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砥砺前行一年间 ——2020四川经济发展述评

作者: 梁现瑞 张彧希 罗之飏 徐莉莎 来源:20201225四川日报 发布时间:2020-12-25 11:50:44 浏览次数: 【字体: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梁现瑞 张彧希 罗之飏 徐莉莎

在四川经济史上,即将过去的2020年,注定值得浓墨重彩地书写。这不仅是因为“十三五”收官之年,更是因为其若干“非同寻常”:

——非同寻常的挑战。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叠加特大暴雨洪涝灾害;逆全球化加剧,外部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显著增加。

——非同寻常的机遇。新年伊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隆重“登场”。“一极两中心两地”,定位之高,能级之强,空间之大,前所未有。

——非同寻常的应对。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时,用非常之力推进非常之事。面对挑战,四川以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统筹推进,科学谋划,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打出一套组合拳。

——非同寻常的答卷。穿越严冬,砥砺奋进,逆水行舟的四川经济不仅顺利转正,且呈现出快速回升、逐步向好的发展态势。

2020年收官之际,最高时速350公里的高铁正式“跑”进四川,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即将试飞……四川,一个崭新的未来徐徐开启。

反转

显示屏上,燃机功率数值从45 开始稳定上升,46.5、46.7、47.8……50!现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11月27日,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燃气轮机整机试验室里,公司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F级50MW重型燃气轮机开始满负荷运行,各项运行指标正常,标志着这款重型燃气轮机具备投入市场的条件。

东方电气集团这款燃气轮机在非常之年的研发成功,极具隐喻:面对新冠疫情的猝然冲击,四川经济的“发动机”,只是经过短暂的沉寂,便迅速恢复轰鸣,展现出跃动之势。

时间回到1月,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不仅彻底打乱人们春节团圆的步伐,也让包括四川在内的全国经济陷入停摆。一时间,工厂停工,火车停运……稳步前行的四川经济遭遇急刹车。

关于这场疫情对四川经济的影响,一组数据可以说明:一季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为10172.85亿元,同比下降3%,创改革开放40多年来历史最低。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无一例外,纷纷掉头向下。但是,仅过去3个月,7月17日,备受关注的四川上半年经济“成绩单”出炉: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GDP)22130.27亿元,同比增长0.6%,在全国经济大省中率先实现转正。除GDP增速比全国高2.2个百分点外,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投资增速等一系列主要经济指标也呈现持续回升态势,好于全国,居全国主要经济大省前列。

率先从负到正!逆转的背后,是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的坚定决心——

2月3日,春节假期后上班第一天,一条消息从四川传出:推动重点企业有序复工。这是在科学分析省内疫情发展态势基础上,省委省政府作出的果断决策。一度停摆的经济齿轮,迅速重启;

2月10日,通威太阳能(成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51条生产线火力全开,3200多名员工和智能机器人一起工作;

2月17日,德阳市金兴农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内,60台刚下线的收割机排列在空地上,准备发给伊朗客户;

3月2日上午,两辆卡车缓缓驶离中车资阳公司曲轴事业部,标志着中车复工复产后首批18支出口印度的中国机车曲轴圆满兑现……

率先从负到正!逆转的背后,是科学决策,抓实、抓细、抓落地的主动作为——

3个多月中,省委书记彭清华多次主持召开会议、下基层调研督导企业复工复产工作,明确要求要聚焦全年目标任务,统筹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

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积极扩大有效需求,发挥好投资关键作用和消费基础作用;稳投资、稳外贸、稳外资;抢进度、赶时间、补损失……20余位省领导先后深入企业、园区、基地和项目现场,实地查看相关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情况,协调解决调研中发现的困难和问题。

与复工复产启动相对应,各项配套政策快速出台。2月5日,全省复工复产启动之后仅两天,缓解中小企业经营困难“13条措施”印发,为实体经济送去“及时雨”;3月,省委省政府出台应对疫情稳定和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意见;21个市(州)相继出台贯彻实施方案或配套政策,有序推动政策落地;省直相关部门制定出台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复市“11条”、释放税费政策红利“税十条”等一系列举措。一季度,仅减税降费一项,四川就让利企业147亿元。

投资,对于特殊时期稳定经济增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月,今年全省加快前期工作重点项目名单发布。随后,《2020年全省加快前期工作重点项目名单》印发,其中包括177个具有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的项目。

16.3%、26.3%、55.7%、83.7%、95.4%……从2月初开始,四川规上工业企业复工复产率不断跑出“加速度”。

不只是复工复产率,包括工业增加值、进出口总额等一系列指标纷纷实现反转,并加快回升。

定力

11月18日,2020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投资推介会暨项目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在成都举行,签约项目879个,投资总额8900多亿元。

纵览2020年四川经济,上述片段值得回味:一边是新冠肺炎疫情余波未了,一边是知名企业四川之行步伐不止。

两相对比中,有媒体发问:企业为什么“行”?四川为什么“行”?

两个“行”,不同的内涵,却指向同一个原因:无论外部形势如何变化,四川抓发展的定力坚如磐石。

回顾2020,这样的片段还有很多:12月24日,绵阳科技城新区获批设立。这是过去10个月中,四川获批设立的第四个省级新区。

早在今年2月,全省首个省级新区——宜宾三江新区获批设立。尽管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但四川抓发展的步伐不变。

纵观全年,这种“不变”不胜枚举。

——目标不变!

5月9日,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成都开幕。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考虑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和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根据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提出,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速比全国高出2个百分点左右。

一个高于,是一份决心。尽管面对同样疫情冲击,同时自身遭遇很多困难,四川依然提出经济增速要高于全国的目标,背后展现的正是一个经济大省的担当和勇气。

一个高于,就是一份号召。面对困难,四川人民奋起直追,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追求不变。

——决心不变!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四川作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凉山州尤其是7个未摘帽县是典型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坚中之坚,是影响全省乃至全国夺取脱贫攻坚胜利的控制性因素。疫情冲击,会不会导致攻坚战受阻?

3月13日,省委在西昌市召开挂牌督战凉山州脱贫攻坚座谈会,彭清华明确表示,确保打赢收官之战、夺取全面胜利。

一年奋战,终结硕果。11月17日,省政府批准凉山7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至此,四川161个有脱贫攻坚任务的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1501个贫困村全部退出,88个贫困县全部清零。四川以自己的行动兑现了给国家和人民的承诺。

——路径不变!

就在中外知名企业四川行举行的前两个月,第八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的线上云展览,累计收获2293万次目光,累计吸引近270万人观看。

特殊时期,一场场展会和活动,彰显四川对外开放和创新发展的定力。今年,中欧班列(成都)开行超2000列,同比增长60%,开行量持续领跑全国。

一年来,成都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泸州综合保税区、宜宾综合保税区和绵阳综合保税区先后通过相关部门验收,开始封关运行。截至目前,加上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成都高新西园综合保税区,四川将拥有6个综合保税区。

这,正是四川开放发展的一个生动注脚。

支撑

6月3日,炎炎烈日中,一场声势浩大的抓项目促投资现场会拉开序幕。

两天时间中,在省委书记和省长的带领下,参会人员兵分两路,从成都出发,沿眉山、乐山一路南下至宜宾。

几天后,全省服务业发展大会召开。3个月中,四川连续召开四场大会,分别聚焦“农业多贡献、工业挑大梁、投资唱主角、消费促升级”四个主题。

会场即战场。打仗必须目标明确。

面对宏观形势深刻变化和持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要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坚决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落实中央要求,四川抓手何在?接连召开的四场大会,就是响亮的回答。

四场大会,锁定同一个目标:既着眼当前,推动“六稳”“六保”落地落实、确保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又着眼长远,为新时代新跨越奠定坚实基础。

会场即战场。打仗讲究排兵布阵。

四场大会,犹如四大矩阵,清晰展现出常态化疫情防控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时刻,四川的主攻方向和角色定位。

“农业多贡献、工业挑大梁、投资唱主角、消费促升级”,四个主题,既各有侧重,又浑然一体。谁唱主角,谁挑大梁,谁稳基本盘,谁来做支撑,一目了然。

四场大会,为常态化疫情防控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时刻,描绘出一幅清晰的“作战图”。

会场即战场。打仗讲究战略战术。

讲战略,就是更强调着眼长远,着眼全局,不计较一城一时的得失;讲战术,就是要抓落实落地。四场大会,抓落实都贯穿始终。

瞄准高质量,突出有效性,半年多来,在四场大会的指引下,全省四个方面的工作稳步推进。

年终盘点,一份靓丽的答卷跃然纸上——

看投资,前11月,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1%,增速比前10月回升0.6个百分点;

看工业,前11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0%,增速比前10月回升0.3个百分点。41个大类行业中,有24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增长。

看消费,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由上半年同比下降0.4%转为增长2.2%。前11月,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3.2%,降幅比前10月继续收窄0.7。其中,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21.6亿元,增长3.4%。

看农业,前三季度,全省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其中水果、油料、蔬菜及食用菌等出现5%左右增长,生猪产能加快恢复,为全省经济大盘的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统揽

62分钟!12月24日,在川渝人民注视的目光中,开通近5年的成渝高铁提速。

同一天,四川人期盼已久的成达万高铁正式动工建设。

一个开跑、一个开工,两个象征四川正式迈入“350时代”的高铁项目,展现出川渝合作的新态势。

回顾一年,川渝两地之间类似的互动还有很多:3天前,频繁往来成渝两地的市民刘先生抢先体验了成渝公交轨道“一码通”带来的便利。“以前到重庆要切换不同的App,现在直接打开天府通扫码乘车。”同一天,川渝两地人社部门云签署合作协议,川渝失业保险的参保关系两地互认。

从交通设施互联互通到区域发展功能平台共建,从省市合作到各地、各部门牵手同行,一年来,成渝地区牵手合作激情迸发。这背后,离不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这一国家战略的推动。

1月3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贯穿2020年四川经济发展的始终。

高位推动、高处谋划。7月,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专门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出谋划。尽管疫情阻隔,川渝两地党政联席会议,以视频连线方式举行了两次。

双向交流,密切互动。自1月3日以来,两地已签署220多个合作协议,平均1.6天就“握手”一次。川渝两地连绵800多公里的黄金交界线上,位于川渝合作前沿的毗邻地区不断打破行政边界藩篱,融合持续升温。

落实落地,加快推进。7月底,川渝两地共同实施的两批重大项目名单正式推出,截至11月底平均每月超6个项目开工,每天完成投资超2亿元。

不止是交通,变国家战略规划图为施工图,川渝以一大批基础性、支撑性和引领性的重大项目,助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点突破、整体成势。

政策协同持续强化。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边界。一年来,成都、重庆两地退休人员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待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和工伤保险待遇,在川渝范围内通过资格认证,实现“线下就地办”“线上马上办”。

川渝公积金异地转移接续手续办理时间从1个月压缩至2-3天,公积金异地贷款缴存证明“无纸化”,职工异地贷款“一地办”。

12月4日,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制定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四川经济开新局!

来源: 20201225四川日报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