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无生 ‖ 雄城不独北国有 米仓道上见平梁

作者:无 生 来源:文化远近 发布时间:2020-09-21 15:43:59 浏览次数: 【字体:

雄城不独北国有 米仓道上见平梁

无 生

在米仓古道上,可见古径苍苍,松柏森森,也可见佛龛道观,古城屹立。川北之地,有一座古城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那就是平梁城。平梁城,位于四川巴中、米仓古道上,地势险绝,四面悬崖绝壁,丘峰环绕,是一座天生的军事要塞。

13世纪,元蒙宼蜀。南宋朝廷在蒙古骑兵的步步紧逼之下,皆惊呼四川"亡形已具"。在这种危机时刻,于淳佑二年(1242年),宋理宗改任余玠为四川安抚置使兼知重庆府。余玠入蜀后,依山峦之险、河江之利,大筑山城以抗元蒙。

平梁城

平梁城便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于宋淳祐十一年(1251年),由都统张实奉命率巴州军民创筑的。平梁城之得名,取扫平梁州之义。可见平梁城从问世之日起便被寄予了厚望,也染上了不可磨灭的军事色彩。

历史证明,平梁城没有辜负巴州军民的期望,它与青居城、运山城、大获城、得汉城、小宁城、平梁城、大良城等十数城互为犄角,构成了“如臂使指,气势联络 ”的山城防御体系。可以说平梁城大大牵制了元蒙宼蜀的步伐,在抗元斗争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宋亡之后的数百载岁月里,望之如天半赤城,缥缈空际之中的平梁城依旧在历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嘉庆年间,平梁城便是巴州抵御和抗击白莲教军的根据地和堡垒,在政治和军事上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防御和打击作用。甚至可以说 “得以十年保聚,不至流离失所者,此城之力也。”

平梁城,是古人在战乱时期为平定战乱、恢复太平而铸的雄城。虽然在过往的岁月里,无数惊险的战争在这里展现,无数英勇的将士在这里喋血。但人们对于它的期望从不是战争,而是和平。

或许古城有灵,在今日这个前所未有的太平盛世里,平梁城把自己掩映在巴州城的一隅。在这里,雄城已然不在,只留有些许遗迹。看着沧桑的古城墙、断裂的基石、清幽的阶台,心中油然肃穆。这些都是历史的见证者、饱经沧桑的老者。它们随着巴蜀人民抵御贼寇、随着中华文明起起伏伏,我们应该对它们心怀敬畏。

在这片平梁城遗址上,还有着一座佳城。那是在鸦片战争中被誉为四川抗击英军第一人的巴中名将张必禄的墓园。1841年5月21日,水师提督张必禄率领七百余名精通水性的川兵与英军在沙面作战。期间,张必禄不顾自身多处负伤,仍然率领将士英勇作战,最终以城防大炮猛烈攻击英军舰队,使得英军大败。

在张必禄死后,咸丰实感痛惜,追加太子太保衔,并谥武壮,赐祭文和碑文,并建祠以祀。而今来此,看到“武壮佳城”的题刻以及张必禄残存的墓碑等物,不知不觉地在心中升起一股豪壮,恨不得跨越时空,随张必禄于沙场征战英军。

这便是平梁城,充斥着战争的肃穆。甚至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松一柏都仿佛是从古代走来的将士,于此守卫着平梁城。

当然,平梁城也并非“穷兵黩武”了。这里还有着“仙人洞”宋代摩崖造像、清代石刻、真武庙遗址、州衙署遗址等等,它们也都有着自己漫长而精彩的故事,与平梁城共同构筑了一方历史,形成了一处处人文奇观。而这就是平梁城,米仓古道上的又一颗明珠。

来源:文化远近

作者:无 生

来源: 文化远近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