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杨燕 ‖ 古代成都平原治水丰碑(五)——东汉凿望川原

作者:杨 燕(成都市武侯区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3-07 21:20:48 浏览次数: 【字体:

古代成都平原治水丰碑(五)

东汉凿望川原

秦蜀郡守李冰创建的都江堰由渠首和干、支、斗、农、毛五级渠系组成,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鱼嘴分岷江为内外两江,流出宝瓶口的内江又分成蒲阳河、柏条河、走马河、江安河四条干流。到了东汉,在外江水系开凿了一条人工河溪,叫望川原。
《华阳国志•蜀志》载,广都县“江西有安稻田,穿山崖过水二十里”。江西,即郫江下游府河之西。安稻田,指望川原在经过今双流县文兴场附近牧马山尾。东汉人凿崖石而开溪,类似都江堰宝瓶口,历经千年而不变,故称“安”,安稳不变也。《水经注•江水篇》:“江水东经广都县,李冰识察水脉,穿县盐井。江西有望川原,凿山度水,结诸陂池,故盛有养生之饶,即南江也。”南江,这里当指望川原与成都城附近的“二江”相比为南,同时也可以说此外江分水南行。

江安河(图片来源:成都方志)
“穿山崖过水”即是“凿川度水,结诸陂池”,将堰水引向丘陵蓄水灌溉。新开江东流,经过牧马山后汇合于府江。府江就是郫江下游的府河。望川原在牧马山麓汇入郫江,其地在郫江之西,故称“江西有望川原”。在这牧马山麓的丘陵地带,用“长藤结瓜”的办法引取新开河的水进行灌溉,故说是“穿山崖过水”,或是“凿川度水,结诸陂池”。
 历史上,望川原又叫流江、酸枣河、阿斗河,元代叫马坝渠,以后又称温江,即现在的新开河、新江,又名江安河、江安堰河等。清代彭洵《灌记初稿•水利篇》载:“江安河即江安堰河,又名新河,即古酸枣河,俗又呼阿斗河,盖即后汉所凿之望川原也,元又为马坝渠。”《温江县志》载:“新开江或者说称新江,亦名温江,又名酸枣江,自灌县江安堰首受大江。”《双流县志》载:“按新开江俗名新开河,流江正流也。”

江安河武侯段被评为成都"最美河湖"

望川原的起水口在都江堰市城南十里马耳墩,从外江分流为江安河,经土桥流入温江区称为温江,经悦来场、吴家场、夏家场,再南流经悦来场至温江城区东北,过邹家场后,由升平场南流入双流,绕县城东北,经马家寺、金花桥,经谢家渡、胡家滩后,东南流至中和场汇入府河。

1957年,望川原被改为与走马河并列引水,从此成为内江水系四大河渠中最南一支。其中江安河经都江堰市、温江、郫都、双流,至华阳镇二江寺桥与府河相汇,总长95.76公里。
望川原系较为大型的水利工程。在东汉豪族势力高度发展的背景下,要在地方上兴建这类水利工程,必须依赖强有力的官府谋划协调、组织管理。当是官民共建。成都自李冰之后,水利大兴,代有发展,此即为一。与外江水系其他引水溪相比,历史上新开河的水灾相对较少较小,颇为难得。

(本文参考:《成都通史卷二•秦汉三国(蜀汉)时期》,罗开玉、谢辉著;《成都河流故事》,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编著)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杨 燕(成都市武侯区地方志办公室)

供稿:方志武侯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