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英华】丁真是四川的,这些唐宋诗词也是四川的
“外面的世界很大,但我还是最爱我的家乡。”藏族小伙丁真的这句话,可谓是对当前中国互联网上“丁真现象”的绝佳回应。这位20岁的康巴汉子近日意外走红,引“全国哄抢”。但他心心念念的,只有家乡四川的美景和文化。
说到四川,就不得不提到始于中唐韩愈的“自古诗人皆入蜀”这句话。的确,千百年来,无数诗坛“一线大咖”都到访过蜀地,用诗词描摹四川气质。比如《全唐诗》中,写关于四川的诗歌就有上千首,到四川的诗人有数百人。为什么四川会受到文人雅士的如此偏爱?四川到底有何独特的魅力?
晨曦下的剑门绝壁(武丕星 摄,图片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自古诗人皆入蜀
所谓“自古诗人皆入蜀”,当然多少有些夸张,但唐代最重要的诗人都有入蜀的经历,而且往往在蜀地其诗歌创作就登峰造极,却是历史的事实,所以韩愈有“蜀雄李杜拔”的说法。
纵观三百年间唐代文学,除了“土著”诗人陈子昂和李白等,大盆地之外的诗人,不管是官职调动还是探亲访友、游学商务等动因,或漫步巴蜀大地,或歌咏巴蜀人物与想象巴蜀景物,几乎每位著名作家都与巴蜀产生过某种关系。例如“边塞诗派”代表人物高适做过四川地区最高行政长官;岑参做过蜀中嘉州(今乐山市)最高行政长官,其诗集被命名为《岑嘉州集》;“元白诗派”的元稹任监察御史,奉使“按察两川”并在通州(今达州市)做过司马;白居易在忠州(今重庆忠县)做过最高长官;“郊寒岛瘦”的苦吟诗人贾岛,是普州(今安岳县)的“司户”(掌管户籍、赋税、仓库缴纳等)并长眠其地,遗诗集《长江集》。
李白画像(图片来源:江油市人民政府网)
“文起八代之衰”的唐代文坛领袖韩愈,曾表达过向往巴蜀和对巴蜀先贤的崇敬,论及汉之时“善鸣者”,将蜀地的司马相如、扬雄与大史学家司马迁并提。王维的《晓行巴峡》有“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人文景观;李贺的《蜀国弦》有“枫香晚花静,锦水南山影”自然美景绘写,都为人所熟悉;张籍《成都曲》的“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是人们时常称引的名句。相似的还有王建的《织锦曲》:“红缕葳蕤紫茸软,蝶飞参差花宛转。一梭声尽重一梭,玉腕不停罗袖卷。窗中夜久睡髻偏,横钗欲堕垂著肩……一匹千金亦不卖,限日未成宫里怪。”也许可以说,唐代诗歌,肇始于巴蜀大地。
为何会有如此罕见的文化现象?四川为何如此具有吸引力?原因其实就在于,这里不仅是商业繁盛,更重要的是,这里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风气。
成都琴台路(图片来源:四川文旅厅)
蜀地安逸好作诗
摊开一张中国地图,你会发现,深处中国西南一隅的蜀地四川尽管最为闭塞,却也最为富饶。因此,历代朝廷都将成都平原视作中央王权身旁的“一亩三分地”。占据这片盆地,进则天下,退则天府。是以从秦并诸侯到元灭南宋,历代中央王朝多先取蜀而定天下。每当中原硝烟弥漫的时候,蜀地往往会成为中华文化的避难所,不只帝王妃嫔、王公大族会不远万里地来蜀地避难,一般官宦、百姓和文人墨客也会跟随帝王的脚步来蜀地躲避战乱、繁衍生息,或者诗文会友。
安史之乱与个人仕途的失意,将走投无路的杜甫逼到了蜀地谋生。一生漂泊无依的杜甫,将其一生中生活最安定、诗情最为勃发的9年留在了四川,足迹踏遍四川东西南北,在这里写下了现存杜诗中的大半,其中就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赠花卿》《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咏怀古迹五首》《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与《秋兴八首》这样的名篇。
成都浣花溪公园李白杜甫塑像(胡运德 摄)
而当天下承平、四海安宁的时候,蜀地又往往成为通国之大邑。唐代有“扬一益二”之说,除过富庶的江南,蜀地就是全国最繁华的地方了。无论承平还是战乱,蜀人游乐之风从不曾改过。入蜀文人总不似他处那般需要为了谋生计、为躲避战乱而奔波,因此他们更有闲情逸致来悠游山水、创作诗文。只消在晴日里坐到沿街的茶馆,泡一杯蒙顶山上茶,就着满街的叫卖声、麻将声以及锦江的滚滚波涛声,找几个志趣相投的好友唱和唱和,所有诸如远宦的哀愁 、蜀道的艰险、贬谪的苦痛、不遇的感叹,以及人生失意等诸般情感便一齐汇聚到笔端,写出流传千古的句子出来。
沿锦江向西能清楚看到雪山,再现“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美景(图片来源:四川日报)
除了自愿入蜀“碰运气”的人,唐宋时的文官制度将文人们推向了蜀地。唐宋两代,尤其是宋室南迁之后,蜀地作为京师上游重镇,军事位置尤为重要,一旦发生变故,足以在呼吸顾盼之间影响全国局势。因此,非亲信之臣不足任。唐宋两代的文官政治之下,文人与官员的身份往往高度统一,尤其在宋代入蜀文人基本上是参加过科举考试,且进士出身的官僚,由此产生出大量类似“了却君王天下事”的宦游诗出来。
成都杜甫草堂(《同治重修成都县志》,清同治十二年[1873])(胡开全 供图,来源:成都日报)
独特的蜀地风物
高棵《唐诗品汇》说蜀人陈子昂“继往开来,中流砥柱,上遏贞观之微波,下决开元之正派。”但“天下诗人皆入蜀”,是从“初唐四杰”开始的。他们由于不同的原因在巴蜀大地聚合,巴蜀地域文化的氛围,自由自然、贯通人生的民俗风习,必然要对他们产生影响,他们始把诗文从宫廷引向市井,从台阁移到民间和边塞,题材扩大了,风格也清新刚健。
陈子昂铜像(图片来源:封面新闻)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诸人皆曾入蜀。北京人卢照邻将其短短五十载生命中将近四分之一的时光留给远离故土的巴蜀。河东望族王家的年轻后生王勃则因为一篇斗鸡檄文惹怒高宗,被驱逐入蜀,所到之处受尽热忱款待。尽管政治失意、岁月蹉跎,纵游巴蜀、放旷诗酒的蜀中生活给了“四杰”们迥异于中原或者关中的生活体验,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游历蜀中之后的“四杰”将巴蜀的慷慨馈赠淋漓尽致地发挥在诗歌中,一扫初唐诗坛靡颓浮艳之风,开创出清新而质朴的文风。
卢照邻
四川大学文化学者、诗人向以鲜介绍,王勃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3人都有所不同,其余3人或是因为工作关系,“宦游”至此,而王勃的入蜀,则是被四川风光吸引入迷,要在四川的风物中寻求安慰。其实,王勃被革职以前,即可从那时的诗文中看出他对四川景色的向往。“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为例,他写这首诗的时候还不满20岁,但诗中透露的是与年龄不相符的老练,‘同是宦游人’一句,隐隐透露他当时仕途上并非一帆风顺。”向以鲜认为,从这首写于入蜀之前的诗里,还可以读到王勃对四川风物的熟悉和向往。“烽烟望五津”指的就是树中景色,“五津”就是岷江上的几个重要码头。
南昌滕王阁王勃塑像(图片来自网络)
唐高宗总章二年(公元669年)夏天,王勃入蜀,于咸亨二年(公元671年)离开四川,在这不到3年的时间里,王勃的足迹主要在川北一带,留下有关梓潼、巴中风物的诗作。王勃此次在蜀中的浪游,写下了30多首诗作编入《入蜀纪行》。在《入蜀纪行》里,王勃如此感慨:“悠游之天府,宇宙之绝观”,还说“山川之感召多矣”。如果说入蜀前的王勃是期望能在这块土地给他安慰,那么这3年左右的时光回馈王勃的,是完全契合甚至超出他想象的,以及他的创作高峰时段,甚至对王勃的诗风形成,也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王勃画像(图片来自网络)
事实上,杜甫自己也承认巴蜀风物和地域风习以及人文表征对他创作的直接作用:“登临多物色,陶冶赖诗篇”和“陶冶性灵存底物”等。因为“万里巴渝曲,三年实饱闻”,也因为“江山如巴蜀”“全蜀多名土”乃至于“蜀酒浓无敌”的蒸腾催发,虽然时时有“欢娱看绝塞,涕泪落秋风。鸳鸯回金阙,谁怜病峡中”身处他乡之感,却更多地陶醉于眼前“南翁巴曲醉,北雁塞声微”的新奇。
杜甫画像
蜀地风物涵养并成就着杜甫等唐代诗人,他们的巴蜀审美观照使中国文学异彩纷呈。
来源:第一读者(据《晚霞》邓经武/文、《看历史》张仲裁/文、《华西都市报》王茜 王浩野 许小卿/文、《成都日报》杨博 智超/文)
配图:方志四川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