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最早的成都城是什么样子的?

来源:成都方志 发布时间:2020-10-13 15:19:10 浏览次数: 【字体:

成都位于川西平原中部,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已有2300多年历史。早在公元前4世纪前,蜀国开明王朝就建都于此,五代后唐李昊《创筑羊马城记》说:“ 管钥成都,而犹树木栅于西州。”这说明成都初无城郭。那么什么时候成都才开始有了城郭呢?这是与战国时期秦国著名的纵横家张仪与蜀国郡守张若两人分不开的。

秦代创筑大城少城图

公元前316年,即秦惠文王后元9年,秦惠文王采纳司马错伐蜀的方案,便派张仪、司马错、都尉墨等率兵从石牛道入蜀,与蜀军大战葭萌关,秦军大胜,蜀王被杀。蜀亡后,秦军又灭掉苴及巴。秦国西南秦岭以外的广大地区,就归秦国所有。巴、蜀归秦后,秦惠文王遣自己的儿子公子通为蜀侯,命陈庄为蜀相,又派张若为郡守。后以旧蜀国地,改置蜀郡,成都县署从赤里街徙置少城内城(即开明王城)。五年后,开始修筑成都城,前后历时9年之久。成都城最初的具体规划建设者就是张仪。他与蜀郡守张若共同领导修筑了成都城。这座新修筑的作为蜀郡治所的成都城,在历史上称之为“秦城”。

影视剧中的秦惠文王形象

关于成都城的布局和规模,主要见载于晋代常璩的《华阳国志·蜀志》、左思的《蜀都赋》和南朝梁时李膺的《益州记》。常璩说:“ (张)仪与(张)若城成都,周回十二里,高七丈,……造作下仓,上皆有屋,而置观楼射阑。成都县本治赤里街。(张)若徒置少城内城。营广府舍,置盐铁市官并长丞;修整里阓,市张列肆,与咸阳同制。”这就是说,秦城分为太城(又称大城)和少城(又称小城)两个部分,太城在东面,为官府区,少城在西面,为商贾区。两城相连,规模不大,城周围仅十二里。按晋制,一里为440米;十二里约合今5240米,相当于今之十余华里。城墙高七丈(约合今17.1米)。

《华阳国志》书影 (图片来源:书格)

这座新修筑的成都城究竟有多大?唐代西川节度使高骈《请筑罗城表》说大城是“周匝不过八里”,这说明大城南北各近二里,少城南北约一里余。按唐制大里计算,一里为531米,八里约合今4248米,则大城一边仅1062米。简单说来,秦大城比清皇城略大一点,少城比清满城稍小一点。

当时“ 营广府舍,置盐铁市官并长丞,修整里阓,市张列肆,与咸阳同制。”这是张仪与张若为了适应修筑成都“秦城”的需要采取的具体措施。与此同时,他们又在成都以外修筑郫城和临邛城。郫城周回七里,高六丈;临邛城周回六里,高五丈。这些城池的修建,对成都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唐代诗人笔下的成都“秦城”是十分壮美的。诗人岑参在《早秋登府西楼》诗中说:

常爱张仪楼,西山正相当。

千峰带积雪,百里临城墙。

烟氛扫晴空,草木映朝光。

车马隘百井,里闬盘二江。

城外有终年积雪的西山,又有岷江(又称流江、检江、锦江、外江、笮桥水),沱江(又称郫江、成都江、内江)盘绕着。市区繁花似锦,树木葱郁;交通四通八达,车马往来频繁,人口稠密。

成都秦城想象复原交通分析 (图片来源:华西都市报)

从张仪与张若所修筑的成都“秦城”可看出,当时成都城的布局是较合理的,而且很重视城市市场区(市门、“列肆”建筑)和居民住宅区(里)的建设,也很重视交通道路建设,构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这对于汉代成都城发展为全国人口户数仅次于临淄、长安的第三大城市或“五都”(临淄、邯郸、洛阳、宛、成都)之一,创造了有利条件,又为汉唐成都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是成都城史上的伟大创举,张仪与张若筑城的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

来源:成都方志

来源: 成都方志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