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向素珍 ‖ 华西坝上一座“活着”的博物馆

作者: 向素珍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10-08 17:46:34 浏览次数: 【字体:

华西坝上一座“活着”的博物馆

文/ 向素珍 图/王晓梅 田亚西

在成都华西坝四川大学华西校区校园里,有一座古朴典雅、中西合璧、奠基于1915年的百年老建筑——志德堂,如今是华西公共卫生学院行政办公楼,也称“七教学楼”。

志德堂(邓长春 摄)

这是一所100多年前在四川的加拿大教育和医学传教士修建的、供他们的子女读书、由幼儿园到高中的全日制学校。命名为Canadian School,简称“CS学校”。一群出生在四川的金发碧眼的洋娃娃在这里学习、生活、成长......他们称自己为“CS孩子”。

在这里,西方的教育模式和理念得以呈现和推广,愉快而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伴随“CS孩子”度过了难忘的中国岁月。

在这里,“CS孩子”受到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熏陶,挥之不去的中国情怀以及对中国的爱,已溶入他们的血液。在他们心目中,自己就是中国人。

“CS学校”于1950年关闭,“CS孩子”也于1949年至1952年陆续离开中国,返回他们的祖国。

上世纪50年代前的“CS学校”,为两层外加一层阁楼。

1950年后,志德堂又作为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教学与办公场所,成为中国近代公共卫生学的摇篮,培育出了一大批公共卫生领域的专家学者。

今天,这栋建筑集现代办公与历史保护为一体,所有房间为公共卫生学院办公用房,1—3楼的走廊以讲故事的形式贯穿了“CS学校”的历史,两者相得益彰、互不干扰,既坐拥历史,又延展着历史,加之3楼3个房间的实物陈列,俨然一座“活着”的博物馆。

志德堂2楼走廊。展板与展板之间的房间是办公室,每扇门的右上方挂着一上一下两块牌子,上面是现在办公室的名称,下面是当年“CS学校”的用途。穿梭在如时光隧道般的走廊里,路过现代化的办公室,将给参观者带来时空转换般的感受。

启尔德的外孙女、CS学校校长黄思礼的女儿Marion Walker在她父亲的办公室门口,在给参观者介绍房间当年的用途。

然而,与许多古老建筑的命运一样,这栋特殊的历史建筑也命运多舛。因经费短缺,年久失修,志德堂曾一度被定为危房决定拆除,后经学校领导力争被保留下来。

1998年1月,卫生部在委托成都市危房管理办公室组成的专家组一行5人对七教学楼进行现场考察后,拨款120万元对该楼实施彻底的维修,更换了全部老化电线和被白蚁蛀空的柱子及横梁,基本达到当时规定的排危标准。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志德堂再遭重创,再次面临被拆除的命运。四川大学和公共卫生学院领导认为该楼历史价值高,力主保留,并及时报告教育部。华西子弟、成都市历史建筑保护专家委员会专家谭楷先生知道后立即向成都市人民政府报告,大声疾呼,四处奔走,最后经成都市人民政府批准,一块汉白玉的“成都市历史保护建筑”牌子挂在了志德堂楼前的墙上,同时教育部又拨专款300万人民币对该楼进行加固维修,接着又追加150万人民币进行修旧如旧、恢复原貌的后期装修。

从记事起就在这所栋楼里启蒙、学习、成长的“CS孩子”,只要一有机会回成都,他们一定会回到华西坝,回到他们人生起飞的地方,在曾经回荡着他们欢声笑语的学校寻找童年的记忆,留下也许是他们在华西坝最后的身影。“CS学校”已成为他们心中最深的牵挂和重要的精神寄托。

1984年9月,华西著名泌尿外科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邓显昭教授的研究生何少牧,由邓教授推荐、受教育部派遣,作为访问学者前往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医学院从事膀胱癌研究。当时,中国和加拿大刚建交不久,断交了几十年的两国人民开始恢复交往。当“CS孩子”们听说来了一位“家乡人”,非常激动地纷纷向何少牧先生打听有关中国和华西的情况,急切地询问“CS学校”是否还存在?何少牧是在恢复高考后从云南考进四川医学院(原华西协合大学)的第一批研究生,压根不知道“CS学校”为何物,他于是写信给他的恩师邓显昭教授询问。邓教授收到信后,马上拿起照相机拍摄了CS楼的照片并写了一封详细介绍“CS学校”的信,一并寄给了何少牧。当这些“CS孩子”得知他们魂牵梦萦的学校大楼没有被拆除,看到寄托着他们童年梦想的学校大楼照片时,激动得奔走相告、热泪盈眶。自此,他们心中又重新燃起了“回家”的希望。

何少牧写给恩师邓显昭教授的部分信件(邓显昭教授儿子邓长春老师提供)

1958年,因用房紧张,学校拆除了原楼顶的阁楼,新加建了一层,“CS学校”变成了现在的三层楼房(邓显昭教授儿子邓长春老师拍摄)

2008年4月初,4位华西加拿大学校孩子参加完在北京鲁迅博物馆举办的《大洋彼岸的中国情怀——来自加拿大的珍藏照片世纪展》开幕式后回到成都,在留下他们太多童年记忆的华西加拿大学校阶梯前留影。

2010年5月,“CS孩子”带着他们的子女应邀参加大邑县新场展览后回到华西坝,在加拿大学校阶梯前合影。

出于安全和维护考虑,2013年3月,志德堂停止办公,在保持其原貌的基础上进行加固翻修。

2013年6月,华西大学药学院创始人米玉士(Dr. Edwin NelsonMeuser)的3个外孙女应邀前来参加大邑县新场镇《百年历史影像馆》开幕式后回到华西坝,在翻新中的华西加拿大学校楼前合影,她们的妈妈、姨妈和舅舅曾在这里上学。

2014年,启尔德的外孙女黄玛丽(Marion Walker)与她的丈夫带着孙女再次回到成都,照例要去看望他们心中永远的“家”——华西坝上的“CS学校”,但此时的大楼已进入深度装修,整栋楼打围封闭,无法进入,黄玛丽只有从围栏的缝隙往里瞧。离开时看着她依依不舍的失望表情,我安慰她说:“等修好后再请你来。”“真的吗?”她问。我不自信地轻轻点了点头。

2014年,黄玛丽从围栏缝隙瞧她心爱的学校。

2014年,黄玛丽与丈夫Ken Walker在“CS”楼围栏外留影。

2019年6月,104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友谊勋章获得者、著名国际友人、教育家、人类学家、北京外国语大荣誉教授、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荣誉博士伊莎白,在3个儿子陪同下回到成都,参观了陈列馆,并坐在87年前她坐的同一个位置留影(右图从左至右:二儿子柯马凯、大儿子柯鲁、小儿子柯鸿冈)

2019年11月,启尔德的外孙女黄玛丽(Marion Walker)携女儿Debbie再次访问成都,回到她出生、成长、学习的华西坝,在难忘的CS学校阶梯上与老照片项目组成员及朋友合影留念(甘霖 摄)

没想到我这随口一句话竟然真的变为现实。2015年1月20日前后,我接到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办公室张琦老师的电话,她说受院领导委托给我打电话,学院将在即将翻修好的大楼里划出几个房间,希望项目组能协助他们将发生在这栋楼里的历史故事展陈出来,并希望能尽快抽时间面谈。放下电话,我马上打电话给远在北京的项目组总顾问张飙(曾先后任《中国青年报》副总编辑、《科技日报》总编辑、中国书法家协会驻会副主席、《中国艺术报》社社长,退休后担任中国书法家些协会顾问至今)和在成都的顾问崔桦(曾任成都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他们都认为这是将历史回归到故事发生地的大好事,是一次历史的相遇,应该支持。我当时在海南三亚,一时回不了成都,只好又打电话委托在成都的项目组成员王晓梅、田亚西、张文森与华西公共卫生学院联系。1月25日下午,他们3人去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开会,商讨有关事宜。

会议现场。张文森(左一)、田亚西(左二),曾诚书记(右一)、李晓松院长(右二),其余为公卫的老师(王晓梅 摄)

会议结束后,项目组几位老师在公卫老师陪同下,参观正在装修的大楼。

正在修复、即将还原原貌的走廊。

原定用于展厅的3个房间(3楼)

会上,曾诚书记和李晓松院长向我们表达了一个愿望:即该教学楼装修完毕后,将作为华西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行政办公楼,学院准备在3楼开辟一陈列室,用于展出这幢教学楼的历史,其中“CS学校”是很重要的内容,所以希望我们帮助他们做一个陈列馆,展陈这栋楼的历史。

2015年3月初,我回到成都后,与项目组的王晓梅、田亚西陪同公卫的曾诚书记、李晓松院长、石小云院长助理以及几位老师,一起去了大邑县新场镇考察《百年历史影像馆》。

第一次去新场的曾诚书记和李晓松院长看完展览后感到很震撼,他们没有想到在远离成都的一个古镇竟有一个资料如此丰富、珍贵的华西历史博物馆。李院长说:“在华西校园的建筑中,CS学校的大楼较之其他的楼要差一些,但最有故事的应该是这栋楼。在2000年前后,这栋楼差点被作为危楼拆除,经过我们的努力保留了下来,但在规划部门的名单里被去掉,没有了名分。5·12汶川特大地震后这栋楼又面临被拆掉的危险,后经大家努力,最终被作为历史建筑保留下来并挂了牌,从此有了名分。”

曾书记说:“华西坝有一个综合性的博物馆,但志德堂有它独特的历史印记,所以在这栋楼里展陈这些故事很有意义。”

2015年3月中旬,由曾诚书记主持,我们在公卫召开了第二次会议,成立了《华西加拿大学校陈列馆》工作班子,由曾书记总负责。

按照分工,公共卫生学院承担陈列馆的所有费用,参与部分英文资料翻译以及开馆仪式相关工作(包括外宾接待、在华西坝的参观、交流活动等)、协助项目组整理捐赠实物等。

项目组负责向加拿大方面征集并整理有关老照片、历史资料以及征集实物等(包括当年他们使用过的玩具、日记、书信往来、书籍、文章等);负责展览内容的整体创意、策划、资料收集、图片编辑、文稿撰写等相关工作;协助制作公司完成展板设计制作、陈列室及整栋楼的氛围营造和布置等有关工作;负责与加拿大方面的联系,协助公卫做好邀请加方参加开幕式剪彩人员的组织接待工作。

会后,我立即写信给CS聚会委员会通报这个消息。很快我就收到启尔德外孙女、CS聚会委员会成员黄玛丽(Marion Walker)的回信。她告诉我说,这个消息让大家兴奋不已,他们早就盼望着这一天了。紧接着,各种资料、图片源源不断地发到我的邮箱。捐赠的实物也陆续寄到我家里。2015年、2016年、2018年,我们去加拿大参加CS聚会活动,又带回来许多捐赠物品。2016年夏天,时任多伦多华西校友会主席的万卉回国休假,受出生于成都的“CS孩子”陆英蕙(Beth Leach)委托,又带回来一大包捐赠品。

几十年过去了,CS孩子们无数次辗转迁徙,但他们最舍不得扔掉的就是陪伴他们度过童年时光的件件物品。今天,一个个满头白发的“CS孩子”拿出他们的珍藏之物,无偿赠予给他们心中的“家”——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华西加拿大学校陈列馆》。他们觉得,将这些心爱之物放在自己的“家”里最放心。

从加拿大邮寄过来的部分捐赠物品

项目组成员在清理捐赠物品(左起:王晓梅、申再望、崔桦)

捐赠物品中还有出版于1910年的珍贵的、几乎绝迹的原版书——启尔德著《Heal the Sick》(治病救人)。启尔德在书中讲述了多年在成都行医的真实经历、怎样用西医给成都人治病、清末成都人的生活环境及方式,成都的社会习俗、常见疾病、中医中药等。

这套纸皮影制作于20世纪30年代,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画面取材于《聊斋志异》里的故事《赵城虎》。该故事讲述了一只老虎吃了一个70多岁老妇人的儿子,老妇人悲痛欲绝。这只老虎知道后良心发现,主动去法院自首,自愿承担起赡养老妇人并为她送终的义务。当地人特地为牠建立了一座“义虎祠”。据木偶皮影专家讲,无论从制作还是所反映的内容,这套纸皮影都堪称精品。在四川收藏的皮影里还没有纸皮影,这套作品填补了四川皮影藏品的空白。该捐赠品共2套,一套捐赠给了《华西加拿大学校陈列馆》,另一套已被成都市博物馆木偶皮影博物馆收藏。

左下角的2个小瓷碟是英国名牌瓷器Wegewood,由于日军轰炸成都被震坏,后经成都工匠用传统补钉手工修补,正面几乎看不出裂痕,显示了高超的非遗技艺。经文物专家鉴定,这些捐赠品许多都是具有文物收藏价值的珍品。

这个价值连城的明代花瓶,是1894年启尔德和启希贤结婚时的定情物。他们的外孙女Marion Walker写信告诉我要将这个花瓶捐赠时,我告诉她这是很贵重的物品,也是她的家族与中国关系的见证,她已经捐了很多东西了,建议她留下传给后人。然而,2016年11月,她和她的女儿Debbie Kirton前来参加陈列馆开幕式时还是带来了这个花瓶。

开幕式上,黄玛丽(Marion Walker)向CS陈列馆捐赠花瓶,图为李晓松院长接受捐赠,右一为曾诚书记。

曾诚书记父亲上大学时曾在这栋楼里念书,他和他的妻子也毕业于这里。1984年,他毕业后留校任教,他说他在这栋楼里住了几年,每天早上开门、晚上关门,是名副其实的“守楼人”,因此,他对这栋楼的感情极深。戴着一副眼镜的曾诚书记十分儒雅,待人和气、为人真诚(亦如他的名字)。在他领导下,大家沟通顺畅,一切工作进展非常顺利。

2015年,主要是征集资料,准备素材。来自加拿大的邮件几乎要挤爆我的邮箱。这些资料全是英文,我们必须要将其翻译成中文才能使用,因此,很多人投入了资料翻译工作。项目组的成员申再望、远在北京的柯马凯和路透社上海分社的记者李爽,四川师范大学外语系颜林海教授和他的学生,华西公共卫生学院的张建新老师和他的学生陈怀良、陈心月、戴映雪、杜梦然、黄留叶、梁鹏艳、沈彦男、王卓、姚永娜、张素华、赵庆革等都纷纷参与翻译工作,付出了大量心血。

2016年初,大楼装修完毕,公卫搬进了新楼办公,我们的文案编写也进入尾声。项目组的田亚西老师在她做的方案里首次提出了“活着的博物馆”的概念,让大家心头一亮。这一切都预示着一个好的兆头。

在讨论文案时,才发现仅3楼3间房根本无法承载太过丰富的内容,后来大家统一了意见:将历史故事放在1—3楼的走廊里,3楼的房间拿来展呈实物。1层主要介绍CS学校的历史沿革,2层展现S孩子们的校园生活及成长过程,3层讲述CS孩子成年后为人类所做的贡献以及他们融进血液的中国情。通过这种方式将历史故事与现实空间巧妙地结合起来,将建筑现有空间与历史故事一一对应,同时通过影像、实物、图片等珍贵史料,营造穿越历史与现实的参观体验。

启尔德的后代将楼房每一个房间当年的用途标注出来,以便我们与现在的用途对应(该图为一楼平面图)

二楼平面图(以前大楼只有2层,上世纪50年代又加盖了1层,因此现在我们看到的是3层楼)

文案通过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寻找制作公司。当时公卫找了两家,我们找了一家进行比对,但大家对他们做出的方案不太满意。曾书记问我能否请做新场影像馆的四川二十一世纪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二十一世纪公司)来做,这让我有点为难。因为二十一世纪公司是一家资质极高的公司,拥有展览设计、施工一级资质,是中国展览业唯一能提供全产业链服务的公司,中国西部规模最大最专业的展览工程公司和中国西部规模最大最专业的文化策划公司。驰名中外的金沙遗址博物馆和位于成都市中心的成都博物馆新馆(皮影木偶展厅,民俗近世展厅)就出自他们之手,他们做的都是几千万元的大工程,CS陈列馆区区三十几万的工程他们看得上吗?我虽然有二十一世纪公司董事长李作民先生的电话和微信,但几乎没有联系过。记得2013年我们将大邑县新场镇《百年历史影像馆》文案完成后,大邑县对外招标制作公司,正巧李作民董事长是大邑县安仁镇历史文化和博物馆专家小组成员,他们参加了投标,以最优惠的价格接下了这个工程。最后,以最专业的水准做成了备受广大观众赞不绝口的《百年历史影像馆》。开馆时大邑县邀请了一批CS孩子和他们的后代“回家”参加开幕式,其中一位美国伊利诺大学博物馆学教授、也是CS后代的Cory Willmott从专业角度也对影像馆赞赏有加。因为这个项目我认识了李作民董事长,他给我留下的印象是:一位专家学者型的企业家。

与曾书记一样,我也比较唯美,也希望我们的陈列馆能做得足够漂亮。考虑再三,我还是麻起胆子给李董拨了一个电话。电话通了,但一直无人接听。我心中忐忑,实在没有勇气再拨第二遍。

过了一会儿,我的电话响了,一个标准的普通话伴随着深沉的男中音从电波那头传过来:“是向老师吗?有什么事吗?”是李董打来的。

我赶紧简略向他讲了一下情况和我们的想法,并做好了被拒绝的心理准备。李董听完后对我说:“从你们编写的《成都,我的家》和新场影像馆里,我知道你们做的事很有意义很有价值,这段历史应该书写,值得彰显。你不用担心,我会支持你们的。”当时我真的可以用心花怒放来形容。

有了李董的托底,我们没有了后顾之忧,接下来的事情就更顺畅了。我们继续修改完善文案、整理捐赠物品,王晓梅老师将这些物品拍照、登记、编号、制定表格,以便向公卫移交。

2016年7月初,我们的前期工作基本就绪,需要跟制作方对接,曾书记提议11号上午开会,请制作方参加。10号我给李董打电话,请他派一位设计师来参加会议,他说他亲自来,但是他正在外地出差,要第二天早上才回来,他回来后就赶过来。

11号早上,在成都的项目组成员准时到达公卫2楼会议室,没等多久,李董风尘仆仆地进来了,手里提着一个塑料口袋,里面装着一盒牛奶和一块面包,原来他是一大早从深圳乘飞机回来的,下了飞机连早饭都顾不上吃就打的过来了,口袋里是他的早餐。他说他进会议室之前已经把整栋楼的一、二、三层都逛了一遍。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节奏啊?难怪他的公司能做成中国的那么几个“最”。我当时心中的感动真是难以言表。

李董坐下来后,几句话就表达了他的看法。他说,一、二、三楼的走廊足够宽,完全能够安放这些历史故事;这种让历史建筑焕发青春、在充分发挥其利用价值又与历史巧妙对接的陈列馆在中国真不多见,非常独特,既有历史感又有现代感,应该是一个动态的、活着的博物馆。真巧!跟田亚西老师的想法不谋而合:“活着的博物馆”!

制作的事情落实后,紧接着就要考虑开馆仪式以及邀请CS孩子回来参加活动事宜。按照公卫最初想法,受邀者的条件是捐赠了物品的人,讨论下来决定邀请12位,公卫承担受邀者在中国境内的费用,国际旅费由他们自理。名单定下来后,由我先通报加方,然后再由李晓松院长给他们发邀请函。后来又有几位CS孩子提出想来,他们表示自己承担他们的费用。最后一共来了16位(加上从北京过来的伊莎白的儿子柯马凯共17位)。考虑到来访者中许多年事已高,公卫还抽调一些专家级的医生组成了一个医疗小组,以应对突发事件

正如我前面说的,本年开年就预示着好兆头。2016年7月20日,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医学系、现在美国一所大学任教的彭远波教授带着他的一双儿女回成都探亲休假,我陪他们去了新场。交谈中他得知我们本年有两个大活动:10月中旬在加拿大多伦多举办《加拿大人在中国》老照片展;11月上旬《华西加拿大学校陈列馆》开馆,还将邀请十几位“CS孩子”及他们的后代前来参加开馆仪式。他担心这些老人年事已高,长途坐飞机太劳累。彭教授回到美国后,提议通过《永远的华西》在华西校友中发起募捐倡议,得到校友们的积极响应。《永远的华西》总编辑、现定居美国的华西学子黄娟老师直接联系四川大学请求支持,最后,四川大学赞助了2万美元,一下就缓解了公卫局促的经费问题。16位加拿大友人的国际机票全都顺利得到解决,同时为几位年纪太大的CS老人升了舱。

真是皆大欢喜!

彭远波(右)教授与他的一双儿女,左一为笔者。

华西校友彭远波珍藏的1986年曹泽毅老校长亲笔签名的毕业纪念册:愿你作为《华西》的一粒种子,到处生根、开花、结果。他和他的校友们牢记校长勉励,随时为华西搭建友谊桥梁。

2017年6月,一直对老照片项目关注和大力支持的加拿大华裔学者、加拿大枫叶出版社社长桑宜川教授回到成都,专程前往华西坝参观《华西加拿大学校陈列馆》和新场《百年历史影像馆》。

2017年,桑宜川教授与项目组成员在CS陈列馆合影(左起:桑宜川、王晓梅、向素珍、申再望)

2017年,桑宜川教授与项目组成员在大邑县新场影像馆合影(左起:桑宜川、王晓梅、向素珍、申再望、田亚西)

桑宜川教授为两个博物馆的留言

2016年11月初,16位CS孩子和他们的后代终于等来了盼望已久的日子。他们从加拿大多伦多启程,因北京大雾所致航班改道等延误,历经约四十几个小时,终于在11月5日夜和6日凌晨分批抵达成都。回到“家”的他们不顾长途舟车劳顿,6日上午,就迫不及待地在华西苑和华西第七教学楼前合影。

在展览中寻找儿时的记忆

启尔德的曾外孙David Walmsley带着他的儿子在展板中找到他父亲在CS学校上中学时的照片,想不到祖孙三代竟以这种方式在此合影。

2016年11月9日,华西加拿大学校陈列馆在志德堂楼前的空坝子上开幕。

开幕式现场

四川大学副校长李虹在开幕式上致辞,感谢当年的加拿大人对中国医学和教育的贡献,感谢CS孩子为中加友谊所做的不懈努力。开幕式由曾诚书记主持。

加拿大驻重庆总领事馆总领事欧阳飞祝贺华西加拿大学校陈列馆成立

剪彩仪式

定居美国和加拿大的华西学子张维本、万卉、伍波、刘军等专程回到母校参加陈列馆开馆活动,与“CS孩子”欢聚一堂。他们从心底喊出来的“我爱中国、我爱华西”的声音至今仍萦绕在我的心头。

项目组顾问、北京电影学院教授、著名摄影家程铁良(左一)和王晓梅(左二)、田亚西(右一)、向素珍(右二)与陆英蕙(Beth Leach,右三)在她捐赠的物品前合影。

感谢从美国赶回来参加活动并帮助布展的华西学子伍波(右一,中为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曾诚书记)

CS老人们齐唱《CS学校之歌》

CS老人们回到“家”里真开心

美好的日子很快溜走,“CS孩子”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成都的“家”,也许他们此生没有机会再来,但相信此行的一切将永远留在他们美好的记忆里。

在编写《华西加拿大学校陈列馆》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巨大的心灵感动和震撼。陈列馆是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完成的,是众多人的心血之作。如果没有加拿大友人一颗颗真诚的中国心的激励、没有华西公共卫生学院领导的先见之明和学院师生的参与、没有二十一世纪公司的无私帮助、没有众多华西学子和华西子弟的支持和关心,这一切都将不可能成为现实。

历史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与进步,离不开与世界的交流。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那些至今对我们怀着真诚的人,是我们永远的朋友。

我们敬重于那些来到中国的加拿大教育和医学专家的奉献,我们感动于“CS孩子”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中国情怀。这份情怀连接昨天、更通向未来。

铭记历史、珍惜今天、传播中加两国人民的友谊,是我们呈现这段历史的目的。

历史定格在2016年11月9日那一天。成都市历史建筑保护专家委员会的专家们认为:志德堂因文化而升值,这是保护与利用的典范。博物馆专家认为,这样的博物馆,为成都建设国际大都会丰富了内涵,提供了样板。CS老人们认为这是青少年时光暖心的重现。正如几十年前他们担心“CS学校”被拆除一样,他们也一直牵挂着“CS陈列馆”,希望能永久保存。

最后,向所有支持和帮助过我们的人表示真诚的谢意和敬意!

2020年10月7日于成都

作者简介

向素珍,四川省外办退休干部,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一次偶然机会认识了100多年前来四川行医的加拿大人后代,从此与这段历史结缘。感动于他们对中国西部的无私奉献,与一群志同道合的志愿者成立了老照片项目小组。十多年来,项目组在有关部门和企业家支持下,于北京和成都举办了7次老照片展览和1次“中加友谊世纪情书法笔会”。2016年10月起,《加拿大人在中国》老照片在多伦多等地巡展。与大邑县和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合作,分别组建了《百年历史影像馆》和《华西加拿大学校陈列馆》。编辑出版了《成都,我的家》大型图册,还有两本书即将出版。协助四个电视台拍摄《相遇百年》大型历史纪录片。为表彰项目组为中加友谊所做的贡献,2013年加拿大总督为项目组颁发总督勋章。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文/ 向素珍

图/王晓梅 田亚西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徐高芳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