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易旭东 ‖ 眉山人陈希亮苏轼主政陕西凤翔⑳:北宋后期两大阵营领袖(上)

作者:易旭东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11-06 14:53:52 浏览次数: 【字体:

眉山人陈希亮苏轼主政陕西凤翔

易旭东

北宋后期两大阵营领袖(上)

与陈希亮交往是官员之交,与章惇却是朋友之交。

同为性情中人,同在陕西作地方官。

章惇为商州(今陕西商洛)县令。

刘敞于长安主持陕西路所辖秦凤路、永兴军路解试,苏轼、章惇在长安负责试务。

刘敞,字原父,一作原甫,江西樟树人。

刘敞(图片来自网络)

庆历六年(1046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廷对时本为第一,因编排官、翰林学士王尧臣系刘敞内兄,为避嫌疑,宋仁宗将刘敞列为第二。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

北宋史学家、经学家、散文家。

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王安石好友。

为人耿直,立朝敢言,切言直谏,为政有绩,出使有功。

嘉祐四年(1059年)冬天,宋仁宗祭祖先,宰相按惯例率文武百官给宋仁宗加尊号。

刘敞却认为,在灾荒之年加尊号,徒有虚名,接连四次上疏谏止。

言之有理。宋仁宗没有接受尊号。郭皇后死后20年,宋仁宗命群臣合议皇后的祭礼事,刘敞又认为不合适。尽管意见与执政者不合,而宋仁宗却仍采纳了刘敞的意见,免议此事。

不仅对上敢于直言切谏,而且不畏权贵。

皇祐二年(1050年)宰相夏竦死后,宋仁宗不经百官集议,赐谥号“文正”。

《清平乐》夏竦剧照(图片来自网络)

他认为,夏竦虽有才智,但为人奸邪阴险,性贪婪,好弄权术,一生的言行与“文正”二字不合,议定谥号是臣下的事,皇帝不经百官讨论,便直接赐谥,定不妥当。三次上疏力争。

宋仁宗宠妃张贵妃死后,被追谥为温成皇后。有些善于逢迎者,要将温成皇后死日定为国忌日。他,坚持认为不可,上书切谏,宋仁宗无可奈何。

他,学识渊博,熟悉史学。

欧阳修撰写《新唐书》《新五代史》时,每有疑问,就累累写成书信,不厌其烦,派人来向刘敞求教,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

不仅苏轼,就连王安石、曾巩对刘敞,也很钦佩。

弟弟刘攽,北宋“雅痞之王”,天资滑稽,性格开朗,不拘礼仪,长于史学,与司马光同修《资治通鉴》,专任汉代部分,合称兄弟俩为“北宋二刘”。

刘攽(图片来自网络)

兴趣相投。与苏轼谈论,时常“引经据典,直贯旁穿,水决矢飞”。

刘敞有四子,二子刘奉世最为优秀,文章文辞雅赡,史学研究上造诣很高,尤其精通汉书学,与“二刘”共同写有《汉书标注》传世,后人又并称三人为“墨庄三刘”。

刘奉世(图片来自网络)

家庭教育典范。

王安石为首的“临川三王”,刘攽牵头的“墨庄三刘”,苏轼领衔的“眉山三苏”,章惇居首的“浦城三章”,范镇冠一的“成都三范”,独树一帜,成就中国儒家文化史上的最高峰。

文坛奇观。如果按家庭为单位比赛,冠军非苏家莫属。

苏轼赴任签判凤翔,路经长安时,就认识了刘敞。

刘敞留苏轼豪饮数日,纵论时事,记忆深刻。

“平生我亦轻余子,晚岁谁人念此翁”。多年后,有感而发。

相距不远。苏轼与章惇,时常相聚。

章惇(图片来自网络)

在开封相识一见钟情,在长安相约一起变老。

相处融洽,推心置腹,非常快乐。风华正茂,两人都喜欢旅游,尤其喜欢“翩然独往”,到别人不屑去的地方,都喜欢自恃才高,“狎侮公卿”,尤其喜欢互相嘲笑。

一起游玩华山诸寺。寺有怪物害人,人们不敢住宿。

两人住下后,怪物不敢出来。

章惇身材高大,迈步雄阔,身手敏捷,边走边用力扯去山壁垂下的藤条荆棘,为苏轼清理出一条小道。苏轼形容清雅,动作飘逸,一闪一挪,躲开洒落在路面上的土堆石块。

到达仙游潭,“下临绝壁万仞,岸甚狭,横木架桥”。

过潭书壁。苏轼望然,不敢过去。

章惇平步而过,用索挂着树,蹑之上下,用漆墨濡笔大书石壁说:“章惇、苏轼来游。”

字大如斗,“坦腹而卧”。

然后,躺在地上,露出腹部。

冰雪心肝。苏轼能看出章惇内心,睥睨一切,地位低下时,难说好坏。用到战场上,能造就一个英雄;一辈子不得其用,布衣终身,能成为狂狷之士;倘若有些才华,就是一个小李白。

其实,苏轼与韩愈一样,有“恐高症”。

韩愈曾携友人,同登华山。上山并未恐慌,到了山巅,四周险峻异常,望去头晕目眩。惊恐万分。认为自己这一辈子,就要被困在华山上,情绪崩溃,发狂般号哭。写信与家人诀别。

华阴县衙闻知,县令派人花了好大的力气,才把韩愈从山上救下。

人生当中,韩愈常被人藉以取笑的一段糗事。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易旭东,男,知名纪实作家,非学院派天府文化学者,北宋人物史研究学者。曾在多家报纸任副总编,中央级报刊任部门负责人。发表近400多万字的纪实作品,近50篇作品获各种奖项。2012年辞职,从新闻“回归”到文学,闭门读史,跨文体、非虚构“纪实”历史。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易旭东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