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古代成都平原治水丰碑(三)——西汉穿湔口

作者:方志武侯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1-01-13 14:56:35 浏览次数: 【字体:

古代成都平原治水丰碑(三)

西汉穿湔口

战国时期,蜀郡太守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依托自然地势,将岷江之水分为内、外二江,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造福了成都平原大部分地区。而位于成都平原西北部的湔江河谷一带,属于没有被纳入都江堰灌溉区,仍旧民不聊生。西汉时期,蜀中大兴水利,将水利工程体系拓展至湔江流域,都江堰灌区在成都平原得到首次得到扩大,造福了更多百姓。

湔江断流 文翁欲治水

《汉书·循史传·文翁传》记载,“景帝末为蜀郡守”。文翁(公元前187—110年),名党,字仲翁,庐江郡舒县(今安徽省庐江县)人,约在西汉景帝末年任蜀郡太守。在任期间,除了兴办学校、教化民风,还大力治水、扩大灌区,使蜀郡“世平道治,民物阜康”(摘自《华阳国志·蜀志》)。

湔江河谷小鱼洞到通济镇段(来源:四川政协网)

文翁即任后不久,发现大批灾民不断涌入成都,打听得知是繁县(今四川省彭州市)旱涝灾情频发,颗粒无收,老百姓纷纷外出逃荒。文翁遂赶往繁县考察灾情,发现是湔江上游皂角岩垮塌,堵塞河床,湔江断流,导致上游洪水泛滥、一片汪洋,下游却干旱无水、良田干裂。湔江是沱江三大源头之一,下游州县众多,影响甚大。于是,文翁召集州官,商议治水之策,最后确定首先打通皂角岩,以排上游水患、解下游干旱,再实施湔江工程治理。

多方筹措治水资金

为筹措治水资金,文翁当即上书朝廷争取拨款,并在地方富绅中广泛募集钱财,当地不少富绅也自愿捐资筹款。不久,朝廷拨来专项经费,令文翁早日开工,为防止有人借机中饱私囊,并下令:“治水钱款有限,若官吏有贪贿之举,就地立斩不赦。文翁夫人知其要治水,慷慨拿出家中多年积蓄,倾其所有对他表示支持。

穿湔江口 溉灌郫繁田

资金筹措完备后,文翁便开始动工治水。据常璩《华阳国志·蜀志》载:“庐江文翁为蜀守,穿湔江口,溉灌郫繁田千七百顷。”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中也有相同记载。“穿湔江口”这一记载补充了正史的不足。对这一记载,目前主要有两种理解:

第一种,湔江即今蒲阳河。秦汉时期的湔江,本指今都江堰上游的白沙河,白沙河入岷江,岷江又分为柏条河,故柏条河亦有湔江之称。湔江口,或作“湔溲”。文翁率蜀地百姓自今都江堰市东门分湔江水流向东北,过蒲阳镇,转东南流入彭州界,在今丽春镇与青白江合,灌溉今都江堰市东部及彭州、新都大片田地。这一带在汉代大部分属繁、郫二县地,故云“溉灌郫繁田”。

第二种,湔江即蒲阳河及其支流青白江、毗江。蒲阳河自都江堰太平堤下鱼嘴与柏条河分水后东北流,再折向东南流入彭州,与由关口流出的湔水(又称清白江)相会于石坝子。据《大清一统志》卷292《清白江》记载:“清白江,自灌县南分沱江东流,经崇宁县北,又东经彭州南,新繁县北,又东经新都、金堂二县,北至汉州东南,折南流,与雒水、沱水会,入简州界。自彭县以西,俗名渡船河,彭县以东曰清白江,自金堂县以下曰中江,即古湔水也。”《汉书》卷28下《地理志下》:“绵虒县玉垒山,湔水所出,东南至江阳入江……”,明清学者普遍认为青白江即文翁所开。毗河古代曾名湔水、毗江、毗水等。毗的得名,或与其为郫江支流有关,“郫”“毗”同音异写,或为区别二者。郫江古又名湔水。先秦至西汉早期,成都地区名“湔”或“检”的地名、水名甚多。湔,当时也是成都平原西部氐人一支系的族称,在他们较集中的居住区内,更多见带“湔”或“检”的地名、水名。毗河古名郫河、湔江,或亦与曾为湔氐人族称有关。据毗河古名和其流域相关文献资料记载,当为文翁时期开凿。

以上二说,目前尚无定论,但总的说来,文翁任蜀郡守期间,领导蜀地人民开凿、疏通的湔江,主要指治理成都地区西北部的水系,包括蒲阳河、繁江、今青白江和毗河等支流。文翁“穿湔江口”,指疏导繁江、毗河在今金堂汇入沱江口。湔江上游的水源源不断地流向下游各地,上游涝灾和下游旱情均得到有效控制,同时,成都平原的河流灌溉面积在都江堰灌区的基础上得到拓宽,进一步推动农业经济繁荣发展。

文翁治理湔江后,彭州成了丰饶富庶之乡。为表达对文翁的思念,彭州百姓将原来被称作“仙居乡”的地方改称“思文乡”(今通济镇思文场社区)。清初,彭州民众在湔江河畔修建了文翁祠,祠的石头廊柱上刻有“东流不尽汉时水,西望常陪太守祠”,千百年来人们祭祀不断

前期回顾

【方志四川•历史文化】古代成都平原治水丰碑(一)——开明治水患

【方志四川•历史文化】古代成都平原治水丰碑(二)——战国分二江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方志武侯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