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如流水马如龙 影像中看百年成都交通变迁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平
《成都方志》记载:“蜀道虽因秦岭云横、巫峰锁立而被叹为‘难以上青天’,成都则以大道四出、二江双流城下而号‘水陆巨冲’,却是地区交通枢纽。”
日前,“天府相册——百年成都图片展”正在成都博物馆举办,展览分为知水、乐城、迷物、踏歌四部分,从影像中回溯百年发展,可以看到,从鸡公车到三轮车,从“长鼻子”公共汽车到四通八达的城市地铁……成都“速度”是时代的缩影和注脚。
成都博物馆工作人员袁紫嫣介绍,民国时期,最平民化的交通工具是独轮鸡公车,车行时,轮响吱吱如鸡鸣,俗称鸡公车。无论平原、山地、小道,鸡公车皆可畅行无阻,既能载货又能载人,胜过人力担挑和畜力驮载,非常经济实用。近代以来,成都平原商业繁盛,物资交流频繁,鸡公车队伍逐渐壮大,形成了一批专业的鸡公车“司机”。一些外国人也“入乡随俗”,成为鸡公车的常客,但是因为两边没有扶手、后边没有靠背,要用腰腹力量保持平衡,可想而知一定不会很舒服。
舒适“升级”的人力车就是两个轮子的黄包车了,它也是《骆驼祥子》里,祥子所在的车行使用的主要车型,因为广泛存在于中国各地,是名副其实的“国民车”。在开通了客运汽车之后,黄包车和鸡公车并没有立刻退出历史舞台,而是并行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当时,地处成都西门外交通要道的乡农市街被称作“车码头”,这里的“车”包括上述三种车。但机械动力车取代人力车的速度还是远远超出人们想象。
1952年7月1日,成都首条公共汽车线路开行。16辆披红挂彩的公共汽车,在市民的欢呼声中,由盐市口开往梁家巷,成都也由此迈入“公共交通”时代。这批公交车由旧货车改装而来,因此它长着一张旧货车的脸,被老成都人亲切地称为“长鼻子车”。“长鼻子车的公交线路一直延续至今,也就是我们熟悉的一路车。”袁紫嫣介绍道。
随着制造业的发展,改装车很快就被代替:上世纪50年代末,成都造出国内第一辆可供90人乘坐的“火炬号”双层公共汽车;1959年,成都打造了全国第一辆三链铰接车(有三节单体车厢),被赞为“公共汽车的老大哥”;1962年,无轨电车正式亮相,被成都人称为“大辫子车”……除了车型丰富起来,商业运营也有了发展,1984年12月,四川地区第一家合资公司“中日出租汽车公司”成立,开成都出租车打表收费之先河。
时间进入21世纪,成都进入地铁时代,2005年开工、2010年正式开通的1号线使得成都成为中国大陆第八个拥有城市轨道交通的城市。截至去年底,成都地铁共开通12条线路,线路总长518.96千米,跻身国内轨道交通“第四城”。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