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易旭东 ‖ 眉山人陈希亮苏轼主政陕西凤翔⑤:中国最早的天府之国(上)

作者:易旭东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09-16 15:07:01 浏览次数: 【字体:

山人陈希亮苏轼主政陕西凤翔

易旭东

中国最早的天府之国(上)

凤翔人的一天,从一碗豆花泡馍开始。

豆花泡馍(图片来自网络)

“东湖柳,姑娘手,金玉琼浆难舍口”,苏轼将南北风味日常饮食巧妙融合为一体,连呼惊奇,竟不知用何种语言来形容,只好套用当地俗语说:对源于这里的豆花泡馍赞不绝口。

“金”指馍片,“玉”指豆花,“琼浆”指对豆浆的美誉。

日复一月,“弥月不雨”。

关中地区的春旱,由来已久。

凤翔大旱。苏轼忧心忡忡。

眼见春耕在即,无麦无禾,一旦颗粒无收,后果不堪设想。

关中平原,又叫渭河平原。

渭河流经甘肃、宁夏和陕西,全长818公里,在陕西境内502公里,流域面积6.71万平方公里,创造出壮美的一片平原,成为关中的“母亲河”。“八百里秦川”,东西长度有360多公里。

曾以水草丰美而著称。

秦国故地。东起函谷关,西到大散关,南依秦岭,北至北山,3.4万平方公里的渭河平原,被称“关中”,“田肥美,民殷富……沃野千里,蓄积多饶”,“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

中国最早的天府之国,上演了光辉灿烂的“汉唐盛世”,到西汉后期,“蜀地膏腴,亩千金,无闲田以葬”,成都平原“水旱从人”,“风水”完全“适合人的要求”,富庶逐渐超过关中平原,说到“老天府”关中平原,反而叫做“郊野之富,号为近蜀”。

说不完的英雄壮歌。

道不尽的风花雪月。

无可奈何。在隋唐时期开始,依赖大运河的运输,方能供养庞大的京畿官民需求。再加上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加重、唐末五代的战乱破坏,关中与河洛一道,失去了华夏帝国核心的地位。

从嘉祐六年(1061年)九月,到嘉祐七年(1062年)二月,没有有效降雨。

关中农业,以粮食种植为主,小麦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每年三、八、十月,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三月为要,“三日不雨穟不实。五日不雨则无麦”。

苏轼夜不能寐。

百姓挨饿,盗贼猖獗的场景,不断在脑海浮现。

北宋,求雨,地方主官“守土之责”。前两次,作为府判官,按官场惯例,须代替知州四出求雨,祈求普降甘霖,“上以无负圣天子之意,下以无失愚夫小民之望”,奔走于山川之间。

颇为辛苦,奔走于田间地头。

每天望着没有一丝云彩的天空祈祝,看着即将干枯的禾苗心忧万分。

二月十三日,奉命赴眉县处理狱事,减释狱犯。

公余,游览了古眉坞、斜峪关、清湫镇、横渠镇,分别写下著名诗篇。

路过郿坞董卓旧堡,做《郿坞》一诗。

衣中甲厚行何惧,坞里金多退足凭;

毕竟英雄谁得似?脐脂自照不须灯。

汉末,董卓专权,搜刮民财,拥兵自雄,在号称“万岁坞”的郿坞中,藏黄金二三万斤,白银九万多斤,积存的谷米,足够30年食用。还挑选了800名少女,以备不时之需。

董卓画像(图片来自网络)

为方便往返于长安城与郿坞之间,动用数十万遥役,鞭打绳拴,修筑郿坞岭。高3.4米,顶宽14米,底宽21米,为黄土夯筑,气势宏伟,有如现代高速公路,一直通向眉县。

“事成,雄据天下;不成,守此足以毕老”。

富可敌国。自称,进可掌控朝局,退足贻娱情晚年。

毕竟多行不义,心怀恐惧,总是身披厚甲,重兵护卫。天算不如人算。无论是郿坞的高墙深院,还是护身的黄金铠甲,都无法保护身家安全,先是伤于李肃的长戟,终是死在吕布之手。

“光明达曙,如是积日”。

士兵在体肥脂厚的董卓肚脐眼中,插上灯芯,点起天灯。

他,记史兼抒感,嘲笑、讥讽董卓劣行。

颇为幽默,辛辣无比。

成语“脐脂自照”的起源,比喻坏人最终没有好下场,自作自受。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易旭东,男,知名纪实作家,非学院派天府文化学者,北宋人物史研究学者。曾在多家报纸任副总编,中央级报刊任部门负责人。发表近400多万字的纪实作品,近50篇作品获各种奖项。2012年辞职,从新闻“回归”到文学,闭门读史,跨文体、非虚构“纪实”历史。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易旭东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