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揭秘《典籍里的中国》· 天工开物|失踪300年,却因一部志书重见天日

作者:朱振鑫 金嫣然 来源:方志江苏 发布时间:2021-03-10 15:39:19 浏览次数: 【字体:

揭秘《典籍里的中国》· 天工开物

失踪300年,却因一部志书重见天日

朱振鑫 金嫣然

古有宋应星“贵五谷而贱金玉”,写就《天工开物》;今有袁隆平心怀“禾下乘凉梦”,致力杂交水稻的研究。尽管相隔300多年,他们却都透过一粒种子找到了造福人民的共同梦想。《典籍里的中国》第二期,两位科学家跨越时空的“握手”令人动容!致敬!

第二期《典籍里的中国》,仍由“当代读书人”撒贝宁带领观众游历于时间的长河。他从1961年湖南安江农业学校的一片试验田里启程,穿越到300多年前明朝万历年间的江西稻田,拜访同样为了“五谷丰登,物阜民康”的朴素梦想跋涉不止的宋应星。宋应星是何人,《天工开物》为何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为何又在清朝失传,又因怎样的机缘巧合在当代得以重焕荣光?今天,方志君就带您一起走进宋应星和他的《天工开物》,聆听仓廪殷实的美好梦想,铭记伟大的付出和不朽的传承,为您解读中国文化薪火相传的密码。

屡试不第一儒生

16世纪,文艺复兴在欧洲进入鼎盛时期,自然科学与艺术改良并举,将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精神推向了高潮。与此相对应,明代后期,中国有一批读书人敏锐地感触到生产力和技术进步对于富国强民的重要性。他们开始抛开纸上谈兵,沉下心来深入实际地考察实践,做研究、搞发明,这就是“实学”。李时珍、徐光启、徐霞客都是“实学”的代表人物,宋应星便是其中之一。

宋应星

万历四十三年,宋应星与兄宋应昇参加乙卯科乡试。在一万多名考生中,29岁的宋应星考取全省第三名举人,其兄名列第六。奉新诸生中只有他们兄弟中举,故称“奉新二宋”。万历四十七年,兄弟俩与江西其他考生齐会京师,但仍未及第。此后,他们再试多次,均告失败。

宋应星前后五次参加会考,足迹几乎遍布中原和东南、中南、华南各省,沿途风土各异、世态万象,让他大开眼界。面对应接不暇的新鲜事物,宋应星惊喜地感叹:“为方万里中,何事何物不可闻”。而正是这些跋涉于求仕之途的田间、作坊调查,为宋应星日后编写《天工开物》,积累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多次科场失利,宋应星看透了科举制度的弊端,开始鄙视那些死读经书、不懂生产的“学者”,因此意绝科举之念。放弃科考后,他的主要志趣仍在调查研究工农业生产技术上。

民间考察期间,宋应星决定谋一公职,借以资助他完成“实学”研究的志愿。崇祯四年,他由吏部铨选任浙江桐乡县令,四年后任袁州府分宜县县学教谕,这是个未入流的官职,类似于现在某些不坐班的学校教员,授课后的余闲时间较多,同时又能接触到一些图书资料,这为他从事写作提供了条件。

宋应星在分宜县做了四年县学教谕,这是他一生中的重要阶段,他的主要著作都是在这一期间发表的。勤奋出真知,经过艰苦磨砺,《天工开物》这部著作应运而生。

崇祯十一年,宋应星分宜任期已满,考列优等,升任福建汀州府推官,后又出任南直隶凤阳府亳州知州,然此时正值明亡前夕。崇祯十七年,他辞官返回奉新。此后,宋应星亦无意恋官一直过着贫困的隐居生活,拒不出仕,康熙五年(1666年),80岁的宋应星患病,一代巨匠病逝家乡。

浪迹天涯千古篇

《天工开物》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科技著作,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18章,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尤其是《机械》篇详细记述了包括立轴式风车、糖车、牛转绳轮汲卤等农业机械工具,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并附有123幅插图,描绘了130多项生产技术和工具的名称、形状、工序。书名取自《尚书·皋陶谟》“天工人其代之”及《易·系辞》“开物成务”,作者说是“盖人巧造成异物也”(《五金》)。全书按“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序》)分为《乃粒》(谷物)、《乃服》(纺织)、《彰施》(染色)、《粹精》(谷物加工)、《作咸》(制盐)、《甘嗜》(食糖)、《膏液》(食油)、《陶埏》(陶瓷)、《冶铸》、《舟车》、《锤煅》、《燔石》(煤石烧制)、《杀青》(造纸)、《五金》、《佳兵》(兵器)、《丹青》(矿物颜料)、《曲蘖》(酒曲)和《珠玉》。

宋应星以“天工开物”命名他的书,是想以此表达一种科学思想,这种思想强调自然力与人工互补、自然的运行与人类活动相协调,通过技术从自然资源中开发物产,从而使人在自然面前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全书在叙述各个领域工艺技术的同时,还发展出了“穷究试验”的研究方法,对迷信神怪、荒诞旧说进行批判,为社会进步注入了崭新的科学气息,这也是《天工开物》开一代先河的最大特色。

在技术方面,《天工开物》开创了很多新领域,值得后人研究。例如:

农业技术与问题。当时的明朝,农业还是占有很大一部分的,虽然手工业,商业发展不错,可还是农业占最大份额,这就需要解决农业问题了。《天工开物》里面介绍了,物种与气候和土壤的问题,在不同的地方,种植不同的农作物,得到最大化的收入,特别是从国外引进的农作物,例如番薯,在南方种植得最多,南方气候湿润温暖,适合它们生长。

而水稻作为重要的粮食,它是离不开人们饭桌的。它里面介绍了育秧、插秧和灌溉的理论基础,还用数字来解释水稻的生长特性,这是在以前的农书中未曾提到过的。它里面提到的“物种发展变异理论”比德国卡弗·沃尔弗的“种源说”早一百多年。也就是他提出物种为什么会发生变异,如何改良物种?这些都有,比如,物种之间可以杂交形成新的物种,这就厉害了。而且“骨灰蘸秧根”“种性随水土而分”等研究成果,更是农业史上的重大突。

冶炼技术的分析与运用。在这本书里全面介绍了各种金属的制作与成分,把他们分析得很清楚,以及加工方法、钢与铁的提炼和锻造方法都有分析,它总结了以前古人的生产经验,配上如今的思路,得出更加精湛的技术。例如书中下篇《五金》中记载着黄金的提炼之术;和银的提炼,铜的提炼,铝的提炼等。这些它都记载着,这些物质分布在哪,如何识别,怎样辨别品种质量等。而且出现了一种新的金属:锌。《天工开物》首次记载了它的冶炼方法。

在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器物,它的需求量比较大,我们经常会用到,比如:瓦、砖、白瓷等。《天工开物》里面都记载有,什么样的土最适合烧制什么样的白瓷,它们分手分布在哪。例如:烧制的白瓷,用的土出处在好几个地方,北则真定定州、开封禹州,南则泉郡德化等地。它也说明德化适合这边烧制瓷仙,精巧人物,玩器等,而真,开等地所烧制的瓷器,色或黄滞无宝光,合并数郡都不敌江西饶郡产的,这也就是江西景德镇的瓷器为什么那么出名的重要原因。

服饰与谷物的加工。穿着是每一个人都要的,在不同的年代,穿着都不一样。提起穿着,我们就会想起养蚕。蚕丝是制作丝绸的重要原材料,中国的丝绸之所以出名,是养蚕技术的先进造成。而《天工开物》里就有养蚕技术介绍和生产经验。比如它提起到养蚕的个个环节,分别是蚕种、蚕浴、种忌、种类、抱养、养忌、叶料、食忌、病症、老足、结茧、取茧、物害、择茧等等,一系列的描述从养蚕到抽丝,再到做成丝绸,里面全有,可见它的作用非常之大。

而酒是人们喜欢喝的,在《天工开物》里面有介绍如何制作酒的方法与技术。比如它里面讲的酒母,就是利用各种谷物混在一起发酵而制成的酒母,它还讲述了南方和北方的不同方法制作酿酒。例如它描述了制作酒的过程中如何去除臭味的方法。用稻米,不分早晚,用舂杆极其精细,水浸七日,等到其气恶臭不可闻时,再采用山泉水漂净,不能用江湖水,若不能除净,放入甑(古代一种器皿,底部有孔)里,采用蒸饭模式,继续除去恶臭。当把米蒸熟到一半即可,再拿出来用冷水浸泡,冷了再继续蒸,这次蒸熟即可。

传播海外影响世界

然而,《天工开物》这样一部具有近代科技意义和人文精神的百科全书,从明末走进清朝时,其命运远没有欧洲那些百科全书幸运。清朝初期,福建书商为了让《天工开物》能够印行,不仅删去了书中“崇祯”“国朝”“我朝”等字样,还对某些内容也作了删节。到了社会较安定的乾隆时期,《四库全书》编纂时,当发现《天工开物》有“北虏”等字样,立即就宣布《天工开物》为禁书。

此时的《天工开物》,在海外则是另一番命运。据考,17世纪初,《天工开物》部分内容传到了朝鲜和日本,1771年,日本柏原屋佐兵卫发行了刻本《天工开物》。这是《天工开物》在日本的第一个翻刻本(也是第一个海外刻本)。日本近世科学家、思想家、经济学家佐藤信渊(1769-1850)指出《天工开物》“开物之学”是“富国济民”之学,从而激发了日本向外部学习的氛围。

18至19世纪,《天工开物》在欧美陆续传播。巴黎皇家文库(今法国国家图书馆前身)在18世纪收藏了明版《天工开物》。1830年法兰西学院汉学家儒莲将“丹青”等部分译成法文(这是第一个《天工开物》的欧洲译本),1833年又有英文和德文。欧洲人不仅这般心仪地介绍、翻译《天工开物》,而且通过《天工开物》获得新知并极力用于实践。1837年儒莲受宫廷的要求,将《天工开物》养蚕部分(即《天工开物·乃服第二》里的“蚕种”“抱养”“叶料”“食忌”“病症”“物害”等)译成法文,由巴黎皇家印刷厂出版了仿中国名的《桑蚕辑要》。此书为法国提供了一整套关于养蚕、防治蚕病的完整经验,因此,此书对欧洲蚕丝业产生了很大影响。

除此,还借鉴了《天工天物》里的农机具,推动了欧洲农业革命。更有意思的是,达尔文(1809―1882)在读了儒莲翻译的《天工开物》中论桑蚕部分的译本后,把它称之为“权威著作”。同时,达尔文在他的《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1868)卷一写道:“关于中国古代养蚕的情况,见于儒莲的权威著作。”达尔文把中国古代养蚕的技术作为论证人工选择和人工变异的例证之一。如此说来,达尔文的进化论还有中国人的贡献呢!

宋应星纪念馆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989年,《天工开物》一书在全世界发行了16个版本,印刷了38次之多。其中,国内(包括大陆和台湾)发行11版,印刷17次;日本发行了4版,印刷20次;欧美发行1版,印刷1次。这些国外的版本包括两个汉籍和刻本,两个日文全译本,以及两个英文本。

因一部志书重见天日

在中国,《天工开物》却彻底消失,连知道这本书的人都很少。

民国初年,有一个人去查《云南通志》,发现里面说冶炼铜矿的地方引用到一本名叫《天工开物》的书,于是他想看到这本书的全貌,然后就到北京的各大图书馆去搜寻这本书,结果一本都没有找到,又去询问各个藏书家,也没有一个人知道这本书。后来这个人偶然在一个日本朋友家发现这本书的日文版,于是他到日本的图书馆去查。这一查不要紧,发现这本书居然在英国,俄国,德国,法国都有翻译本,而且法国的还有全译本,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惟独中国没有这本书!是真正意义上的一本都没有!

接着他在法国的国家图书馆里找到天工开物的明朝最初的原刻本,而这个原刻本是所有版本中印制最精美的,可见明朝民间印刷工业的发达。然后按照这个原刻本,天工开物这本书才在中国又广为印行,重见天日。

后来,在浙江宁波发现了《天工开物》初刻本,现藏国家图书馆,为国宝级文物。

《天工开物》享誉世界,却在国内沉寂了300多年,这就是明代一位饱含辛酸经历的科技奇才研究成果的漂泊史。

进入新世纪以后,《天工开物》仍然备受关注。2011年,《天工开物》古文原文、现代汉语译文与英文译文对照本被收入《大中华文库》在国内外发行。同年,德国学者薛凤用英文撰写《开万物之技艺•17世纪中国的知识与技术》,全面而深入地介绍了宋应星和《天工开物》,掀起了当代西方研究《天工开物》的新高潮。

“生人不能久生而五谷生之,五谷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这是《天工开物》首篇《乃粒》中的一句话。《典籍里的中国》节目中,相隔300余年的袁隆平与宋应星透过一粒种子,找到了属于科学家的共同梦想:求真务实、造福人民。他们用跨越时空的一次“握手”,带领观众感受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经世致用、为民谋福祉的不懈追求,也让观众看到中国古代的伟大创造除了“四大发明”,还有取之不尽的丰富宝藏。

诚如节目中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所说:“我们中华民族其实是最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古人就讲‘周虽旧邦 其命维新’,‘苟日新 又日新 日日新’,创新精神本身就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特质!

参考文献

1. 文化江西:江西古代科技奇才宋应星与沉寂百年又享誉世界的《天工开物》

2. 知秋知春:为什么说《天工开物》是百科全书,它到底记载了哪些厉害的东西?

3. 古籍:刘火:《天工开物》是怎么在中国失传的?

来源:方志江苏

撰稿:朱振鑫 金嫣然

来源: 方志江苏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