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巴山深处“翰林院”‖谭守学
巴山深处“翰林院”
谭守学
说到“翰林”,在一般人认知中,感觉就是“高大上”,然而,在巴山深处的巴中市巴州区天马山镇柳岗坪村刘家湾,有一座刘氏“翰林院”,多年来,藏在深山人未识。
俯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翰林院
要深入了解这个问题,还得从“翰林院”的来由谈起。“翰林院”从唐朝 开始设立 ,初时为供职具有艺能人士的机构,自唐玄宗后,“翰林”分为两种,一种是“翰林学士”,供职于翰林学士院,一种是翰林供奉。翰林学士主要担当起草诏书的职责,无甚实权。晚唐以后,翰林学士院演变成了专门起草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在“翰林院”任职或曾任过职者,被称为“翰林官”,简称“翰林”。宋朝 后成为正式官职,并与科举接轨。明朝后成为养才储望之所,负责修书撰史,起草诏书,为皇室成员侍读,担任科举考官等。翰林”是走向仕途的重要阶梯。
“翰林学士”始终是社会中地位很高的士人群体,集中了当时知识分子中的精英,社会地位优越。入选翰林院被称为“点翰林”,是非常荣耀的事情。由科举至翰林,由翰林而朝臣是科举时代士大夫的人生理想,是儒家学说中“达则兼济天下”的具体表现。
据考证,刘翰林,原名刘集中,字希正,号立齐,生于清咸丰五年乙卯六月24日戌时,生于小柳岗后分居柳岗坪村刘家湾(小地名:鹅项颈)。“光绪中援例准授翰林院孔目”。2019年1月10日,翰林院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柳岗坪村刘家湾翰林院
传说,当年,刘氏家境比较富裕,养育有兄弟二人,刘老太爷望子成龙,希望儿子能发奋读书,考取功名,出人头地,为刘氏家族光宗耀祖。但事与愿违,兄弟二人屡考不中,刘老太爷只得忍痛向官府拿出银子,给大儿子刘集荣捐了个“功名”,然而,此举不但没有受到当地人的尊重,反而被人嘲笑。
后来刘集荣看中了一个年轻美貌、聪明伶俐的吴氏女子,要求提亲,吴氏美女提出,要想与我成亲,除非你凭真本事考取功名,不然,不要妄想。于是刘集荣发奋攻读,三年后去阆中赶考,考试刚结束,还未公布榜示,就突发急病而亡。刘氏一家悲痛欲绝,派老二刘集中前往阆中料理后事。因官府不知老大刘集荣已病故,仍颁发授予了“功名”。刘集中带着哥哥的遗物回到老家,吴氏姑娘知道内情,十分内疚,于是决定履行承诺,终身不嫁。
乡邻被其感动,纷纷出主意,提议吴氏姑娘嫁给老二刘集中,既弥补了遗憾,又成就了姻缘,两全其美,皆大欢喜。刘集中却认为,自己这样做,是乘人之危,于心不安。于是他也作出承诺,待自己考取功名后再迎娶吴姑娘。
通过数年努力,刘集中终于如愿以偿,获得了“功名”,迎娶了“美女”。
他们的故事被传为佳话。刘翰林从此远近闻名,朝廷为表彰其德能“授翰林院孔目”。并修建了“翰林院”。
据考证,翰林院修建于清道光十年(1830),占地面积600余平方米。坐北朝南,古朴典雅,呈复四合院布局,为木结构穿斗梁架单檐悬山式屋顶,青瓦屋面。
正堂为木质板壁墙体中嵌木质窗花,面阔5间17米,进深3间6.2米,通高6.4米,檐高4.2米,一级素面踏道直通正堂,踏道长2.95米,宽0.9米,高0.2米。
左右厢房,各面阔3间12.5米,进深1间5 米,檐高3.6米,脊高5.3米。右厢房外开2天井。
前堂面阔5间19米,进深1间3.3米,檐高3.6米,脊高4.9米,4级素面阶梯式踏道直通堂前。白砂石板铺成,石质院坝长12米,宽16米。该建筑具有典型的川东北民居风格。
在院子的房梁上至今留有这样一首诗:
寒窗立志透云宵,
铁砚穿磨不惮劳。
春暖池塘观鱼跃,
哪怕垅上万丈高。
题诗的房梁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图:谭守学(巴中市巴州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