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庄中国营造学社旧址 中国古建研究的一段时光印迹
中国营造学社旧址。
①梁思成、林徽因旧照。
②旧址内的绘图室。
③旧址小院菜地。
国保档案
中国营造学社旧址位于宜宾市李庄镇上坝村月亮田,是两个相连的小院。上世纪40年代,中国营造学社成员在抗战大背景下南迁至此工作和生活,为中国古建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营造学社的李庄经历,对研究中国建筑史和抗战文化史,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2006年,中国营造学社旧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9月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晓铃/文 向宇/图
国保寻踪12
1940年的冬天,宜宾李庄上坝村月亮田迎来一群风尘仆仆的客人——中国营造学社成员,他们是专门从事中国古代建筑保护及研究的民间学术团体。在日本侵华战争的隆隆炮火声中,他们在深明大义的宜宾各界人民邀请下,内迁至长江之畔的小镇李庄。
这个中国古建的学术团体中,无论是梁思成、林徽因夫妇,还是刘敦桢、陈明达、刘致平、莫宗江、罗哲文……都在中国建筑史学界成就斐然。在宜宾的短短6年,是他们难得的安宁时光。也正是在这里,梁思成著成了中国第一部完备而系统的经典——《中国建筑史》。
时光荏苒,当年低矮的张家大院,早已因“中国营造学社旧址”而成为李庄旅游景点中备受推崇的一个。这里,是“中国文化的折射点、民族精神的涵养地”,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面对现实的苦厄依然心怀家国天下的时代缩影。
壹
自给自足
从容面对困顿生活
鼠年岁末,宜宾李庄的基建工程仍热火朝天。穿过一片又一片工地和当地百姓的楼房,出现一片低矮的院落,这里便是中国营造学社在李庄避难6年的地方。
进入院落,先是一片菜地,种着莴笋、橘子等蔬菜和果树。菜地背后是一排厢房,隔成大约4平方米的局促房间。宜宾籍学员罗哲文的房间在院落最中间,也最小。木床只有约90厘米宽,床头处的书桌宽仅一尺有余,房间正中还有一根木柱,进出都要绕行。整座院子,建筑面积仅349平方米,却是营造学社40多名成员在李庄的工作和栖息之所。
“营造学社在李庄的生活,总体来说是相当困顿的。”宜宾市博物院专家委员会主任王朝卫介绍,这是一个致力于古建研究的民间学术团体,大多数人没有工资来源。辗转到达李庄以后,李庄区长张官周号召族人腾出偏房供他们居住,解了燃眉之急。要养活几十号人,除了梁思成等几个人的工资以外,还得养鸡种菜,自给自足。
每月,梁思成拿到工资的第一件事情,便是立刻买米买油。他还学习蒸馒头、做饭、腌菜。然而战时物价飞涨,梁思成不得不经常往宜宾跑,把他的衣服、甚至钟爱的派克笔和手表当掉换成食物。他曾在甲骨学家、古史学家董作宾儿子董敏的本子上画过一幅小画:一个精致的小碗,盛着番茄蛋汤。旁边他这样写道:希望在胜利后,能喝这样一碗。
川南多雨,房间阴暗潮湿。营造学社刚到宜宾时恰逢冬日,曾经患有肺结核的林徽因很快旧疾复发。梁思成夫妇曾经的卧室里,复原了林徽因躺在床上的虚弱情形。在李庄,林徽因学会了针线活儿,她曾经自嘲在床上强撑病体给孩子们缝补衣服,“这比写整整一章关于宋、辽、清的建筑发展或者试图描绘宋朝首都还要费劲得多。”为了给师母加强营养,罗哲文每次回家,都会带上母亲千辛万苦攒下来的鸡蛋。营造学社的院子里,也养起了鸡仔。
在李庄的日子,或许只有梁从诫的回忆中才有几抹亮色。王朝卫介绍,因为刚到李庄时梁从诫只有8岁,营造学社中年龄最小的罗哲文便经常领着他玩弹珠、爬树。但是在李庄的一年四季,只有冬天才有母亲林徽因缝的布鞋穿,其余季节均打光脚板。冬天,湿冷的天气让他的脚长满冻疮,疮好后表面形成厚厚的痂,父亲梁思成便用小刀一层层给他削下来……
1942年年底,美国学者费正清夫妇到李庄探望了梁氏夫妇。回到美国后,他们多次来信劝梁思成夫妇去美国治疗和工作,夫妇俩给费正清回了这样一封信:“我的祖国正在灾难中,我不能离开她,假如我必须死在刺刀或炸弹下,我要死在祖国的土地上……”
贰
李庄岁月
完成了《中国建筑史》编著
在李庄的岁月,营造学社成员仍然在持续不断进行着周边古迹的考察。旧址展厅墙面上、展柜中,泛黄的照片和一册册学术刊物,是他们从未放弃学术理想的实证。
王朝卫说,营造学社1930年成立以后,首先便在圆明园抢救遗物、测绘勘察、保护遗址。兰亭八柱、露水神台等国宝级文物,因营造学社的竭力抢救而侥幸逃离覆灭厄运。为了寻找宋代古建经典《营造法式》所记载的建筑遗物,他们从北京开始,对故宫、太庙、十三陵等近百处古建进行了考察。1932年开始至抗战全面爆发前5年,学员足迹踏遍了中国上百个县市,寻访近千处古代建筑。其中,便发现五台山佛光寺为中国唐代木构建筑的证据。
到李庄以后,经费捉襟见肘,他们只能在附近区域展开工作。宜宾白塔、李庄旋螺殿、李庄宋墓以及民居等建筑,由此进入学员们的视野。
1942年,学员陈明达参加了中央博物院在彭山的汉墓发掘工作,对汉墓中雕刻的四川木构建筑进行了研究。
1943年,永陵王建墓进行第二阶段考古发掘。营造学社学员莫宗江对著名的24伎乐进行惟妙惟肖的绘制。回到清华大学任教以后,他还对王建墓进行过深入研究。
1941年起,一直担任梁思成助手的刘致平,开始辗转乐山、成都、广汉等地调查四川住宅建筑,最终著成《四川住宅建筑》一书。其间,还访问了民间“掌墨师”,留下珍贵口述实录。同年,时任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的戴季陶希望在其家乡广汉以新式体例重修县志,梁思成、刘致平应邀参与建筑部分。他们从李庄前往广汉,拍摄了一套完整的建筑影像资料。在中华古城飞速消亡之时,留下了一座古城的标本和影子。
梁思成在李庄最大的学术成果,是完成了《中国建筑史》的编著。“这是中国人自己写的第一部系统而完备的中国建筑史,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王朝卫说。
上世纪20年代,还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读书的梁思成,看到欧洲各国对本国古建筑已有系统的整理和研究,唯独中国还没有自己的建筑史。与此同时,日本学术界却已开始着手研究中国建筑,让梁思成立下宏愿:中国的建筑史要由中国人来书写!20多年后,在李庄逼仄的房间里,梁思成忍着年轻时遭遇车祸脊椎受伤留下的后遗症,穿上“钢背心”进行工作。他要俯身向画板时,干脆把下巴放在身前的小花瓶上支撑头部,以减轻对脊椎的压力。如今,在营造学社旧址他办公室有尊雕塑,是他佝偻着身体、全神贯注翻看着古建图纸的样子。
所幸病中的林徽因,仍是他的得力助手,查阅资料、校阅书稿,甚至执笔写了第七章。1944年,《中国建筑史》终于在李庄完成,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瑰丽,在梁思成的笔下精彩绽放。
叁
营造学社
走出中国古建的一代大师
刘敦桢、莫宗江、罗哲文、王世襄……营造学社旧址的寝室前,挂着一个个成员的名牌;办公区内,是他们绘图、写稿的群雕。工作人员表示,希望每一位来旧址瞻仰的游客,都能记住他们的名字。
1946年,因为经费难以为继,中国营造学社在李庄宣布解散。学社成立16年来,成员们不仅走遍全国15个省,调查测绘了2000多座古建筑,为中国建筑史学奠定了坚实基础;更为难得的是,中国营造学社历练造就了一大批中国古代建筑研究的大师。除了梁思成夫妇以及学社文献部主任刘敦桢,不管是刘致平、莫宗江、王世襄,抑或当年只是练习生的罗哲文等人,在后来无不成为学界权威。
1940年,16岁的罗哲文通过了中国营造学社练习生的招生考试。尽管上过中学,罗哲文对建筑可谓一窍不通。但是在农村长大的他有一个特长:爬树特别厉害。在李庄,营造学社小院里立着一根长竿,梁思成每天领着学员们爬竿,期盼有朝一日抗战结束,能够继续到野外“爬梁上柱”进行考察。每次练习,罗哲文不费吹灰之力。或许是看中他的这一特长,梁思成夫妇对这位年轻的弟子格外照顾。“梁思成甚至从最基础的绘图板和测绘仪器教起,刘敦桢教他如何查历史文献,其他学员带他一起进行测绘,病中的林徽因躺在床上也不忘教他英语单词。”王朝卫说。
回到北平参与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时,梁思成也把罗哲文带到身边。为了让他在专业上走得更远,梁思成尽量少给他安排杂事,主动安排他旁听相关课程。1950年,26岁的罗哲文成为国家文物局最年轻的古建筑专家,历任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等职。上世纪50年代,他不仅承担了北京八达岭长城的维修方案工作,还在1985年参与了长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文本起草,成为中国长城保护第一人。
梁思成的另一位弟子莫宗江,追随师父回到北平后,也在清华大学建筑系任教。王朝卫介绍,莫宗江是清华大学仅有的两位未受过正规大学教育而获聘任的名教授之一(另一位是国学大师王国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小组的主要成员之一。最后国家公布的国徽标准图稿,就出自他的手笔。
著名文物鉴赏家王世襄毕业于燕京大学,在营造学社期间则主要参与野外调查工作、研读古建筑典籍。回到北平以后,他在梁思成等人推荐下负责清点故宫在战乱中损失的文物。在王世襄不懈努力下,千余件珍贵文物重新入藏故宫博物院。
中国营造学社旧址墙上,刻有学员名字的木牌在雨打风吹中已开始变色,唯一不变的是中国知识分子在苦难中依然挺起脊梁、心怀天下的志向和抱负,仍在代代相传。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