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人物】易旭东 ‖ 成都“老市长”赵抃③:生命最后一次返川离川

作者:易旭东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12-24 17:10:53 浏览次数: 【字体:

成都“老市长”赵抃

易旭东

3 生命最后一次返川离川

苏轼、苏辙在眉山丁忧。

文同也解官回盐亭为母丁忧。

治平四年(1067年)冬,文同83岁的母亲李氏去世。母亲养育儿女,尝尽人世间的辛劳。虽安度晚年,毕竟是世上最亲密的依靠。文同强忍悲痛,向上司成都知府赵抃报告,解官回家。

过得寂寞。

每日只能靠读书、写字、作画、睡觉来打发时光。

思念苏轼。不得把酒共觞,只得寄诗以表思念。

他,自嘉祐五年(1060年)冬天离开京城回乡后,到治平四年(1067年),已经过了整整7年,在家乡盐亭,在邛崃、广汉、什邡、绵竹、德阳、安岳,四处奔波,辗转成都平原。

在广汉、邛崃期间,赵抃经常相邀。

治平二年(1065)夏秋间,受命代理邛州知州,“一纪(十二年)之中,三来于此,事体素习,民情相谙”。虽然只是临时代理知州,还是感谢好友、成都知府赵抃的器重、信任。

三仕邛崃,民心欢悦。

在成都传为佳话。

“西川牛人”。文同,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又号丹渊客,人称石室先生。天禧二年(1018年),在梓州永泰县(今绵阳盐亭永泰镇)出生。西汉文翁的后代。

梓州永泰县,武德四年(621年)设县。

距今盐亭县城35公里,地处大剑山南坡丘陵区域,横亘在嘉陵江、涪江的分水岭上。

苏轼在杭州通判任上的熙宁五年(1072年),废永泰县,并入盐亭。

县境内,曾先后设立西宕渠郡县、高渠郡县、东关县、永泰县。县名一直沿用至今。

文同的“东谷”故居,后改为“高院寺”,门前曾挂有半联绝对:“眉州一老,梓州一老,二老相对换文章”,即记此事。“眉州一老”,指苏洵,“梓州一老”,指文同。

苏洵,大文同9岁,文同的表叔。

文同,大苏轼20岁的表兄。

诗书传家。尊祖、祖父、父亲,皆尊儒重教。

出生在农民家庭。自小就勤奋好学,天资聪颖,记忆力强。少年时,遇农忙,白天劳作,晚上读书;农闲时,就外出游学。有时为躲避干扰,钻进石洞,点着火把苦读。

12岁时,去县城卖柴,柴枝划破官轿,挨了差役的毒打,下定决心读书做官,为民造福。

到成都平原各地、中心城市成都,结交师友,切磋学问。在《邛州处士郭君墓志铭》中,回忆少时在成都游过学:“余少时与郭周田(蟠叟)同学西州,交游甚熟。”

弱冠后,不辍发愤苦读。

不到20岁,就“声震成都,名扬蜀中”。

皇佑元年(1049年),32岁时与范仲淹的儿子范纯仁一起进士及第。

文同的诗,最像王维,诗中有画,“烟开远水双鸥落,日照高林一雉飞”“深葭绕涧牛散卧,积麦满场鸡乱飞”“涧下雨声急,岩头云色乾”与“千岩角逐互吞吐,一峰拔起矜崔嵬。日光微漏潭见底,水气上薄云成堆”等,宛如诗中的一幅国画。

“墨竹大师”。爱竹、种竹,擅长画竹。

以竹为师,以竹为友,“朝与竹乎为游,暮与竹乎为朋,饮食乎竹间,偃息乎竹阴”。对竹情有独钟,不仅画竹,还咏竹,诗篇中有30多首对竹的风姿、品格、用途,进行了咏叹。

苏轼亦爱竹。深厚交谊的基础。

苏轼与文同的交谊,源于父亲苏洵。

治平三年(1066)六月初,文同迁转官太常博士,再迁祠部员外郎,赐五品服,知普州。

官升一级,备感欣喜,更感动于知遇之恩。

“窃念某本出孤寒,素无才誉,自常审己,不敢求人”。出身寒微,全靠实干,如果没有贵人,终究难取更大成就。虽然如此,仍然“常淡厥进,以安其愚。兢兢自持,默默无竞”。

“不敢求人”。

即使面对多年好友、顶头上司赵抃,也不提出过多的要求,麻烦别人。

在家居的空岩前,营造了书房兼画室,命名“墨君堂”。

王徽之卓荦不羁,“不可一日无此君”。他,比王徽之更进一层,一生爱竹、种竹、咏竹、画竹,达到“其身与竹化”的地步。称墨竹为“墨君”,并“作堂以居君”,更以竹为堂名。

赵抃非常赏识文同的才华,为好友不能受到朝廷的重用而惋惜。

苏轼作《墨君堂记》,盛赞文同墨竹高超的艺术,并借题发挥,歌颂了竹子不畏严寒酷暑、雨雪风雹,永远保持自己青翠本色的高尚品质。希望跟从文同学画竹。

苏辙也作《文与可学士墨君堂》诗。

生活蛰居。兄弟俩为父亲守丧三年。

苏轼经常与亲朋往来于眉山、青神和雅安。

他,曾经去青神,在瑞草桥,与叔丈王庆源“携壶藉草”,与堂弟、堂妹一起在中岩寺、瑞草桥畔野餐、喝酒,夜还归村;携妻弟王元直坐庄门,吃瓜子、茴香豆;又与妻弟王愿游石佛镇猪母泉,看那神奇的一对鲤鱼;去星桥别业访外表兄程彝仲,与堂兄苏慎言饮蟆颐山下;同张师厚、仲天贶、程遵诲、张君房往来眉山。

思念亲友、亡妻王弗。

重返瑞草桥,不以“百倍路恶见止”。

吟诗读书。父母两丧,前后6年的家居,有足够的时间。

静下心来,回味父亲生前的训导,整理遗文。

蛰伏南京。苏轼在眉山、青神,文同在盐亭、三台一带游历,特别钟情于故乡风物、秀色,不断地在灵山秀水间流连、吟唱时,王安石一直在南京的家中,收徒讲学,周围聚集了陆佃(陆游的爷爷)、蔡卞(胞兄蔡京)、龚原、李定、侯叔献、郏侨等一批精英,形成以王安石为首的“荆公新学”学派。

虽“身在山林”,却“心存魏阙”。

韬光养晦。王安石丁母忧期间,除写下大量诗文评论外,还整理完成了《易解》《洪范传》两篇著作,与《淮南杂说》一起刊刻发表。开始真正的确立、完善自己的“荆公新学”。

为日后的“变法”奠定理论基础。

治平四年(1067年),宋神宗刚即位,就任命王安石为金陵知府。

仍是推辞。以“疾尚未瘳”为由,递了《辞知金陵府状》。

宋神宗未允。仍是数次辞请,仍然不来。

“三使往聘”。又诏王安石为翰林学士兼侍讲,寄以“富国强兵”的厚望。

熙宁元年(1068年)四月,王安石开始进入朝廷。

一个雄心勃勃的年轻皇帝,碰到一个蓄势待发的热血臣子。

脱去孝服。到了七月,苏轼、苏辙服父丧期满。

十月,苏轼续娶王弗堂妹、王介(君锡)幼女王闰之为妻。

他,33岁,她,21岁,比他小12岁。

堂妹“二十七娘”,嫁给堂姐夫。她,性格温顺,知足惜福;文静和气,宽厚仁爱;容貌昳丽,清铄淡雅。从10岁开始,就崇拜常到青神王家来走动的堂姐夫,少女的一丝慕情。

三年前,王弗病逝前,就从开封来信到青神,嘱托堂妹接替她侍奉公婆,抚养苏迈,贤待夫婿苏轼;病逝后,苏洵就与王方、王庆源等王家兄弟议定,将她嫁给苏轼,接替堂姐。

王弗去世后,苏轼已官至六品,直史馆官员,文学成就,早已让世人震惊。要续弦,美女才女、官宦千金,要娶不难。当下决心续弦时,却偏偏娶了村姑,而她,恰恰是王弗的堂妹。

苏王两家的商议和默契,苏轼的容纳与接收。

嫁后不到两个月,就随着丈夫离乡,游宦四方,不曾稍事安居。

十二月,苏轼、苏辙携家眷,经成都,自阆中至凤翔,过长安,返回开封。

生命中,最后一次返川和离川。

曾经亲近的巴山蜀水,曾经流连的故园小径,曾经熟悉的音容笑貌,曾经细嫩的坟前小松,都已成为无限的回味、幽远的遐想,故乡有了一对如星闪烁、如月辉映的游子。

一如李白一般,游子对故乡永存的只有牵挂。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易旭东,知名纪实作家,非学院派天府文化学者,北宋人物史研究学者,成都传统文化保护协会副会长,四川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在国内外报刊发表纪实作品450万字,近50篇作品获各种奖项。

往期回顾

【方志四川•人物】易旭东 ‖ 成都“老市长”赵抃①:做官要像江水保持清白

【方志四川•人物】易旭东 ‖ 成都“老市长”赵抃②:鲜明树起勤政廉政标杆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易旭东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