指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本身要由实践来检验,其正确性要由实践来证明。尊重实践,尊重科学,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我们就能推动理论研究,获得新的真理。据解放军报社的同志回忆,这篇文章定稿准备发表的时候,罗瑞卿说:“发表这篇文章可能有人反对,准备驳。不要紧,出了问题首先由我负责。要打板子打我的。”经过激烈的思想交锋,一些反对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或对讨论有疑虑的同志思想慢慢发生了转变。如果没有这样一批共产党人大无畏的革命斗争精神,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是不可能开展起来的,开展起来了也很难坚持下去。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是,民族复兴不可能轻轻松松实现,正所谓人到半山路更陡,船到中流浪更急。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交织影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极为繁重艰巨,这就特别需要我们发扬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所体现出的坚持真理、敢于斗争的精神,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习近平强调,要“勇于担当负责,积极主动作为,用科学的理念、长远的眼光、务实的作风谋划事业;保持斗争精神,敢于直面风险挑战,知重负重、攻坚克难,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无私无畏的勇气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统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增强斗争意识,敢于斗争并善于斗争,不断丰富斗争经验,提升斗争本领,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在矛盾和问题面前敢于迎难而上,在危机和阻力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在失误和挫折面前敢于承担责任,在歪风邪气面前敢于坚决斗争,有力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

五、坚持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作为推动事业创新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始终贯穿在党的百年发展进程中,指导着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能否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决定着我们党事业的成败,决定着国家和民族的兴衰。

当年,在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受阻,面临半途而废的关键时刻,邓小平尖锐地指出:“毛泽东思想最根本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实事求是。现在发生了一个问题,连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都成了问题,简直是莫名其妙!”“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是具体地分析具体情况。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如果不同实际情况相结合,就没有生命力了。”

在邓小平的支持和领导下,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逐步深入,推动了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也带来了人们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通过大讨论,党内外思想日益活跃,各行各业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出现了解放思想、大胆探索的新气象。大讨论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为党的思想路线回归到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轨道上来,为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思想先导,奠定了重要思想基础。

1978年12月13日,在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作了随后被作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主题报告的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讲话强调解放思想是当前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并对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作出高度评价:“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大家认为进行这个争论很有必要,意义很大。从争论的情况来看,越看越重要。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的确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

1978年12月,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讲话(图片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在中央工作会议充分讨论并取得共识的基础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深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实现了社会主义理论的一系列重大突破。

比如,破除束缚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旧有的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破除长期以来超越现实、超越阶段、急于求成的倾向和思维,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破除姓“社”姓“资”的思维定势,提出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正是在一个个理论突破和创新中,在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和深化中,我们闯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样一条新路。可以说,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每一步成功的取得,都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密不可分。邓小平曾总结说:“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实践,靠实事求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秉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进一步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赋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新的时代内涵和更高的要求,开拓了实事求是的新境界。

习近平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谋事,不好高骛远;脚踏实地做事,不尚空谈。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保持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敢破敢立、敢闯敢试,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顽强拼搏、不懈奋斗,义无反顾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本文原刊于《党的文献》2021年第6期)

来源:党的文献

作者:姜淑萍(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审)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党的文献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