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北周古碑,讲一段巴蜀古道的北朝往事
蜀道难,风雪路上,彻骨的冷,北周文王碑的寻访之路是可以铭记在记忆深处的。
起点是成都市龙泉驿,龙泉山脉深处,成渝古驿道旁大佛村,便是这块珍贵的古碑所在之地。这是整个长江流域迄今为之已发现的古碑中年代最早的南北朝碑刻,也是已发现的唯一一块以碑文的形式记录北周时期史事的碑刻。
时间回到1400多年前的南北朝时期,西魏晚期实际掌权人宇文泰派大将尉迟迥率勇士12000多人伐蜀,连克剑阁、漳州等地,一路所向披靡。即将攻破益州(成都)时,益州刺史开城投降,从此,成都及巴蜀地区归于西魏统治。而这条连通成都与重庆之间的“巴蜀大道”也因为历史的改写重新赋予了使命,当时驻守四川的大将强独乐为了歌颂宇文泰的功绩,刻碑记录了这段“平定巴蜀”的南北朝历史。
去大佛村是有公交的,地铁龙泉驿站出来,每间隔15分钟左右,就有公交开往大佛村,古碑所在的位置是大佛村八组的山坡上,下了公交还要步行1.6公里左右的爬山路。零星的小雪花飘着,历史中古道的繁忙景象早已不在,凄冷的气氛,适合追忆。
北周是一个短暂到只有24年的国度,戎马一生的宇文泰是北周政权的奠基者,更是之前西魏晚期的实际掌权者。他掌权期间,对内团结各方,对外立足关陇,争战东魏,攻陷南梁,奠定了其身后关陇政权一统天下及隋唐王朝强盛的基础。特别是他在用人制度上,唯贤是举,不限资历,只要德才兼备,哪怕出身微贱,都可居卿相,他的选官思想体现了打破门第传统的新精神,使西魏吏治较为清明,这其中,“北周文王碑”的立碑者强独乐就是其中一个。
上图:宇文泰墓石狮,墓原址在陕西富平,今不存,石狮现存西安碑林博物院
强独乐是何人呢?从碑文中可以看出,强独乐官至车骑大将军,级别是军都县开国伯,而“伯”在当时“公、候、伯、子、男”五等爵位中居第三等,在职掌四川的官员里面居于第二等级。
原本他只是一介布衣,因为宇文泰推行了一套选拔人才的机制,才让他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抱负。强独乐后来驻守武康郡,也就是龙泉驿东南方向的简阳一带,立碑的时候,他应是走这条成渝古道路过龙泉山,深知这条古道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又是往来要道,来往的达官贵人众多,在这样一个地方为宇文泰镌刻碑文,是对宇文泰的宣扬与怀念,而选择石质古碑而非“摩崖”的方式,应该是石质更利于保存,影响也更深远一些。
1400多年过去了,古碑确实流传了下来,如今作为一个访古者面对此碑,斑驳的文字深深浅浅,有记载古碑刻于北周孝闵帝元年,也就是557年,历史中宇文泰556年病故,那此碑应是北周将领追谥文王宇文泰而立。碑额正书“北周文王之碑”,碑文:“大周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大都督、散骑常侍、军都县开国伯强独乐为文王建立佛、道二尊像,树其碑。元年岁次丁丑造。”共计五行五十六字,皆阳文大正书,对这五十六字,后世有学者质疑是后世伪刻,因为“北周”二字是后世对后周的称谓,而当时的统治者则应自称“大周”。
从历史背景来看,西魏在蜀的统治时间只有553年至557年短短五年的时间,而北周在蜀的统治却有557年至581年24年之久。正是由于西魏政权在蜀的统治时间短促,加上朝代更替,地方政权建置也就十分混乱,再加上南北方石碑的制造本身有差异,对后世修史修志带来了很多疑问待探究。
从字迹上来看,《北周文王碑》为魏碑体,这一时期的书法,尚处于隶书向楷书的过渡,粗朴率真,略带民间风味,笔锋遒劲挺拔,参以行草,具有一定的北朝特征。
石碑周围有隋唐到清后世雕刻的摩崖造像,另有唐大历年间《唐三教道场》碑和北宋年间一个叫宋京的人所刻《留题周文王庙诗》碑各一通,《唐三教道场》碑记述了石佛寺的修建情形,石佛寺又称“大佛寺”,建于唐大历六年,现存弥勒佛一尊位于石碑所在“天落石”正前殿,殿中浮雕弥勒巨石佛像,应该是山下大佛村的得名由来。
宋京是北宋时期成都人,崇宁年间进士,《留题周文王庙诗》刻于宋徽宗政和二年,作者路过此地时看到北周碑及唐碑,感叹历史风云变换中,宇文泰在西魏时期征伐取蜀,以及宇文氏取代西魏建立北周,而后又被杨坚取代建立隋朝之事。
如果历史尘烟有一条被时间掩盖的飘带,那么,斑驳的史迹就是这飘带上灵动的音符。
这不是巴蜀大地上最惊鸿一瞥,最打动人心的史迹,守护他的,是一位77岁高龄的肖大爷,肖大爷步履蹒跚却精神矍铄的给我开门并讲述着古碑的故事,我却满眼泪光的感动于时间的留存与老人一辈子的坚守。老人用自己的一辈子守护着千年古碑免于人为损坏已是50余年,他说自己是平凡的,却因为守护古碑,提升了他的人生价值。老人腿脚并不方便,我掏出100元让大爷看病买药,大爷说什么也不收,那一刻大爷眼睛闪着光,我看到了远比100元高尚的,属于肖大爷心灵上的寄托。
愿古碑千古,长江流域最早的石碑,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愿肖大爷健康长寿安享晚年,一辈子的坚守,洗净我心,致敬好人!
来源:古迹探秘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