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新繁有座保存完好的唐代园林‖袁征

作者:袁 征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2-13 21:14:54 浏览次数:794 【字体:

新繁有座保存完好的唐代园林

袁 征

我国古人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布置园路等方式,创作出许多优雅别致的园林。朋友告诉我,隐藏在成都市新都区新繁街道辖区内的东湖,是中国唯一保存完好的大型唐代园林!

新繁东湖石碑(徐波 摄)

“中国唯一”,好生响亮!

腊八节刚过,一抹朝霞染红了龙泉山顶,它向才钻出被窝的人们宣布:今天是个艳阳天!趁着滚滚车轮还未碾碎西部大都市的宁静,我与老战友、老同事、老朋友一行数人满怀雅兴,来到距成都市中心30余公里的新繁。

新繁东湖的游人(佚名 摄)

“当川西多地还处在不见人烟的时候,新繁就已兴盛起来啦!”对新繁历史了如指掌的徐华告诉大伙儿,相传约公元前8世纪,蜀王望帝杜宇建都于九陇山区,教民种粮解决吃饭问题。随着生产发展和人口增加,一部分人沿清白江顺流而下,在平坦辽阔、土地肥沃且不易被洪水侵袭的地带分建城邑。后因这一带物产丰富,人口繁盛,经济繁荣,故设繁县。

新繁东湖清白江楼(徐华 摄)

我们推测,繁县建县时间不会晚于秦代。《汉书·地理志》记述,秦置蜀郡,将繁列为蜀郡所辖15个县第三,排列在成都、郫县之后。明正德年间的《四川省志》记载,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蜀郡所辖的县有繁县。

新繁东湖一隅(徐波 摄)

最初的繁县地域广阔,包括了今彭州蒙阳一带,其治所按《华阳国志》记载:“繁县,郡北九十里,有泉水稻田”。

新繁东湖西北门(张英 摄)

北周时期,繁县治所迁于清白江南岸,改名为新繁县,隶属益州蜀郡。

新繁古城墙(齐筱玲 摄)

1965年,撤销新繁县,将其并入新都县。

2001年11月,撤销新都县,设立成都市新都区。

2019年12月,撤销新繁镇和龙桥镇,合并设立新都区新繁街道。

新繁东湖梅园(李晋 摄)

如今的新繁,虽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但不少街巷绿荫如盖,清幽宜人,依旧保留着几分古朴。

新繁街道一隅(张英 摄)

新繁东湖森林公园(齐筱玲 摄)

我们感觉,冬日里的新繁,就像是一位宁静淡定、不浮不躁、娓娓讲述历史故事的长者!

新繁东湖梅花石碑(明晶晶 摄)

新繁地境虽小,却属川西膏腴之地,是旧时川西上五县(温、郫、崇、新、灌)之一。这里土地平旷,物产丰盈,风俗纯美。新繁家具,全国闻名。新繁泡菜,冠绝川西。

新繁东湖咏墨轩(李小琼 摄)

新繁的美食遍及大街小巷。九大碗、河塘鲜、缠丝兔、盆盆鱼、卤肉面、无包子、芽菜叶儿耙、红油豆瓣抄手等美味佳肴,实在是惹人垂涎!

新繁一隅(徐波 摄)

“文起汉唐扬蜀海,风承华夏暖东湖”。曾从事过高校管理工作的老朋友罗燕冰对新繁东湖的文风亭产生了浓厚兴趣。究其缘由,在于他们早已知晓新繁物华天宝,文化底蕴厚实,名人辈出。汉代有著名学者和教育家任末、“新繁双忠”章明、侯刚,宋代有龙图阁学士梅挚、勾涛,元代有传奇宰相张惠,明清有著名思想家费密,近现代有反封建先锋吴虞、“流浪文豪”艾芜、著名作家哈华、红色教授刘弄潮、神话学专家袁珂。

新繁东湖文风亭(徐华 摄)

新繁现保存着具有文化和旅游价值的古迹13处。除东湖外,汉传佛教古寺龙藏寺属中国少见的“一半子孙庙、一半丛林”。新繁的明代壁画,是四川明代壁画中内容最丰富的一处。新繁还有双忠墓、华林寺、殷商遗址水观音、吴虞故居、吴虞墓、三会院等文物保护点。

新繁观音阁(李晋 摄)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园林就以简单的苑、囿形式存在。而古代园林的成熟阶段,则是在唐宋时期。唐时的园林讲究“自然山水”,园林构建以水为主。因此,在新繁东湖1.8万平方米的占地面积中,水面积就约占1/3。湖、溪、渠、池遍布全园,水流四通八达,且基本采用活水,水质干净,清澈见底。

新繁东湖万花湖(袁征 摄)

新繁东湖玲珑别致,布局谨严,韵味十足。园内有亭台楼阁等清代建筑20余处,古木名花掩映,假山流水环绕,气质幽雅不凡,具备了我国古典园林中几乎所有建筑形式和表现手法。

新繁东湖月波廊(罗燕冰 摄)

经过历代的营建和培修,新繁东湖仍保持着唐代古典园林风貌,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享有“西蜀名园”之美誉,是我国川派园林的杰出代表,被确定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繁东湖一隅(李小琼 摄)

新繁地处成都平原腹心,气候温和,冬日难见冰雪。古人在东湖园林万花湖北面建起了一座望雪楼,以便在隆冬时节登高远眺彭灌雪山美景,一饱眼福。如今,望雪楼下的怀清门已成为进出东湖的北门。年轻人入园每人须买2元门票,我们这群“年轻老人”则享受了免费待遇!

新繁东湖望雪楼匾额(武家荣 摄)

“一朝穿上绿军装,不负佳人不负卿”。2022年全国征兵工作已经开始,一面鲜红色的横幅展开在新繁东湖的望雪楼下,给这个古老的唐代园林带来一抹别样风情。当过兵的我和陈一农、武家荣、贾宪生、王兴建、李晋眼睛一亮,不由回想到半个世纪前我们光荣参军的情景,耳边仿佛响起《我爱你 塞北的雪》!

我爱你,塞北的雪

音乐:

殷秀梅 - 我爱你塞北的雪

新繁东湖怀清门(陈一农 摄)

“老成都”罗燕冰向大伙儿介绍:“虽然我国古典园林的主要代表在江南,但是,新繁东湖的建园时间更早!”的确,新繁东湖距今已有近1200年建园历史,是我国目前仅存有迹可考的两座最早古典人文园林之一。作为少有保存完好的唐代古典园林和川西平原水文化结晶,新繁东湖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古迹胜景。

新繁东湖卫公桥(罗燕冰 摄)

我们从怀清门走进新繁东湖,迎面看见一堵园林景致浮雕壁画。

新繁东湖景致浮雕(李晋 摄)

我们绕过浮雕壁画来到其背后,只见上面镌刻着关于新繁东湖的介绍。

新繁东湖介绍(贾宪生 摄)

新繁东湖是唐代宰相兼政治家、诗人李德裕在任新繁县令期间开凿的,因园林位于新繁县署东面,故称为“东湖”。五代词人孙光宪在《北梦琐言》中曰:“新繁县有东湖,德裕为宰日所凿。”

李德裕(787—850),字文饶,河北赵县人,历任翰林学士、西川节度使、兵部尚书等职,两次拜相,封卫国公。他有削藩裁冗、卫边、理财等功绩,是一位有功于国家和民族的宰相,被称为“万古之良相”。

新繁东湖李德裕塑像(武家荣 摄)

李德裕曾两次入川,深受蜀地人民爱戴。后人有楹联云:“千古乡风繁县好,万花湖水一相公。”因此,人们又称新繁东湖为“唐李卫公东湖”。

新繁东湖怀李堂门匾(王兴建 摄)

新繁东湖万花湖岸边矗立着一座纪念李德裕的怀李堂,这是园林的主体建筑,始建于宋代,重建于清同治年间。我们步入此处,只见平房青瓦,回廊拥挟,外朴内秀,深寓蜀人缅怀李德裕所建历史功绩的情愫。

新繁东湖怀李堂(于丰硕 摄)

北宋时期,新繁来了一位知县,名王益。据载,王益(993—1039),临川(江西抚州)人,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王安石之父。王益考中进士后,历任多地官员,官至尚书都官员外郎,卒赠工部郎中,后以子贵追封楚国公,赠太师中书令。王益任新繁知县期间,这方土地政通人和。在新繁东湖公园里,与月波廊紧挨着的瑞莲阁,就是为纪念治理新繁有功的王益而建的。

新繁东湖瑞莲阁(李晋 摄)

在新繁东湖万花湖北岸,生长着一片挺拔青翠的林子。林子簇拥着一座草亭,名曰伴梅亭。这是为纪念宋代龙图阁大学士、新繁乡贤梅挚而修建的,寄寓伴梅花而思梅挚之意。新繁知事洪绍庆有联曰:“锦绣万花湖,乾坤一草亭。”

新繁东湖伴梅亭(明晶晶 摄)

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新繁知县沈居中在东湖万花湖南岸修建了一座三贤堂,以纪念李德裕、王益、梅挚,使东湖名气越来越盛。

新繁东湖三贤堂(李小琼 摄)

新繁东湖的清白江楼,是为祭祀宋代铁面御史赵抃而修建的。赵抃任成都知府察访民情过新繁湔水时说:“为官者要像这江水一样清白。”我和武家荣、贾宪生、王兴建、于丰硕、明晶晶、李小琼、徐波等昔日的检察官站在清白江楼前,不禁对宋代的“成都老市长”肃然起敬!

清白江楼简介牌(徐华 摄)

新繁东湖建有一座四费祠,这是为纪念明清时新繁乡贤费密及其后代中的6位学者和诗人而造的。

新繁东湖四费祠(张英 摄)

由于拥有纪念当地诸多古代名人的建筑,新繁东湖便不再是一个普通的大家园林。它记载了一个古老县城厚重的人文历史,意义非凡,更显示出这个唐代文化名园的特色。

新繁东湖一隅(明晶晶 摄)

来到新繁东湖南大门,我们对大门上镌刻的“东湖”二字,以及两边墙壁上对称镌刻的“唐李卫公东湖”字样啧啧称赞。景区游客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些字迹,是由清同治时期的新繁县令程祥栋题写的,这使得新繁东湖有别于一般的园林。

东湖公园南大门(袁征 摄)

清同治三年(1864年),艺人工匠在新繁东湖万花湖东岸建造了一座城霞阁。此阁位于勾氏盘溪,四面环水,有石桥相通。早晨可观旭日朝晖,暮夕可揽落日晚霞,湖面倒映彩云霞光,颇有意境。

新繁东湖城霞阁(张英 摄)

新繁东湖月波廊终点的水面上,建有一座船形建筑(舫居)。因其建筑精巧,装饰华丽,故名曰珍珠船。如今,该建筑已成为新繁书院、四川省革命残疾军人疗养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新繁东湖珍珠船(齐筱玲 摄)

唐代李德裕开凿东湖时,沿湖遍植楠树和柏树。到了清代,大部分楠柏已枯亡,唯有一处尚存古柏4株,苍干参天。清代新繁知县程祥栋便在此修建了一座古柏亭,江南名士顾复初集句为联,以兹纪念。

新繁东湖古柏亭(李小琼 摄)

新繁东湖建园之初,古人在此植树造林,使园内竹木参天,浓荫耸翠。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遂建一亭,原名耸翠亭,后改为蜷翠亭。新繁知县汤建业有诗云:“翠柏老千古,新亭敞复幽。”

新繁东湖蜷翠亭(明晶晶 摄)

新繁东湖有棵香樟,它根部相继生发新树,美名“四世同堂”。香樟的树冠高大,千年长青,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004年,香樟被定为新繁镇树。

新繁东湖“四世同堂”香樟树(李晋 摄)

新繁东湖万花湖南岸有一匹开凿之时垒土而成的蝠崖。蝠崖之上建有一座亭子,这是整个园林的制高点。据说,古人站在此亭上,可远望北面的天彭诸山,故名见山亭。

新繁东湖见山亭(徐华 摄)

古人是善解人意的,他们在打造新繁东湖园林景观时,充分考虑到游人们的生理需求,专门在园中建造了一个轻松阁。这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厕所革命”,显然是不谋而合的。

新繁东湖轻松阁(李晋 摄)

千百年来,新繁东湖盛名不衰,氤氲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历代川西名人学士雅集于此,留下了大量诗词书画、匾联碑刻,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艺术价值,其中不乏稀世文物。

新繁东湖碑廊(徐波 摄)

日头偏西时,我们一行十几人就要告别新繁东湖了。酷爱文学的老同事武家荣诗意大发,即兴创作并吟诵起一首藏头诗来:“新年锦城虎发威,繁花簇拥三贤归;东阳千年池心过,湖映古诗壁生辉。”

新繁东湖山水(袁征 摄)

这首藏头诗,为我们冬游新繁东湖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写于2022年1月11日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袁 征(1955年生于北京,祖籍四川阆中,现居成都。退休前为四川省人民检察院副巡视员)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