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用户,您好!

网站不支持您所使用的浏览器版本(可能会出现网页变形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展示页面效果,请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点击图标会跳转到相关浏览器的官方网站下载页面)。

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名人】刘文传 ‖ 清代绵州李氏:一门四进士 兄弟三翰林(上)

作者:刘文传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12-29 10:56:57 浏览次数:742 【字体:

清代绵州李氏

一门四进士 兄弟三翰林

(上)

刘文传

第二批四川历史名人中,按年代排序李调元位列第十。其实,绵州李氏一门四人,早在他们生活的清代,就已名扬海内外。尤其是李调元从弟李鼎元的名声,更是在日本、朝鲜等国文化人中广为传播。李鼎元1799年奉嘉庆皇帝之旨,充册封琉球副使期间,不仅给琉球群岛带去了大陆的先进文化及各种技术知识,帮助琉球编订汉典等书籍,还将中国人对钓鱼岛、赤尾屿等岛屿的管辖情况记载进了他的《使琉球记》,这成为了世界上最早记载中国人对钓鱼岛、赤尾屿等行驶管辖的官方文献。

醒园

一、绵州李氏一门四进士三翰林

绵州李氏一门四进士,是指李化楠、李调元、李鼎元、李骥元,他们先后通过乡试、省试后考中进士且被派往各地为官。

李化楠(1713-1769),字廷节,号石亭、让斋。

乾隆六年中举,乾隆七年(1742)连捷进士,不仅是清代绵州李氏科举入仕第一人,也是罗江县清初第一位进士。曾先后任浙江余姚、秀水、平湖知县,迁沧州、涿州知州,宣化府、天津北路、顺天府北路同知。任上颇有政声,被誉为浙江第一循良,官顺天时乾隆帝嘉其为强项令,因病卒于官。其工吟咏,喜藏书,邻宗祠造醒园,筑书楼,“以川中书少,多购诸江浙,航来于家贮之”。

李调元(1734—1803),李化楠之子。

乾隆28年(1763)入京参加会试,答卷名列第二,同年参加殿试,考中二甲第十一名进士,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历任吏部考功司主事兼文选司主事、广东省乡试副主考,吏部考功司员外郎、广东学政,后官至直隶通永兵备道正四品。乾隆50年(1785)奉旨护送钦定《四库全书》一部去盛京(今沈阳),途中因遇雨淋湿皇箱,被革职收监;时过两年,流放新疆伊犁,后以母老多病、无人侍奉为由,乾隆才准许以万金赎罪。回到家乡后,归隐于醒园,晚年潜心著述。

李鼎元(?—1812),李调元从弟。

乾隆三十五年(1770)举于乡,四十三年(1778)考中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检讨,改授内阁中书,不久升宗人府主事。嘉庆四年(1799)册封疏球副史,钦赐正一品麟蟒服,出使琉球,“宣布朝廷威德,训迪海邦士子,令皆兴起文教。”为使时,“减除七宴,辞却赆金”。回国后升兵部主事。嘉庆十七年(1812)病卒于邗江友人署。

李骥元(1745—1799),字凫塘,号云栈,李鼎元之弟。

乾隆四十九年(1784)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乾隆六十年(1784),任山东乡试副主考,旋升左春坊左中允。特旨入上书房行走,为嘉庆帝代拟文稿。嘉庆四年(1799)殁于官,卒年四十五岁。李骥元“性笃厚,学务根柢”,未成年即有文名,作文简古似韩柳,会试出纪晓岚门,纪谓其才学为同进士之首。著有《云栈诗稿》,书法以赵文敏为宗。生平事迹见《清史列传》卷七二本传。李骥元与兄李鼎元和从兄李调元并称“绵州三李。

因李鼎元与弟李骥元及从兄李调元三人,先后都在翰林院供过职,皆入翰林修业三年,分别授翰林院编修或检讨,且一时皆负文望,故有“兄弟三翰林”之称。

二、绵州李氏的家世

以李调元为代表的绵州李氏,其祖籍为明清时代的四川绵州罗江县云龙坝。曾祖李攀旺,字美实,3岁丧父,母亲王氏改嫁南村坝李云卿。明末清初李攀旺避乱北川县大山中求生,41岁成婚;先后居河村坝、毛家坝和南村坝(今属绵阳市安州区宝林镇)。

李氏一族的世系

曾祖李攀旺(字美实,1627天启丁卯-1700康熙庚辰)。41岁婚,74岁亡。曾祖母李氏,育三子李文彪、李士逵、李文彩。

祖父李文彩(字英华,1688康熙戊辰-1757乾隆丁丑),70岁亡。祖母赵氏(?—1763),生育三子:李化楠、李化楩、李化樟。

父亲李化楠(字廷节,号石亭,1713癸巳-1768戊子),1741年中举人,1742年中进士,56岁亡。母亲罗氏。继母吴氏(1708-1798),生孪生弟弟。

李调元(1734甲寅-1802壬戌),字羹堂,号雨村。1763进士,历官已于前述。1751年结婚原配胡氏,生子李朝础。妾万氏(赵氏)、周氏、马氏、姚氏、王氏、林氏。另长女适何异斋,四女适张玉溪,六女适陈蕴山之子。68岁亡。

李朝础(1755余姚-)长子。原配胡氏生。配张氏,生孙子李简端。

李朝隆 二子。妾赵氏前夫俞忠遗腹子,后改姓俞隆。配陈蕴山之女。

李朝夔(1782北京-) 三子。妾姚氏生。配戴维植之女。

李朝尧(1786罗江-)四子。妾王氏生,万卷楼成时。

弟弟李谭元(1747-1790庚戌)

李朝全 侄子

李朝盘 侄子

李朝杰 侄子

弟弟李声元(1747-)

妹妹李小兰,配同里(绵州人)何人麟

二叔李化楩

三叔李化樟(字香如-1789),配孟氏

从弟李鼎元(1749己巳-1812壬申) 号墨庄。1778进士,64岁亡。

李朝垲 字爽亭,侄子。

李朝磬,侄子。

从弟李骥元(1755乙亥-1799己未)字其德,号凫塘。1784进士,45岁亡。

疑从弟李本元(李森元), 1786举人。

(未完待续)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刘文传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x

微信扫一扫:分享

Scan me!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加载中...
刷新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
加载中...
刷新
切换至语音验证码
刷新
返回文字点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