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知见诗社】知见诗社文艺名家刘文敏、秦刚向成都永陵博物馆捐赠行书长卷《秦刚·永陵怀古》

来源:知见诗社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1-10-09 08:40:08 浏览次数: 【字体:

59a99ddefe6f4e62a5144ee0677898be.png

10月8日上午,成都永陵博物馆群贤毕集,由四川省文联、四川省方志办、四川省作协、成都市纪委监委、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指导,成都永陵博物馆、知见诗社、四川省朗诵演讲艺术发展促进会共同主办的刘文敏先生行书作品《秦刚·永陵怀古》捐赠仪式,在成都永陵博物馆综合馆学术报告厅举行。

知见诗社顾问、四川省朗诵演讲艺术发展促进会理事、成都市广播电视台知名主持人李婷婷担任活动主持

成都永陵博物馆副馆长冯夏致辞

知见诗社顾问、四川省朗诵演讲艺术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四川电视台高级记者,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教授章勇致辞

知见诗社顾问、四川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雷新乾致辞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邓瑜致辞

捐赠现场,成都永陵博物馆副馆长冯夏,知见诗社顾问、四川省朗诵演讲艺术发展促进会副会长章勇,知见诗社顾问、四川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雷新乾,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邓瑜分别致辞;除了捐赠《秦刚·永陵怀古》书法作品外,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向成都永陵博物馆捐赠了共计81本珍贵地方志图书。刘文敏和秦刚分别介绍了书法作品、诗文的创作感想;知见诗社、四川省朗诵演讲艺术发展促进会朗诵家还共同朗诵了《永陵怀古》。活动进行中,成都永陵博物馆向捐赠者和捐赠单位颁发了收藏证书。

知见诗社顾问、书法家、摄影家,原国务院三峡办巡视员刘文敏,知见诗社顾问、诗人,四川作协会员,四川省委第一巡视组原组长秦刚两位文艺家向成都永陵博物馆捐赠书法作品《永陵怀古》,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博物馆处副处长冯晓峰、成都永陵博物馆馆长彭建平向捐赠者颁发收藏证书。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邓瑜向成都永陵博物馆捐赠珍贵的81本史志图书,成都永陵博物馆副馆长孙毅向捐赠单位颁发收藏证书。

作者秦刚分享诗词创作讲话

书者刘文敏分享书法创作讲话

“……岁月悠悠忽千载,青史留名永陵随。……英雄不问出身处,有德自能行天威。”受赠书法作品诗词为诗人秦刚创作的《永陵怀古》,这是一首共计24句、168字的七言古体诗。作品介绍了永陵所属地的历史渊源、战略地位以及当今的旅游胜景和文物价值。知见诗社顾问、诗人秦刚原任四川省纪委监察厅常委副厅长、省委第一巡视组组长。知见诗社顾问、书法家刘文敏曾任国家领导人外事秘书、人民画报社常务副社长、国务院三峡办巡视员等职。刘文敏用行书形式书写的这幅作品,酣畅淋漓,跌宕有致,其整体美感颇具动人神采。

仪式结束后,在讲解员的引领下,嘉宾们还参观了成都永陵博物馆。有关资料显示,王建墓史称“永陵”,为五代十国时期前蜀开国皇帝王建的归葬之地,距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是我国目前所知的唯一修建于地表之上的帝王陵墓。成都永陵博物馆是依托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建墓而设立的古墓葬类博物馆,总占地面积约5.4万平方米,由文物保护区、综合馆、园林保护区三部分组成,现为国家二级博物馆。

上图右一宋彧社长向永陵博物馆馆长介绍知见诗社

该活动总策划、知见诗社社长、四川省朗诵演讲艺术发展促进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宋彧表示,此次书法作品捐赠仪式是“锦绣四川·诗意天府”知见诗社名家名作诗歌朗诵音乐系列文艺主题公益活动的一部分。今后,知见诗社还将开展不同形式的文艺公益活动,积极探索和丰富活动载体,继续坚持“为人民泼墨挥毫,为时代描绘画卷,为四川书写华章,为中国复兴讴歌”,助力四川文化、博物、旅游的深度融合与发展。

永陵怀古

作者:秦刚

三洞桥边封土巍,古木参天浓荫翠。

游人如织宣华苑,摩肩接踵游客醉。

曾言文君抚琴处,却是蜀王陵园堆。

松柏长青春常在,鸟语花香柳絮飞。

唐末风云乱象生,僖宗入蜀君侍卫。

得任西川根基固,治蜀有方政声垂。

国库充盈民富足,斗米三钱稻粮肥。

五代十国群雄起,顺势而为登大位。

岁月悠悠忽千载,青史留名永陵随。

十二力士灵柩扶,廿四乐伎丝管吹。

混迹草莽成大气,后人凭吊生敬畏。

英雄不问出身处,有德自能行天威。

附一:出席嘉宾

降初: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刘文敏:知见诗社顾问、书法家、摄影家,原国务院三峡办巡视员

秦刚:知见诗社顾问、诗人,四川作协会员,四川省委第一巡视组原组长

雷新乾:知见诗社顾问、诗人,四川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王景:知见诗社顾问、诗人作家,原成都军区组织部部长、省委第七巡视组组长

吕骑铧:四川省文化馆书记、馆长

夏雨:成都市纪委常委、市监委委员

洛桑力登:四川省对外藏胞工作办主任

胡桂林:《廉政瞭望》总编辑

孟胜:《廉政瞭望》副总编辑

尧箴:知见诗社顾问、诗人,四川省检察院原副厅级巡视员

徐高芳: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省情信息工作处副处长

冯晓峰: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博物馆处副处长

彭建平:成都永陵博物馆馆长

章勇:知见诗社顾问、诗人,四川省朗诵演讲艺术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四川电视台高级记者,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教授

宋彧:知见诗社社长,四川省朗诵演讲艺术发展促进会执行会长兼秘书长,四川省就业训练中心特约研究员

冯夏:成都永陵博物馆副馆长

孙毅:成都永陵博物馆副馆长

李婷婷:知见诗社顾问,四川省朗诵演讲艺术发展促进会理事,成都广播电视台主持人

孟朴真:知见诗社顾问,四川省朗诵演讲艺术发展促进会理事

王劲夫:知见诗社、四川省朗诵演讲艺术发展促进会法律顾问,四川蓉城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执行主任,民盟四川省委社治委副主任,民盟成都市委会法制工委副主任

程国志:知见诗社顾问、诗人,四川省朗诵演讲艺术发展促进会会员,成都市公安局副局级干部

郑光福:知见诗社顾问,成都市文广旅游局副局级干部,主任记者

万诗敏:知见诗社顾问、朗诵家

骆国平:知见诗社合作发展部部长

郑龙洁:四川省朗诵演讲艺术发展促进会会员

梁文华:知见诗社朗诵家

李凌:人力资源报记者

吴平:四川日报记者

特别鸣谢知见诗社顾问孟庆忠、成都永陵博物馆工作人员、媒体记者、知见诗社文艺志愿者的辛苦付出

附二:章勇会长作为知见诗社、四川省朗诵演讲艺术发展促进会主办方代表讲话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大家好!

今天是寒露,我们感觉到的却是十月金秋丰收的喜悦。作为知见诗社、四川省朗诵演讲艺术发展促进会主办单位代表,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跟各位关心文化艺术发展的领导和同仁说几句心里话。

「知见诗社」定位是中国首家全民原创精品文化艺术公益平台,本着“知囊天下,见眺未来;不厚名家,不薄新人”开放式办社理念,旨在引领和规范文学艺术的高质量健康发展,为更多文艺界人士服务,为社会创作更多充满正能量的文化精品。平台在省直机关工委、省教育厅、省关工委、省文联、省作协、省方志办和人民日报社、新华网等单位和各级领导关心指导下,知见诗社截至目前与全国的政府机构、中央省市媒体、文学艺术协会、高校、中小学等300多家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入驻诗社的各类文学艺术界名家已超过3000人;发布作品的全网传播量高达5亿;全国各大城市成立分社20余家;百余家媒体和官方平台转载精品内容;200余家实体单位联办活动。

今天,刘文敏先生行书作品《秦刚·永陵怀古》捐赠仪式,很有意义,令人振奋。在这里,我想从四个“维度”,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是主办单位的视角,具有一定的“广度”。前不久省委省政府提出“四川迈步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新征程,我们“知见诗社”“四川省朗诵演讲艺术发展促进会”就与成都市永陵博物馆合作策划了这次以书法作品捐赠为主题的文化艺术以及采风活动。这说明,知见诗社时刻在以广度视角关注着主旋律,真正能够发挥自身应该有的作用。

二是我们得到的支持,具有很强的“力度”。这次活动中,四川省文联、四川省作家协会、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成都市纪委监委、成都市委宣传部、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给予了指导支持,成都市永陵博物馆也做了大量付出,这才有我们活动成功的基础。

三是书法家、老领导刘文敏,诗人、老领导秦刚,省方志办,捐赠珍贵书法作品和方志图书,增添了活动的“厚度”。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我们从秦刚同志《永陵怀古》诗词作品和《巴蜀史志》图书中,就是我们所要弘扬的天府文化的具体承载者,我们要珍惜这次受赠机会,读史明志,鉴往知来,读史爱川,行以致远,真正实现用厚重的历史文化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

四是我们所有在活动现场的嘉宾的倾情参与,提升了这次文艺活动的“热度”,以后,我们还要保持这样的热情,举办更多相关的系列活动,用优秀的文化成果服务“治蜀兴川”工作,把我们的锦绣四川建设得越来越美好!

预祝活动取得更大成功!谢谢大家!

附三:知见诗社顾问、诗人作家王景采风成都永陵博物馆后即兴创作诗词

永陵观感

作者:王景

是日,应邀参加人民画报社原常务副社长、著名书法家刘文敏先生行书长卷作品《秦刚·永陵怀古》捐赠仪式,再次走进永陵博物馆,谒蜀王寝宫,听讲解述说,梦回前蜀王朝,似见兴蜀往事,感从心起,涂鸦留记。

天府帝都锦官城,蜀王寝陵越古今。

遥想唐末五代时,乱世枭雄争霸业。

目不识丁亡命徒,乘势开国称蜀帝。

好在即位顺民意,励精图治强国基。

尊重人才谋发展,知人善任是非清。

智勇兼备且勤政,廉恭俭素好口碑。

前蜀稳固国力强,百姓安生得实惠。

君王何须问出处,造福天下名永垂。

风掠永陵萧萧过,似闻治蜀诏告声。

2021.10.08 草吟

注:永陵,前蜀皇帝王建在成都西门三洞桥外的陵墓。公元907年,王建在成都称帝,国号大蜀,史称前蜀。王建即位后,谋勇兼备,政绩卓著,在他的励精图治之下,前蜀国成为当时社会最稳定,国力最强的国家,成都亦成为当时中国最繁华的大都市。史学家认为,尽管王建目不识丁,早年有鸡鸣狗盗之事,仍不失为唐末五代时期封建统治者中的杰出代表。

内容综合:中国新闻网、中国网、中华网、川观新闻、人力资源报、廉政瞭望、四川省情网、方志四川、神鸟知讯、成都永陵博物馆公众号等平台。

来源: 知见诗社公众号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