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射洪春酒寒仍绿 目及伤神谁为携——射洪金华山杜甫诗作真迹探析‖肖刚
射洪春酒寒仍绿 目及伤神谁为携
——射洪金华山杜甫诗作真迹探析
肖 刚
射洪金华山南门外华表柱上和玉虚阁前的石碑上,分别镌刻着诗圣杜甫专程到射洪瞻仰先贤陈子昂时写下的两首诗——《野望》和《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址》,皆为行草,笔法遒劲自然,秀丽潇洒,布局精工合理。据考证,它们系杜甫手迹拓本镌刻而成。
杜甫《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时光追溯到唐肃宗宝应元年,动摇大唐根基和国本的安史之乱已进入第7个年头,也正值“诗骨”陈子昂去世后的第62年。这年冬天,因战乱流寓梓州的诗圣杜甫乘船沿涪江而下,专程赶往射洪金华山,系舟绝壁下,策杖松柏间,去瞻仰拜谒神往仰慕已久的先贤陈子昂——这个旗帜鲜明地反对齐梁余绪,横制颓波,提倡风雅兴寄,承继汉魏风骨,壮开一代唐风的文坛巨匠、海内文宗。
杜甫《野望》
凛冽北风中,站在位于金华山之北、涪水之西的陈子昂读书台前,只见漫山林木疏落,蓑草枯黄,远处水瘦山寒,万籁无声,脚下松涛阵阵,涪水绵绵,一片苍凉而萧杀的仲冬景像,但诗圣眼界远大,视野开阔,他透过眼前身畔这逼仄的天地,仿佛看见了“山连越巂蟠三蜀, 水散巴渝下五溪”的宏大而壮观的景像,正如先贤陈子昂一样,纵览古今,目及四海,胸藏万物,心忧天下。可虽则如此,在这茫茫无尽的天地之间,竟根本没有他们的容身之所和施展抱负的舞台!只见悲风四野人迹绝,读书人杳野台空,唯余玄鹤独舞、饥乌啼号、绕林烟霭、钟磬声声……饱经乱离、垂垂老矣的诗圣不禁悲从中来:先贤陈子昂生前是何等的鞺鞑轰烈,在诗文上享有着如此崇高的、受人景仰的开创地位,在政治、军事上展露了如此卓越非凡的才华,却没想到死后竟是如此凄寂和荒凉!由此联想到曾万国来朝、盛极一时的大唐盛世,而今也已是满目疮痍、山河破碎、风雨飘摇;联想到自己坎坷沉沦、半世飘泊、故旧零落的现实际遇,再由此联想到先贤陈子昂身不逢时而充满悲剧色彩的一生,与自己又是何其的相似——他们,都有着经天纬地、震古铄今的旷世才华;他们,都有着心忧天下、胸怀苍生的宏伟抱负;但他们,亦有着功业未遂、怀才不遇、失意落魄的寂寞孤独境遇……在青苔滋生、石碑斑驳的陈子昂读书台前,唐代两颗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心就这样悄无声息地碰撞了,交融了,相通了!他们俨然成为了精神的同道,隔世的知音!“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杜甫不禁感时伤世,潸然泪下,为国家,为先贤,亦为自己——“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幸好身边有“寒仍绿”的射洪春酒,且满满斟上一杯,一则祭奠知音凭吊先贤,二则解忧消愁以慰己怀!
饮罢射洪春酒,忧国忧民的诗圣胸中块垒未消,意犹未尽地酣畅泼墨,在岑寂荒凉的读书台上,在仲冬萧瑟呼啸的寒风中,挥毫写下了这篇传颂千古的名作《野望》:
金华山北涪水西,仲冬风日始凄凄。
山连越巂蟠三蜀,水散巴渝下五溪。
独鹤不知何事舞,饥乌似欲向人啼。
射洪春酒寒仍绿,目极伤神谁为携。
这首诗流传千年后,仍是众口称颂,经久不衰。尤其是其中的“射洪春酒寒仍绿”一句,已成为宣扬射洪春酒最好的广告词,使得射洪春酒在后世飘香不绝!以至于后人手捧美酒畅饮之际,都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射洪”。射洪市的历届诀策者们充分继承和发扬了先贤陈子昂敢为人先、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敢想敢为,将“射洪春酒”做大做强,大力扶持发展沱牌舍得酒业,并取得巨大成功。依托大唐“诗祖”“诗骨”陈子昂这块响当当的文化牌,从国内众多竞争者中,名正言顺、毫无悬念地摘得了“中国诗酒之乡”这块全国唯一的金字招牌,使射洪春酒之醇香、唐诗风骨之雅韵更加闻名遐迩、蛮声中外,为“诗酒射洪”的经济发展创造了更多更好的机遇,赢得了更加辉煌灿烂的发展前景。
其实,当我每次读到“射洪春酒寒仍绿”这句诗时,由“寒仍绿”这三个字,我想到的除了射洪春酒经冬而不改色、愈久弥醇的优良品质外,想得更多的便是陈子昂思想内涵中那种“岁寒霜雪苦,含彩独青青”“春木有荣歇,此节无凋零”的修竹一般的劲节品格,和“芊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的兰若一样的芬芳情操,越是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越是在身不逢时的境遇下,越是要追求自己内心的完美高洁和自我思想的升华。我想,“诗圣”在提笔写下这句诗时,除了称赞射洪春酒,未尝不隐含对射洪先贤陈子昂这种崇高人格境界的由衷赞美吧!
杜甫诗文墨宝的传世真迹在国内已是相当罕见。近1300年后还能于射洪金华山见识到唐代“诗圣”书法手迹,不能不说是三生有幸,大慰平生!据说真迹已被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关于以上说法的真伪,晚唐诗人牛峤在其诗作《登陈拾遗书台览杜工部留题慨然成咏》中有“北厢引危槛,工部曾刻石”来映证。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在他著的《中国通史》中,也明确提到射洪金华山上杜甫诗碑系诗圣本人手迹无疑。另外,《文物杂志》《书普杂志》等均载文《杜甫与书法》对此说法予以确认。因此,射洪金华山上的杜甫墨宝手迹,可谓是罕见稀有,珍贵异常。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肖 刚(四川省射洪市第二小学教师)
配图:方志四川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