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漫话汉阙

作者:德阳市委党史研究室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09-04 14:31:00 浏览次数: 【字体:

漫画汉阙

一、什么叫“阙”?

2000年版《辞海》对阙的定义是:“古代宫殿、祠庙和陵墓前的建筑,通常左右各一,建成高台,台上起楼观。以两阙之间有空缺,故名‘阙’或‘双阙’。有的用石雕砌而成,专作记官爵功绩和装饰之用。也有大阙旁边跟建小阙,称“子母阙”。另外绝大多数学者认为,阙是象征性、礼仪性和标志性建筑,大多不具备登临观望或室内活动的实用功能。

二、阙的历史

阙的历史十分悠久。它最早在什么时候出现,尚无定论,但至迟不晚于春秋。

“阙,门观也”。一说,最初的阙大约是宫室外的一种防御建筑,高高的台基上有楼屋,守卫者可以站在上面燎望四方,故称之为“观”。因一般分立大门两旁,中间开圈为道,所以又称为“阙”。

雅安高颐阙(图片来自网络)

另一说,阙伴随着防御性城邑的构筑和城门的开辟而出现。初期城邑的城门就是一个缺口。阙这个字的原意就是墙体上一个用作门的缺口。古代城市的城门和重要建筑的大门,是密集人群聚结和通过的地方。有的大型城市、城镇和重要建筑不止一个门。于是需要在重要的大门前设置构筑物以提示和引导人群。那时设置的构筑物,即现在看到的阙。

阙产生于城墙的缺口——城门。因为阙的最早种类为城阙。随后,阙被移植到宫殿、庙宇、墓地等处,从而出现了宫阙、庙阙和墓阙等记载。查历代诗歌典籍,《诗经·风·子衿》中有“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诗仙李白《忆秦娥》“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宋代文豪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从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各个类型的阙产生存在的先后和年代。

上庸长阙全景近照(德阳市地方志办 供图)

最迟在春秋时期的鲁、卫等国,已经有了阙。估计这些阙巍峨壮丽,为其他无阙国家艳羡和模仿。比如,原先并没有宫阙的秦国,在迁都咸阳之后“大筑翼阙,营如鲁卫”。到了秦汉时期,阙普遍应用在城市、宫殿、祠庙、官衙、宅邸、陵墓。从现在考古发掘的遗存和古代典籍记载来看,汉代是阙类建筑最为兴盛的时期,西晋之后除宫阙和陵阙外,其他很少再有见到。

阙的没落,有一种推测与华表有关。这种推测认为,古代的双阙与华表、神兽相对排列,以延长它们之间的礼仪空间。在这之中,与阙作用类似的华表逐渐取代了阙的位置。还有一种推测是,阙作为一个朝廷威仪的象征被后朝推翻取代之后,其所立之阙,当然也要被后朝所毁。以至后来,新朝少立甚至不再立阙以示威仪。

三、现存阙的分布

中国境内留存至今的阙,绝大多数修筑与汉代“汉阙”一词由此而来。据有关资料介绍,全国现存汉阙47座。其中,四川24座,也就是现存汉阙中过半在四川;另外有11座在山东,6座在重庆,4座在河南,北京、江苏各有1座。

四川汉阙分布在渠县、绵阳、德阳、雅安、梓潼、剑阁、芦山、夹江、彭山、昭觉、西昌等地。渠县是汉阙最多的县,共计有冯焕阙、沈氏阙、土溪无名氏阙、蒲宗湾无名阙、赵家村西无名阙、赵家村东无名阙、王家坪无名阙6座。

渠县汉阙(图片来自网络)

 一般认为,四川汉阙中价值最高的两座阙,一是绵阳的平阳府君阙,另一座是雅安的高颐阙。二者均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其次,需要说明的是,位于梓潼县长卿镇南桥村的李业阙,是现存汉阙中修建年代最早的。位于渠县水口乡汉亭村的沈氏阙,是唯一双阙并存,被公认为雕饰最精美的汉阙;位于渠县青神乡平陆村的王家坪无名阙,其上雕有罕见的“荆轲刺秦图”。

王家坪无名阙上的“靳柯刺秦”拓片(图片来自网络)

 德阳唯一现存的汉阙,位于德阳市旌阳区黄许镇三合村二社。有把它叫作“上庸长阙”的,因为其阳面有阳刻隶书“上庸长”三字;也有把它叫作“司马孟台阙”的,这是一个墓阙,墓的主人即叫“司马孟台”。这是阙这一建筑种类在德阳现知的唯一代表,弥足珍贵。

上庸长阙全景(德阳市地方志办 供图)

四、汉阙特点

汉阙一般为双阙,左右分立,东西对称。大阙旁常有小阙,大小相随,似如母子,人们称其为母子阙。现存四川汉阙都相当高大,大的如丁房阙高约七米,小的也有两三米,全用石块、石板堆砌。石料间不用粘结物,吻合贴切,构造坚固。

川西汉阙的主要分布地雅安、芦山,绵阳等县市,地近邓睐山、龙门山,是地震高发区,雅安又有雨城之称,但汉阙经历一千八、九百年,至今犹存,建筑技艺之高令人惊叹。

汉阙虽由石料垒成,却绝不是大大小小石块的简单堆积。阙由台基、阙身、顶盖等几大部分组成,比例恰当,配搭协调,造型极为壮美。阙的各个部分多有浮雕,刀法古朴苍劲,人物禽兽,种类繁多,栩栩如生。绵阳平阳府君阙下部、芦山樊敏阙顶盖下和德阳上庸长阙阙身刻的力士,个个酷似真人。这些力举千钧的壮士,其身体的姿势、肌肉的伸曲、用力的角度,经受得起现代力学理论的推敲。

阙身力士、斗拱雕刻(德阳市地方志办 供图)

新发现的昭觉石阙残石上的麒麟、凤凰浮雕也极生动。阙上浮雕既有独立的单幅画,也有表现大场面的“连环画”。在平阳府君阙上,有一福浮雕是通过猎手托竿挑鹰、人与兽搏斗、野鹿中箭、野物狂奔等几个画面的有机联系,表现壮观的狩猎情景。完全可以说,一座汉阀就是一个精美艺术品。

四川汉阙也是汉代一般建筑的缩影。说起来汉阙是石建筑,但却具有仿木结构的特点,阙上雕有柱、杭、檐、盖等各种木结构建筑的部件,为人们研究其他汉代建筑结构提供了可靠的资料。最为建筑史家注意的是浮雕的斗拱和飞檐。斗拱为中国建筑所特有。东汉以前的斗拱仅见于少数工艺品的图案和文献资料,汉阙上的斗拱虽不一定与木结构建筑的斗拱完全一样,但一定接近于实物。

四川一些汉阙或其附属物上刻有文字,突出的如樊敏阙旁的“汉故领校巴郡太守樊府君碑”,建于东汉建安十年(205年),碑文共570字。汉阙及其附属建筑上的文字,为研究文字书法保存了第一手资料,提高了阙的历史价值。

一座汉阙,还是一篇不短的历史人文文献。其上总是有可供追寻的历史人文故事,总是寄托不同时期人们的观念、思想和情感。渠县的冯焕阙与《后汉书·冯锟传》中冯焕事迹的记载相呼应(冯焕系冯锟的父亲)。现在冯焕阙所在村的村民都以有这样一个祖先而颇感荣耀,并以此为素材来教育后代。

汉阙有如明珠,散落在四川的山山水水之间,带着已经久远的故事与问候来到今天,作为后来者,我们应用心呵护与珍视。

扩展阅读

旌阳上庸长阙  

 上庸长阙,全名“汉故上庸司马孟台神道碑”,是时任上庸长的司马孟台死后,汉绵竹县(旌阳区黄许镇)的百姓为纪念其并教化后人而修建的功德碑。

汉上庸长司马孟台神道碑(德阳市地方志办 供图)

上庸长阙位于德阳市旌阳区黄许镇三合村2组,当地人也称为“汉高碑”“司马孟台阙”。此石阙坐东朝西,占地面积54平方米,阳面为阴刻隶书“上庸长”,阴面刻有虎头铺首、斗拱、负重力士等深浮雕。现存该阙,内为汉代石阙,外为清代砖龛,长2.8米,宽1.55米,通高5米,阙顶为庑殿式,顶脊有寿纹,四方翘角花草,雕纹精美,富有艺术感染力,具有考古学和艺术史价值。宋代时,这处汉阙就引起过金石学家关注,《隶释》记载,右阙身上有“汉故上庸长司马孟台墓道”十一字,左阙无载,看来早在宋代左阙就已毁塌了。

上庸长阙阴刻隶书“上庸长”(德阳市地方志办 供图)

 1982年,德阳县人民政府拨专款建汉上庸长阙的青砖围墙以保护。2000年,旌阳区人民政府又拨专款建成百米长的青石板甬道。

 作为德阳市唯一的一座汉阙,上庸长阙于1956年和1980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两次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德阳市委党史研究室(德阳市地方志办公室)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