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咏怀诸葛亮诗词(四)——壮志吞咸京(李白)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12-12 23:14:16 浏览次数: 【字体:

咏怀诸葛亮诗词(四)

壮志吞咸京(李白)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被誉为继屈原之后最具个性、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富有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既善于抒情,表示对权贵的蔑视和对人民的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是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

李白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省江油市),至25岁离蜀。唐天宝初年(742年)供奉翰林,因受权贵馋毁,一年后便离开长安。然而,政治上的沉重打击并未让其就此消沉,他认为自己有像诸葛亮那般的胸襟和政治抱负,渴望能得到知遇,干一番经时济世的大事业,因此,其诗曾多次提及诸葛亮。《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赠长安崔少府叔封昆季》即为代表作之一:

汉道昔云季,群雄方战争。

霸图各未立,割据资豪英。

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

当其南阳时,陇亩躬自耕。

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

武侯立岷蜀,壮志吞咸京。

何人先见许,但有崔州平。

余亦草间人,颇怀拯物情。

晚途值子玉,华发同衰荣。

托意在经济,结交为弟兄。

毋令管与鲍,千载独知名。

少府,县尉,崔叔封时任京兆府长安县尉。昆季,兄弟的意思。诗题即点明了此诗是李白读《诸葛亮传》后,将自己的感怀写下,赠给京兆府长安县尉崔叔封兄弟的。此诗在赞述诸葛亮事迹的同时,抒发了诗人热切希望能得到知己荐举而施展抱负的愿望。

李白像(图片来自网络)

“汉道昔云季,群雄方战争”,交代时间和背景:东汉末年,群雄纷起,龙争虎斗。“昔云”“季”“群雄”“战争”等词,喧染出乱世的气氛,将读者的思绪瞬间拉回战争不断的汉代末世,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霸图各未立,割据资豪英”,交代群雄割据的格局:生逢乱世,群雄都有称霸天下的雄心,但是目标都未达成,只有各自割据称雄。“霸图”,指统治天下的雄心。这两句从侧面反映出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尚未形成。

“赤伏起颓运,卧龙得孔明。当其南阳时,陇亩躬自耕。鱼水三顾合,风云四海生。武侯立岷蜀,壮志吞咸京”,赞述诸葛亮的事迹:原为一介布农,躬耕于陇亩之中,得遇赏识后,君臣相合,建功立业。“赤伏”,即赤伏符,指预卜凶吉的书。《后汉书·光武帝纪》载,东汉光武帝刘秀在长安的时候,一个叫疆华的人自关中奉赤伏符来,赤伏符中预言刘秀命中注定要当皇帝。这里引用此典,表明刘备在与曹操、孙权争雄过程中本处于不利地位,而得诸葛亮相助,命中注定要扭转局面。“鱼水”也喻指刘备得诸葛亮之助如鱼得水一样,《三国志·诸葛亮传》载,刘备曾感慨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这八句紧承上文,表明刘备得诸葛亮辅佐后,天下的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三国鼎立的新局面形成。

“何人先见许,但有崔州平”,运用铺叙的手法,明写只有崔州平了解诸葛亮的理想和才能,实则暗喻只有崔叔封才了解诗人的理想和才能。

“余亦草间人,颇怀拯物情”,表达诗人的理想抱负:虽为一介布衣,尚未得志,但仍旧保有报国忧民之情。诗人意在通过与诸葛亮自比,表明自己和当年的诸葛亮一样,虽身在草野,但胸怀治理天下的大志。

“晚途值子玉,华发同衰荣。托意在经济,结交为弟兄。毋令管与鲍,千载独知名”,暗诉诗人的恳求:自己和崔叔封有着如同兄弟般深厚的情义,希望崔叔封能了解、支持、荐举自己,让自己可以像诸葛亮一样施展才华,实现“壮志吞咸京”的政治抱负。“管与鲍”即管仲与鲍叔牙,二人有着知遇之恩。诗人借用先贤典故,在赞美先贤知人举才的同时,也侧面表露自己心迹。

全诗逻辑清晰而有层次,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音律和谐多变。内容上,善用比较,将自己与诸葛亮作比,表明自己虽不得志,但依旧有着广阔的胸襟和宏大的政治抱负;将崔叔封与善于识人的先贤作比,暗诉自己的肯求援引之意,语言流转自然。南宋诗论家严羽云:“赠人适以自赠,见任达,然有望而无怨,亦见温厚”。

前期回顾

咏怀诸葛亮诗词(一)——下国卧龙空寤主(温庭筠)

咏怀诸葛亮诗词(二)——管乐有才原不忝(李商隐)

咏怀诸葛亮诗词(三)——名成八阵图(杜甫)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方志武侯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