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郑景瑞 ‖ 戛云亭:延续达州文脉千余年

作者:郑景瑞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2-03 15:02:46 浏览次数: 【字体:

戛云亭

延续达州文脉千余年

郑景瑞

相传,达州洲河南岸翠屏山上空,常有五彩祥云升起,疑为不详之兆,建戛云亭以压之,此谓“翠岭祥云”,乃旧时达县著名旧八景之一。据嘉庆《达县志》载,旧时达县八景为:翠屏祥云、铁山晓日、龙爪清潭、凤岗绿竹、北岩夜月、西寺晴霞、烂柯棋局、山垭仙迹。

戛云亭位于达州城南达川区嘎云社区翠屏山半山,靠州河侧,临悬崖边,距达州中学仅一步之遥。亭高约13米,底径7.2米,下开两个弓形拱门,顶竖直插云天石柱,青瓦白墙,六边三层,底层翘角塑有五彩祥云(示意亭楼压云),亭内楼梯、横梁均为木质结构,十分古朴雅致。戛云亭之名,一说取元稹好友白居易《庐山草堂记》中“有古松老杉,修柯戛云,低枝拂潭”意境命名;一说因翠屏山西岭常有祥云罩其上(是谓“翠岭祥云”)而得名。因“翠岭祥云”是原达县著名的旧八景之一,编者更倾向后说。

该亭始由唐元稹任通州司马时建于翠屏山顶,原亭约毁于元朝。清乾隆四十八年,绅士周德纯等在旧址重建。嘉庆二年(1797)由署游击孙起龙迁亭于南坝;光绪二十五年(1899)又将亭移至半山(即今址) 。

戛云亭旁,曾有一座无名古庙,面积约100余平米,达城刚解放时还住有主持和僧人。1951年,政府积极兴办学校,但受财力所限,缺乏正规校舍,便因地制宜在古庙办起了小学。当时只开办一年级和二年级,合班上课,学生只有二三十来个。1954年初夏的一场特大风雨,庙子被“吹成”了危房,为了学生安全,政府便将该古庙拆除。1988年,戛云亭旁新建达县中学,2014年6月更名为四川省达州中学。

戛云亭古庙旁残存的石狮

2000年前,戛云亭因年久失修损毁严重,曾被鉴定为D级危房。2001年,戛云亭被达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首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8月,原达县文体局请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古建石窟设计研究所对戛云亭进行现场勘查测绘,制定科学的维修保护方案,对夏云亭进行房屋排危、周边清场等维修保护工作,并修建围墙,进行了永久性保护。

20世纪80年代初的戛云亭(肖光泉 摄)

2007年维修保护后的戛云亭

一、当年民间称戛云亭为亚云亭

据明末清初名士李长祥记载,戛云亭实际叫“压云亭”。他在《戛云亭记》中写道:在翠屏山上空,每日中午常有五彩祥云升起,被人们认为是不祥之兆,恐有后患遭来祸殃。于是在山顶建亭以压之。因而亭子取名“压云亭”。因亭子位于峭壁山巅,登亭可“饱览达城全貌,阅尽州河美景”。因此,每年正月十五,许多好游者便在其上饮酒作乐,赋诗弹琴,满达城都能听见。优美的琴声如云中“戛”然而鸣,故雅其名曰“戛云亭”或“戛云楼”。但一直以来,民间都把“戛云亭”叫“压云亭”,后来人们习惯把“压”字写成“亚”,所以又叫“亚云亭”。

二、戛云亭曾与翠屏山构成登高风景

达城人素有外出登山游玩的习惯,而主要在翠屏山。李长祥在《戛云亭记》中记述了登山盛况:每年正月初一后,人们踏上浮桥,渡过州河,沿着陡峭的山路出游到翠屏山,直到十五日为止。在这里看到烟火纷繁,城郭、府第、宫庙、朱褛、高阁、舆马奔腾,冠盖相望。由于戛云亭在翠屏山的最高处,“人无不趋高者,鼓歌竞作,干隅连声,狂客酒徒,喧嚣满路。从山下听之,如云中流响,戛然而鸣”,太阳都下山了,仍未尽兴。戛云亭与翠屏山成为达城登高之处,开启了今日“元九登高”之风。

达城登山有点天灯的风俗。民国《达县志》载:正月初九,为上九,古人认为九在数目中表示多数、最多、最大,因此又称这天是“天日”,传说是玉皇大帝的生日,必须隆重庆祝。九与酒谐音,九不能离酒,各家各户都准备丰盛的酒菜,给玉皇大帝祝寿。初九这天,达城中男女老少登上翠屏山敬玉皇大帝。山上人来人往,相当拥挤。山顶上,人们吃菜喝酒,直到黄昏才散去。晚上,在翠屏山上竖桩扎架横挂红灯一排,自正月初一起彻夜点灯,至十六日晨止,名“天一灯”(取天一生水之意,祈求消免火灾)。解放后,“天一灯”被取消。

三、戛云亭建在山顶与山腰之争

戛云亭最初建在翠屏山顶的,原亭损毁后,明清重建时,建在山顶还是山腰,民间和官府曾有不同声音。

明末清初达县名士李长祥在《戛云亭记》中除强调了在山顶建亭以压云的缘由,还以科第之事来说明修亭压云的重要性。他称达州科第在宋朝时最为兴盛,杨用修《内江题名记》载,四川7人在京师会考中获得第一名(会元),其中,内江5人,达州2人。达州分别为杨宸、史元一。后来山顶的亭毁了,科第就逐渐衰弱了。

嘉庆十六年(1811)秋,余永宁任绥定知府。达县士民引用李长祥科第衰弱之说,请求余永宁将戛云亭从山麓迁建到山顶。此时精通地形的忠州刺史张星炜恰在绥定,余永宁便邀约一同登上山峰,考察分析地势。张星炜刺史说:“亭建高阜,为郡城害”。余永宁回到知府后仔细推敲李长祥的记载,方知士民误会了李长祥的主要意思。李长祥时,山顶已经无亭。乾隆已丑年(1769)以前,不独山麓无亭,山顶也无亭。他罗列了无亭后科第的成就,同时反思了白莲教起事,认为自明朝以来,即使山顶没有亭,也不缺少良吏;等到山顶有了亭,则白莲教大肆叛逆,祸害殃及民众。坏人不除,治地不安,原因在于为政者开化教导无方。余永宁坚持不移建到翠屏山顶,留戛云亭于今址。

四、传说戛云亭由鲁班徒弟赵巧修建

据传鲁班大徒弟名赵巧。赵巧聪慧乖巧,过目不忘,一点就通,一学就会,仅学两年,便想出师,自立门户。

鲁班惜才,并不生气,有心点拨于他。便对赵巧说:八月十五夜,我在玉印山修座高塔,你在翠屏山修座云亭,三更开工,鸡叫完工,看谁建得又美又高。你如嬴了我,不但可出师,我还送你一盏夜明灯,你可持此灯入东海龙宫,龙王最怕此灯光,必用数百件珠宝来换。如你赢不了我,你得再学三年。”赵巧信心满满,含笑答应。

三更开建,不到五更,赵巧已建好三层,窃喜自己神速,定可赛过师傅。可当他登上屏翠山顶,见师傅的龙爪塔,已高达九层。情急之下,他心生一计,马上封了亭顶,跑到凤凰山上去学鸡叫。因赵巧领唱,城内外的公鸡都跟随叫起来。

鲁班和小徒弟正在悠闲地吃夜宵,听见雄鸡齐唱,以为五更天到,大惊设色,立即倒掉锅里的汤圆,将大铁锅倒扣在塔顶上,权当塔顶,草草完工。原打算修尖顶塔,无奈建成圆顶塔了。

赵巧心虚,无颜面师,却心有不甘,遂将鲁班夜明灯偷走,直奔龙宫而去。于是留下“赵巧送灯台,一去永不来”这条谚语,留下鸡公梁这一新地名。

五、戛云亭文脉前年经久不衰

曾为唐朝监察御史的元稹,因查处多起贪赃枉法、草菅人命案受到贪官污吏、宦官奸臣的迫害。唐宪宗李纯听信谗言,将元稹贬为士曹参军。元和十年(815)三月,再次贬元稹为通州司马,直至元和十四年(819)正月离开,后官至宰相。在老达县凤凰头的六相祠中,塑有元稹神位。修建戛云亭的元稹在通州期间,除著有许多文章外,仅诗词就有180多首。这些诗词,描写了通州的风土人情、习俗物产、自然环境、社会状况,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开创了达城重文的风气。

旧时通州“环城皆山,气象宏阔,城南一江如带,江外石壁如屏”。戛云亭“下瞰江流,周览城邑”,其景意象万千。翠玲祥云与铁山晓日、龙爪清潭、凤岗绿竹、北岩夜月、西寺晴霞、烂柯棋局、山垭仙迹并称为旧时达县八景,备受历代文人墨客追捧和青睐。

自清代以来,翠屏山上的五色彩云不再视为不祥之兆,而被视为“矞云”,是祥瑞之物。清代诗人应起元(江西宜黄人)在《达县八景》诗中有句为证“翠屏峭立对南关,遥望矞云西岭间”。民间有诗赞曰“一朵祥云往内收,南岸青山映绿水”。

戛云亭旁的达州中学人才辈出,桃李满天下。建于1988年,1994年成为市重点,2000年成为省重点,2006年成为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省一级示范校)和国防生源基地校。

20世纪90年代初,原达县政协征集并收录张爱萍、杨超、张灿明、尹助健等人上千首旧体诗词,根据乡中士子常聚戛云亭唱和的史实,由贾之惠主编,并定名《戛云诗稿》。该书分两辑,先后印刷发行,受到文学界好评。

2013年初,达州市一批传统诗词爱好者成立戛云亭诗社,出版《戛云亭诗词》,汇编《戛云亭诗词选粹》一书,除在市内赠发外,还寄给全国二十几个省市区的单位和个人,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和欢迎,也得到诗词界的充分肯定,为歌颂达州、宣传达州、提高达州知名度,为市里提出的创建“大巴山诗人方阵”,为弘扬国学、传承中华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20世纪80年代初的翠屏山(肖光泉 摄)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郑景瑞

供稿:达州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