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刁觉民 ‖ 此间风景如江右 最美还是半边街

作者:刁觉民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10-07 17:13:34 浏览次数: 【字体:

此间风景如江右 最美还是半边街

刁觉民

金堂县五凤镇(吴顺益 摄 )

金堂县五凤镇半边街与成都市宽窄巷子同属成都市特色街巷,2020年1月,半边街被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成都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评为成都市“最美街道”。

2020年8月13日,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召开全市城市管理工作会暨“爱成都 迎大运”城市环境品质提升督导推进会议。会议宣布2019年度城市精细化管理先进单位评选结果和2020上半年“最美街道”评选结果,并进行现场颁奖。图为金堂县五凤镇人民政府镇长杨杰(右一)在领奖台上(刁觉民 供图)

半边街是成都五凤古镇的一条百年老街。它与另外四条古街构筑成一座“展翅之凤”的街景小镇:头、尾、躯、翼俨然天成。“一镇之雄”的王爷庙尊为凤头,挺拔笔直的金凤街、玉凤街贵为凤躯,分置两翼的青凤街、小凤街是为凤翅,飘逸绵长的半边街就是那美丽的凤尾。

五凤镇半边街(白凤街)口(刁觉民 供图)

俯瞰五条古街,亦情亦景,动静相宜。如果用“繁华”来形容金凤街和玉凤街,那么,青凤街和小凤街仍然保持着民风纯朴、恬静闲适的传统,而介于两者之间的半边街,当是最具市井文化和江湖气息的一方天地。

五凤镇半边街景(刁觉民 摄)

半边街,又叫白凤街,是五凤先民依山临崖而建的一条步行街,也是旧时西去成都的通衢大道。其街景,薄雾环绕,炊烟渐起;其建筑,背山面水,茅檐低下,宽处两边布列,窄处一排建房;其风格,有川西民居的建筑,有前店后宅式的商铺,也有礼佛诵经的寺庙,还有共叙乡愁的会馆和传播洋教的教堂。一里余长的街道,各色人等,“五方杂处”,百业兴旺,和谐相处,其乐融融。

五凤镇半边街上龙灯起舞(吴顺益 摄)

半边街是五凤历史的缩影,是五凤溪的文化地标。因其布局精巧、古韵浓浓,充满市井气息,又被誉为最具韵味的街道。

走进半边街,犹如翻阅一段历史,码头人家的生活画卷由此打开。

五凤镇半边街下栈道及黄水河(刁觉民 摄)

从尚义广场入口处拾级而上,好似走进了一处历史长廊。老酒铺、小作坊、纯手工等店铺让人眼花缭乱,饰品制作的敲击声、揽客的吆喝声,伴随“石梯梯”的童谣,在穿梭的人流中此起彼伏。爬上六台五十五级石阶,眼前忽然开朗,登高所见,背倚白凤山下的川西式建筑蜿蜒曲折,沿山势延伸。临崖而建的客栈、酒肆、烟馆、饭店,居街邻排;五福楼、观音堂、福音堂“点缀”其间,曲径通幽。在逼仄的街面上,置货的老板、拉纤的船工、送货的挑夫与赶场的民众擦肩而过,来去匆匆。这条街不仅是乡党赶场、做生意、求神拜佛的地方,也是脚夫苦力生活、娱乐、消遣的去处。有的行色匆匆,有的临街经营。也有的出入于布列有序店铺中,有的苦中作乐于勾栏瓦舍间;有的大摇大摆地进出于五福楼、观音堂或江西馆,企图寻找自己的快乐和归宿。他们将惆怅、辛酸丢在这里,他们也将快乐和希望寄托于此。这条长约460余米的街道,在狭小的古镇中显得格外漫长,留下久远的历史和无限的情趣,留下“半边街闹倌满门”那韵味悠长的民谣。

五凤镇风光(刁觉民 供图)

每当夜幕降临,街内热闹非凡,脚夫苦力、贩夫走卒、乡间草民,蜂拥而至,穿梭其中。有的停下白天的忙碌,丢下满身的疲惫,寻找各自的乐趣。有的走进酒馆,来一碟小菜,要一碗黄酒,伴随月光品味人生。也有的走入烟馆、戏楼,在夜幕的掩护下消遣人生、乐不思归。

五凤镇福音堂(刁觉民 供图)

五福楼前一通保存至今的清代“重修栏杆”功德碑,碑上对联记载着半边街别样的过往,碑文镌刻着张王李姓五凤先民共襄善举的故事。

五凤镇半边街悬崖上的功德碑(刁觉民 供图)

“市近岩斜虚半□(面),路经石补赖同□(心)”。依山而建的整条街区就势而起, 三十余米的悬崖下黄水河溪水,蜿蜒向东,半崖上的碎石栈道曲折向西,衬托出整个建筑的险峻与雄伟。白墙黛瓦的四合院、飞檐翘角的风火墙、高耸入云的福音堂,以及前店后院与宅、厅、阁相结合的商铺,在青山绿水间,在夕阳的晖映下熠熠生辉,构筑成一幅着墨淡雅的《富春山居图》。

五凤镇街巷一瞥(刁觉民 摄)

整条半边街以白凤山为背景,山色建筑浓淡相宜,疏密有度,画面淡雅,山水相依,极富变化。

登上半边行石梯前行数十步,即是当地人津津乐道的“五福楼”。五福楼是一座石木结构的二层四合院,旧时为客商住宿、吸食鸦片的地方,也是社会闲散人员品茶、幽会和听圣谕的场所。因此,被世人戏称为五凤的“红灯区”。

五凤镇五福楼(刁觉民 供图)

在半边街中间即北凤街43号就是观音堂。观音堂是五凤人自愿捐建的庙宇,是为感念观音菩萨送子延续香火的大恩大德。因此在庙址选择上,是经众人商议,反复论证,最后审慎地确定在半边的最佳中心位置修建。这里后有玉凤(山)为屏,前有白凤(山)朝拜,左有关帝(宫)护照,右有万寿(宫)颂福。而且,在空间上,它与古镇的王爷庙、火神庙、关圣宫、南华宫、江西馆相互之间既协调又制衡,牢牢控制并稳定着五凤溪场街的空间格局。在神像供奉上,乡民们不惜重金,特聘得道高僧,不辞万里之遥,虔诚地从南海普陀山请来观音尊神。在庙堂规制上,由于地形空间狭窄,不求洋洋大观,务求庄香典雅。正殿清朗大气,配殿端庄秀雅,山门朴实蓄势,树木繁茂幽森。庭院小巧整洁,雕镂精细传神。自观音堂建成后,庙内就紫烟袅袅、钟磬悠悠、香烛熠熠、祈愿声声。尤其是每年正月十九、六月十九的观音大士成道日,十月十九的观音会,成百上千的信男善女或虔诚敬香上供,或盛装游逛庙会,热闹致极。(《五凤古镇》)

五凤镇观音堂(刁觉民 供图)

“此间风景如江右,大好河山是蜀中。” 这是位于半边街尾江西馆侧大门石柱上的行书对联,它反映了江西老表对故土的怀念和对新家园(五凤)的美好祝愿。

据载,江西馆是江西籍的周、王、杨三姓后裔入凤于清雍正年间集资修建的会馆。会馆占地2000多平方米,正门高大气派,两侧石柱石拱大门高达3米,大殿及配殿厢房宏大、庄严,馆内供奉许真君。正大门石柱上镌刻的“溪上高楼祥光腾五凤,吴西故国报赛聚同人”的对联,寄望家乡吉祥的光芒照耀新的家园,他们的后代在天府之国生活得更加滋润。

五凤镇风光(蓬州闲士 摄)

会馆历经两百多年风风雨雨,民国初年改造成一幢砖木结构、仿教堂式建筑。据传,民国9年(1920年),美国新教美以美会刘姓牧师来此传教时被租用为教堂,自此,这里一直是基督教活动场所,2012年又在旧址上兴建一栋中西结合的建筑“福音堂”。

江西馆也叫万寿宫,上世纪30年代,五凤乡绅曾在江西馆内兴办 “五凤溪女子学校”(后男女合校),招收当地有钱人家内眷和小姐为学生接受教育,毕业后送往简阳女中或成都女中读书,知名才女陈瑞梅(华西协和大学毕业生)曾毕业于该校。因此,有“江西馆美女如云”的传说。

五凤镇风光(蓬州闲士 摄)

半边街犹如成都的宽窄巷子,它是一方人的记忆,是城市变迁与小镇古韵的见证。

五凤镇凤池和西大门(刁觉民 摄)

那年遇见,一直怀念。再次走进半边街,几分留恋几度繁华,昔日的格局和古韵依然。返璞归真的“抱朴上舍”,内外兼修的“德门仁里”,山中揽月的“半山美居”等建筑依山而起、三阶层级布局的院落,更显“半城嚷、半城媚”的精巧。十八个院落或蜿蜒曲折,或高低错落,或悠闲雅致。一字排开的“成都小吃”“谨庐客栈”“凤凰台”,替代了过去的酒肆饭馆,映入眼帘的是一院一景,别有洞天;一层一韵的“群诚半山”“隐院会所”“桔子红了”,登高望远,山水相融,相映成趣;而原有的“观音堂”“五福楼”换了新颜,树影婆娑,声声祈愿。

节日的五凤溪(肖坤德 摄)

这是一幅古代文明与现代文化的历史画卷。

夕阳西下,暮色四合,半边街又是一派生机。凭栏俯视,廊桥飞歌,溪水潺潺。遥望天际,一轮弯月高悬,侧耳倾听,小窗阵阵雅韵(李德富诗):

古宅老铺老庭院,半边悬崖半边街。

绵长飘逸似凤尾,高低错落如琴台。

悠悠雅韵天然生,淳淳山风扑面来。

诵罢耶稣拜观音,心静神闲慧目开。

2020年仲秋

五凤镇半边街夜景(肖坤德 摄)

作者简介

刁觉民,四川省金堂县人,四川省非遗保护协会会员,四川省文艺传播促进会理事,成都市历史学会会员,金堂文史委特邀研究员。作品散见《人民日报》《华西都市报》《成都日报》《现代艺术》《巴蜀史志》等报刊及“方志四川”等新媒体。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刁觉民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