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一座古大院 半部甜城史——内江龙门镇曾家大院‖曾向红

作者:曾向红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2-08 20:39:55 浏览次数: 【字体:

本文刊于《巴蜀史志》2021年第2期

一座古大院 半部甜城史

——内江龙门镇曾家大院

曾向红

远方的家乡——沱江岸边龙门镇

内江市市中区龙门镇是一座千年古镇,设于隋炀帝大业二年(606)的和义县县治就在龙门镇。它地处婉转迂回的沱江右岸,临江而建,背靠山岭,离内江市中区30多公里。龙门镇南面山势逶迤,沱江冲开口子奔涌而出,形成一峡口,号为龙门,龙门镇因此得名。相传,龙门镇是福建曾氏移民的聚居地,现在曾姓还是这里的大姓。300多年前,福建长汀移民的到来,不仅带来沱江两岸蔗糖业的兴旺,也开启了沱江边码头龙门镇的繁荣,一代代曾家族人在这里繁衍生息。

父亲的老家在龙门镇。尽管他后来在内江城里读中学、在重庆读大学,再后来在内江城里工作,但他一直认为自己就是龙门镇人,并把这种对家乡的情感传递给自己的孩子们。

自懂事起,父亲就告诉我们,龙门镇的曾氏祖先是福建长汀人,“湖广填四川”时从福建迁来。曾氏家族的一些称呼与当地人也不同,比如祖父叫“多多(音)”、祖母叫“贾贾(音)”、叔叔伯伯叫“筛筛(音)”、婶婶叫“胜胜(音)”。儿时学校放假,父母会让我们回龙门镇住一阵子,那时感觉离内江好远。先从内江城里坐长途汽车到白马镇,然后在白马庙码头等上半天木船,又才乘木船沿沱江河顺流而下。沿河两岸是看不尽的甘蔗林、堆满甘蔗的码头,河面上还飘浮着从糖厂流出的白黄白黄的水泡泡……只要一看到那棵根深叶茂的大黄桷树,就知道龙门镇到了。跳下船,沿着那宽畅的青条石台阶一级级小跑上去,就到了龙门镇老街。

曾家大院正大门

经过千年沉淀和积累,现在龙门镇还保留着这条老街。老街宽约3米,长约300多米,由青条石、木板门、串架青瓦房构成,街道两旁茶馆、酒肆、商铺、药店鳞次栉比,一应俱全。

据长辈们说,很早以前龙门镇仅为一条面向沱江的半边街,因其独有的地理位置,不少过往船只都会在码头靠岸休息,所以半边街除了日杂用品,还有宵夜、客栈、茶馆、戏台。

随着沱江两岸种蔗面积扩大、运蔗船增多,码头也越来越繁忙,河道上运送甘蔗、白糖、红糖的大量船只来来往往……制糖业还带动了酒精、造纸产业的兴起。民国以来尤其是抗日战争时期,随着白马酒精厂建成,大量燃料外运,龙门镇船运业日益兴旺,龙门镇半边街也随之大兴土木,扩建成一条完整的街道,每天人来客往,热闹非凡,当地人还号称龙门镇为“小香港”。

现在的龙门镇老街,年轻人大多外出,留下老人和孩子,显得格外静谧。只能透过青石板街面上的道道凹印,路面上被岁月打磨的痕迹,回味当年小镇的繁荣。还依稀记得儿时的老街,靠近大黄桷树的石板坝坝是猪牛羊交易处,每遇“逢场天”,熙熙攘攘的人群里三层外三层。大人们用“马马儿”“鸡公车”驮起大捆的甘蔗排队涌向码头……印象最深的还是几分钱一根的香蕉、又大又甜的无花果,还有1角钱一个的土鸡蛋……物资匮乏的年代,童年时光记住的全与吃有关。怪不得儿时巴不得龙门镇每天都是“逢场天”,天天都有好吃的卖。

码头边那棵大黄桷树枝繁叶茂,离地面几米高的树干分枝处,有一小块平面,可以站在上面瞭望四周。从龙门镇回内江城里,要早早地来河边码头等“汽划子”(汽船)。等船期间,我一会儿爬上树,一会儿滑下来,一会儿又围着大树转圈圈;就这样与大树玩几圈下来,不知不觉中“汽划子”就来了……童年里深深植入骨子里的家乡情结,就这样印在心中,没有忘记也没有改变。

曾家大院外墙

珍贵的名片——甜城之源“曾家大院”

龙门镇的传说,远不止这条老街这棵老树。在龙门镇,还隐藏着一座创造和见证内江糖业辉煌史的古大院——“曾家大院”。

“曾家大院”位于龙门镇梁家坝,坐西北朝东南,砖石木混合建筑。长99米,宽46米,大院三横七纵有24口天井,象征二十四节气。整个院落纵向中轴线,左右对称,纵向剖面呈三级台阶分布。大院有木构雕花彩绘,青瓦粉墙,天井、小桥水榭,回廊犹存,并融合外来建筑元素,具有典型的四川民居“外封闭、内敞开”建筑特色。清光绪七年(1881),发家致富的曾家后人开始建造“曾家大院”,大量石基料取自枯水季节时沱江河床上“九块石”处,自己烧砖烧瓦,历经3年半,“曾家大院”方矗立于沱江河畔。随后,又从外地运回几船青花瓷碗,敲碎后用于镶嵌宝顶、脊饰、照壁、亭台等。遇上好天气,这些瓷片反射、折射出许多光斑,整座大院如同罩上一道光环。大院主体建筑群外右侧,是曾家老糖房,里面还保留着榨糖用的巨型石碾盘,也是内江制糖发祥地最好见证者。

“曾家大院”历经沧桑,曾经还是沱江公社的粮站(粮库)。儿时的我跟随送公粮的长辈们来过院子看热闹,只见人声鼎沸、人挤人,房子多得数不清,就像走进了迷宫……2019年暑假,相隔几十年后,我又走进“曾家大院”,近距离感受和触摸先辈们的创业史。沿十八级台阶缓步而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300多年前先祖所植的2棵龙眼树和核桃树,枝繁叶茂分立于正堂屋两侧,仿佛在欢迎我这位后人。透过苍凉冷清的院落,我穿越时空隧道与先辈们聚会与对话……

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一个16岁的少年,随众多“湖广填四川”移民一起,满怀憧憬来到内江。这位少年名叫曾达一,福建省长汀县孝感乡安仁里(今长汀县濯田镇安仁村)人,因饥荒灾年吃了一碗干饭遭族人数落,负气离家出走来到内江。一次偶然,曾达一发现内江菊花开放时节,也是农历九月,与家乡福建相同。他寻思既然内江与福建菊花开放同时节,那从家乡福建引种甘蔗或许也能成功。于是曾达一趁回福建长汀迁祖先骸骨之机,请了家乡两个制糖匠人挑着甘蔗入川。长途跋涉到内江时,2捆甘蔗仅存活2个芽苞,一路上历经的艰辛可想而知。后来靠种蔗制糖致富的曾家后人,为感激那两个挑甘蔗入内江的福建制糖匠人,在他们坟前立碑。制糖使这支移民家族迅速在沱江边兴旺起来,曾家糖房最多时达1000余家,在清代成为内江首屈一指的巨富。制糖工艺成了曾氏家族的致富秘密,“传媳不传女”。

曾家因糖致富,也带动周边人竞相种植,这种势头迅速扩大到沱江流域的资中、资阳、简阳等地,使沱江两岸一派“遍地是甘蔗、三里一漏棚、五里一糖房”的繁荣景象。曾家后裔不断开枝散叶,内江的制糖产业也不断发展壮大。据史料记载,清末民初,内江县范围内种蔗面积达22万余亩,有糖房1400余家、漏棚1000余家。那时,四川产糖总量占全国的69.2%,内江又占四川的70%。白糖、红糖、蜜饯,这些带“甜”系列的内江特产闻名遐迩,远销全国各地,糖业成了内江的传统产业,“甜”也成为内江的文化符号,“甜城内江”由此得名。真可谓,先有“曾家大院”,后有甜城闻名。

一座古大院,半部甜城史。就这样,数百年前的一支外来移民家族与一座城市的兴盛紧紧相联,几百年前的一座古大院与一座城市的糖业史密切相关。可以说,正是先祖曾达一引蔗种入川的实践,造就了内江制糖业300年的辉煌;正是先祖曾达一引族人率先种蔗制糖,成就了内江甜城美名;正是这些星罗棋布于沱江两岸的糖房和制糖人,写下了内江近代民族工业史上的壮美篇章。

百年文脉,薪火相传。2019年2月,“曾家大院”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被“糖”滋养了300多年的我们,终究没有忘记这座老大院。甜城儿女和曾氏宗亲更要以此为契机,守护好“曾家大院”这份珍贵的“家业”,因为这不仅仅是曾氏家族的家底,也是内江制糖业的家底,更是四川近代民族工业的家底。

“曾家大院”,留住了家乡的“根”与“魂”,让我们感受到了先祖们的精、气、神。先祖们留下的这座古大院,其实就是一个路标,标明我们从哪里来、未来走向何方。当我们回望时,可以清晰看见,远方的家!

曾家大院内水井和排水系统

美好的期盼——把“曾家大院”改建成内江“糖业历史博物馆”

历史是一座城市的“根”与“魂”。要延续历史文化根脉,塑造城市品格,就要留住甜城内江的“根”与“魂”。“甜城”作为内江的别称,早已载入《辞海》,这是因为内江的制糖工业曾是中国近代制糖行业的翘楚,其糖业文明是近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建造内江“糖业历史博物馆”,留住昔日让内江人引以为傲的蔗糖种植、制糖和蔗糖贸易的辉煌历史,纪念糖业功臣曾达一,探究传承内江“甜文化”迫在眉睫。

四川民间一直有“自贡的盐巴、内江的白糖”的说法,这相邻兄弟两市一“咸”一“甜”的兴市产业相得益彰。自贡的“盐业历史博物馆”早在1959年10月就已建成,并进行了大量文物和史料保护发掘抢救工作,而内江的“糖业历史博物馆”还一直是个空白。据悉,全国仅有台湾一座糖业历史博物馆;内江作为历史上著名的产糖地,打造中国大陆的糖业历史博物馆、传承“甜文化”得天独厚。

“甜文化”也是内江个性文化的最大张扬,在建中国大陆唯一的糖业历史博物馆上,内江理所应当有大作为和大担当。笔者认为,把“曾家大院”改建成甜城“糖业历史博物馆”是最佳方案。借鉴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在清代古建筑“西秦会馆”基础上改建而成的做法,在保护性维修、“修旧如旧”的基础上,把“曾家大院”改建成内江“糖业历史博物馆”,一定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因为“曾家大院”是独一无二的“古董”,是原汁原味的“宝物”。从建筑角度讲,“曾家大院”是目前内江市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庄园;从制糖业史讲,“曾家大院”是甜城内江之源,是一座丰碑、活化石。大院本身就是“甜文化”的发祥地,是内江糖业史的最好见证。这样建起来的博物馆,接“地气”、有“灵气”,能“活”起来、“动”起来,可以让我们近距离感受并记住内江糖业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曾家大院回廊

最好的城市名片,是既留住“根”与“魂”,又插上飞向未来的“翅膀”。修建内江“糖业历史博物馆”,纪念曾达一,弘扬内江糖业辉煌史也具有现实意义。在内江大力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着力打造“甜文化”品牌建设中,把挖掘深厚历史积淀的甜城糖业史,转化为浓浓的文化自信,为内江的新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新动能。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透过车水马龙、高楼大厦的内江城区,我们看见的是滋养了甜城几百年的甘蔗林。期盼家乡打好“甜城”牌,传承“甜文化”,让身边沉睡的“宝物”活起来,早日建成自己的“糖业历史博物馆”;期盼不久的将来,“曾家大院”、曾达一墓、曾家祠堂与龙门镇老街“多珠辉映”,成为甜城文化遗产的靓丽景观;期盼深度挖掘曾氏家族“孝父母、睦宗族、尚勤俭、和乡邻”家风家训中感人故事的价值内涵,真切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的独特魅力。

曾家大院天井及照壁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1年第2期)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曾向红 (内江市市中区龙门镇曾氏家族第77代族人,江南大学社会科学处副研究员)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