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无生 ‖ 探奇观访古迹 米仓道上游断渠

来源:文化远近 发布时间:2020-10-28 15:30:45 浏览次数: 【字体:

米仓山风光(辛天堂 摄,图片来自网络)

探奇观访古迹 米仓道上游断渠

无 生

 米仓山山脉如同一条大龙,盘卧在川蜀之北。亿万载的岁月里,这条大龙都是难以逾越的天堑。它高耸云天,如神龙足履云霄,它壁立千仞,若龙麟隐现寒光。但自远古的先民手握木棍的那一刻开始,神话便将注定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这条大龙也将彻底融入人间。约3500年多年前,我们的先祖们便彻底穿越了这条天堑,在这米仓大龙之上踏出了出入川蜀的道路——米仓古道。

米仓山秋色(辛天堂 摄,图片来自网络)

断渠

 在米仓山南麓,南江县的米仓古道上,有一颗古老而璀璨的明珠——断渠。不过,莫被其名所误导,见了断渠二字便认为它是什么水渠,实际上断渠非渠。根据出土的生物化石考证,断渠是一亿五千万年前中生代侏罗纪晚期四川造山运动时形成的旷世奇观。

 踏上米仓古道,断渠这一旷世奇观便不可不睹。踩着层层的石阶,抬头,看着远处葱葱茏茏的山峦,恍有朝圣之感。是的,这确实可以算作一场朝圣。断渠便是一处从远古流传下来的圣地,这里有着天地的鬼斧神工、远古先民的光影、历史中的矛戈刀枪……这一切都是值得我们去瞻仰的。

位于南江县的米仓山断渠风光(图片来源:人间仙境光雾山)

 入了断渠,便如同入了另一方世界,山林苍翠欲滴,渠谷交错纵横,怪石嶙峋倚迭,一切都少了几分人工雕琢,多了几分粗犷与天然。

 走入一方山洞,我们不能因其没有五光十色的梦幻灯光而小瞧了它。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断渠中原始人的砺石场和生物化石被发现,同时还出土了一大批石锄、石斧等新石器时代的石器和陶片。这些古老的山洞可能曾是远古先民的圣地,它们在这里燃篝火、躲风雨、避猛兽……摩挲着山洞石壁,可以想到无数的先民因了这山洞有了一方遮风挡雨之地,也可以想象到他们在此点燃篝火的喜悦。

位于南江县的米仓山断渠风光(图片来源:美丽巴中)

 断渠不止存于远古的纪元,历史上,它始终与人为伴。行于断渠中,便会发现古人生活的痕迹处处可见。历史上,南江人民在战乱之时常在断渠中修建寨堡并藏身其中,用来躲避匪患、防御侵扰。如四方寨、三春寨、红军寨等数座山寨和数十道墙寨。

 这些山寨便于隐藏且易守难攻,保护了一代又一代南江人免于兵灾匪患。如近代的“红军寨”,在上世纪30年代,部分红军在空山坝取得大捷,川军溃逃至断渠,红军医护伤员冲出截击,一举歼灭,创造了医护人员打胜仗的奇特战例。由此可见,断渠不仅给予远古的先民以庇护,也庇护着这些先民的后人们。

位于南江县的米仓山断渠风光(图片来源:美丽巴中)

 到了每年正月初七,这里将变得人头攒动,满是欢声笑语。因为这天是南江的火把节,一个如火一样红的日子,至今已有87年历史。1933年2月1日(农历正月初七),红军击溃国民党军,开进了南江县城,使得南江获得解放,南江第一次回到了群众手中。那一天,军民同欢庆、放鞭炮、吹唢呐、划彩船、踩高跷、挂灯笼,人们的欢声犹如雷动,整个南江彻夜灯火通明。而为了这个美好的日子,南江县临时革命委员会决定,每年正月初七为“火把节”。

位于南江县的米仓山断渠风光(图片来自网络)

 这便是南江断渠,一方古老的世界,不仅造化了神奇的景色,还保护着这里的生命。断渠之中,不止可以观奇景,且能梦游历史长河,看先民与大自然的英勇搏斗,观过往的兵戈铁马,品今日此时的盛世繁华。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来源:文化远近

来源: 文化远近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