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纪念特辑】告别袁隆平,四川双流有您留下的足迹

作者:胡兵发 来源:空港融媒 发布时间:2021-05-24 15:33:19 浏览次数: 【字体:

 5月22日13:07,中南湘雅医院发出了一条让国人哀痛的消息:"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先生在湖南去世,享年91岁。

告别袁隆平

四川双流有您留下的足迹

胡兵发

2012年袁隆平双流行    

 作为都江堰精华灌区的重要区域,自古以来,双流就是天府之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因此,在农业科研发展的历史上,双流也是众多农业专家扎根研究的重要地方,袁隆平先生也多次亲临双流开展水稻培育和开展农业新技术攻关。

袁隆平先生离今天最近一次到双流是2012年9月初。当时,作为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杂交水稻之父"的他,率杂交水稻专家邓华凤、赵炳然、邓小林、吴朝晖、袁定阳、彭甦一行来我双流考察。

此次双流之行前,袁隆平刚过完82岁生日。袁隆平此次双流之行,也引起了各方媒体的高度关注。时任双流新闻中心记者叶丹,也有幸参与了此次采访。今天得知袁隆平逝世的消息后,她难抒心中的哀思,还第一时间提笔写下《袁隆平没有花絮》一文,回忆当初见到袁隆平的一幕幕,以表对他的哀悼与崇敬之情。

"因为是第一次见袁爷爷,我自然十分激动,9月3日,早早就赶到黄龙溪,做好采访准备,在采访过程中,也自始至终非常注意观察袁隆平的任何细节。"据她回忆,这次双流之行,双流负责接待的单位,为了让袁隆平好好休息,便没有给他安排线路行程;还专门将其住宿的地点安排在了黄龙溪古镇,好让他忙碌之余欣赏这里古色古香的美景。

然而,一心扑在科研上、工作上的袁隆平,即便住在黄龙溪古镇,却始终没有抽出半点时间,踏进古镇一步。"直接就往田里跑,会议期间不管话题扯到哪,他总是能拉回杂交稻,大概他的心已经被这一粒粒的种子填满了吧。"

她回忆,当天上午是先举行一场简单的学术交流会议,再进行参观。但袁隆平借用等待会议的时间,不向工作人员打招呼,自己早早就出门去看了水稻。

 "过了会儿,袁老回来了,说他去田里转了转,然后便滔滔不绝地开始聊起了土壤啊气候啊种植条件什么的。别人问他一路劳顿,怎么不多休息一会儿。他说,我是80后,还年轻,大伙儿都笑了。"叶丹说,来到千年水码头,不逛真龙街,不看三县衙门,却一门心思只往田里跑,在她亲历的采访中,袁老大概是唯一一个。

交流会开始后,袁隆平先谦虚了一下,说自己普通话说得不好,但是会说四川话,让大家将就听。叶丹说,可能是他曾在重庆、湖南、湖北求学和工作的原因,袁隆平的口音其实很杂,但对身为四川人的自己来说仍然十分亲切。之后,袁隆平还给大家讲了自己求学、职业等方面的故事,让大家听得津津乐道。

叶丹回忆,交流结束后,袁隆平再次来到了田里,初秋的太阳非常晒,但见工作人员给他递上草帽时,他还拒绝了;工作人员又递上遮阳伞时,他依然进行了拒绝。

叶丹说,在田间的袁隆平健步如飞,特别是看到试验田中的稻穗长势喜人,他显得格外兴奋,笑得合不拢嘴。

这次,袁隆平除了在黄龙溪查看试验田。他还前往了当时双流县籍田镇的贝安迪高科技农业示范园进行了考察,并对水稻目前的生长情况和稻鱼藕组合种养殖技术给予了充分肯定。

1996年袁隆平双流行      

 除了这次双流之行,早在1996年袁隆平还有一次双流之行。据来自双流档案馆的资料记载,1996年8月25日,应当时双流县人民政府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级专家、"两系杂交之父"袁隆平携夫人及助手一行4人于当晚抵达双流国际机场,到双流县参加国家"863计划"在双流两系法杂交中稻试验示范评议会并指导"两系法"杂交水稻试验示范工作。

据介绍,当年双流县示范两系发杂交水稻组合共6个,面积达2065.92亩,分别安排在华阳等10个乡(镇)。据介绍,这次会议除了袁隆平院士外,还邀请江苏、湖北、湖南、安徽四省的水稻专家。

到双流后,8月26日上午9:30,袁隆平院士及参加评议的专家亲临九江和金桥的示范片现场参观、评议,并仔细查询了田间档案,认真听取了汇报。

最后,专家们对双流县试验示范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并建议进一步提出在发挥粒数优势的同时,要重视发挥穗数优势及不宜在稻瘟病常发区扩大示范等宝贵意见。

袁隆平最后表示,愿意将双流作为两系杂交中稻试验基地,进一步扩大示范,成为全川乃至西南的育种基地。

据当时参与袁隆平双流之行前后过程中,采访工作的原双流广播电视台新闻部主任陈以伦、制作部主任李全回忆,这次袁隆平在百忙之中,专程来到双流实属不易。

"当时的双流农业发展得很好,时任县领导也多次在相关的场合邀请袁隆平前来指导,也得到了他肯定的答复。"陈以伦介绍,得到袁隆平应肯前来指导后,当时双流县委、县政府领导为了表示对他的尊重,还专程前往长沙进行了登门拜访和邀请。

来到双流后,李全作为记者进行了全程采访。"当时随行的专家很多,都是全国很有名的,大家走在狭小的田埂上一路参观,走着走着,袁隆平突然就停了下来,我们立马上去查看,结果他蹲在田埂上,数稻穗。"为了记录下这个美丽的瞬间,李全虽然穿着皮鞋,但依然一脚踏在水田里进行拍摄。

李全回忆,这次拍摄,他也收获了职业生涯中非常珍贵的素材。"当时各级媒体都没有拍到,就我拍到了,四川电视台所用的镜头,都是我拍的。"后来,李全、陈以伦等人,以此次袁隆平双流之行前后的采访素材,制作的专题片《三请袁隆平》还获得了省、市新闻大奖,并获得了全国优秀对农村广播节目二等奖。

 在成都市双流区,获知消息各行各业的人们,无不为他的匆匆离开而哀悼。回望袁隆平的科研生涯与双流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他执着探索的精神也时刻激励我们。

 时任双流新闻中心记者叶丹,

曾有幸采访袁隆平,

得知袁隆平逝世的消息后,

她第一时间提笔写下了

她记忆中的点滴——

 袁隆平没有花絮

叶 丹

 早上手机突然收到新闻推送,说袁隆平病逝,大吃一惊。很快袁老的秘书又辟了谣,但称他情况不太好。当时觉得安心了点,但也同样止不住担忧,只怕老人这次扛不过了。不出所料,没多久新闻就证实,袁隆平于2021年5月22日13点07分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

在我十年的记者生涯中,有幸见过袁隆平一次。那是2012年9月,他来成都考察杂交稻。3日早晨,我们接到通知后,早早就赶到了黄龙溪他入住的酒店。出于记者的习惯,我问接待方,今天的行程怎么安排。对方回答我说,今天就是个小型的学术交流,但袁老年纪大了,没有定具体的时间,他什么时候准备好,就什么时候开始。谁知酒店的工作人员说,袁老早就出门了。大家猜他可能会去古镇逛一逛,便都在原地等着。过了会儿,袁老回来了,说他去田里转了转,然后便滔滔不绝地开始聊起了土壤啊气候啊种植条件什么的。别人问他一路劳顿,怎么不多休息一会儿。他说,我是80后,还年轻。大伙儿都笑了。来到千年水码头,不逛真龙街,不看三县衙门,却一门心思只往田里跑,袁老大概是唯一一个了。

 交流会开始了。袁隆平先谦虚了一下,说自己普通话说得不好,但是会说四川话,让大家将就听。曾在重庆、湖南、湖北求学和工作多年的他,口音其实很杂,但对身为四川人的我们来说仍然十分亲切。他讲到他在西南农学院的生活,说当年空军招飞,他只差一点就选上了。他说他喜欢运动,还曾经想当游泳运动员,结果阴差阳错没能如愿。年轻的袁隆平,如果当初真的在人生的路口选择了另一条道路,不知道如今又会是什么模样?或许我国将错失一位农业科学家,但凭他的智慧、勤勉和韧劲,不管投身哪个领域,想必同样会有非凡的成就。

 简短的闲话后,袁隆平很快就进入了正题。提到西南地区的水稻种植历史和种植条件,他认为这里发展超级稻的前景非常好。席间偶尔有人将话题转到别处,但袁隆平总是简单回应后便又立刻回到水稻种植上来。似乎他的心里时刻都装着那一粒粒种子,没有空间再去想其他,一心只想呵护着它们生根发芽。

交流结束后,袁隆平再次来到了田里。初秋的太阳仍然算得上炽烈,有人给他递上帽子,他却摆摆手谢绝了。窄窄的田间路,八十多岁的他走起来健步如飞。时而抬头远望,时而蹲下来轻抚水稻的叶片,那眼神仿佛在看自己的孩子。

回想当时写的新闻稿,实在是平淡无奇,就是某某专家来到某地考察的标准模式。因为这个老人身上,实在是没什么"花絮"。就像他常说的,"我就是个种了一辈子稻子的农民。"眼前的袁隆平,和课本上的他、新闻里的他、纪录片里的他,没有任何区别。当他一个人在地里的时候,和一个随处可见的农民没什么两样。朴素的衬衫,黝黑的脸,沟壑般的皱纹,然而却精神矍铄,充满活力。在他的眼里,我能看到光芒,那是坚持与希望。

原双流广播电视台新闻部主任陈以伦,

在朋友圈晒出他和袁隆平的合照,

他对袁老的哀思

以及当年的采访手记——

我所见到的袁隆平

惊悉袁隆平逝世,不胜痛惜。虽然九秩已是高龄,但在我的感觉中,这位勤劳、朴素、和蔼、可亲的老人还在田间地头忙碌。我有幸见过袁隆平并在他家做客。我为此采写的《三请袁隆平》曾分别获得国家和省市级优秀新闻奖。这不是我的作品有多么地好,而是文中的主人公太令人尊敬。10年前,电视台出过一本书,收录了我的一篇文章,其中正好记述了我采访袁隆平并到他家做客的经历。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我把当年的这篇文章用照片的形式翻拍出来放在这里,以此表达对袁隆平的怀念,有兴趣愿意阅读的朋友也可由此了解一个普通人眼中的袁隆平。

90岁袁隆平称自己还有三个重要任务:一秒都耽误不得!

来源:空港融媒  

作者:胡兵发

来源: 空港融媒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