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刘刚 ‖ 揭秘民国时期的富顺县城图
本文载《巴蜀史志》2020年第3期
揭秘民国时期的富顺县城图
刘 刚
千年古县富顺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有编史修志的优良传统。据史料记载,从宋代至民国时期,先后编修过10部志书,可惜由 于沧桑变故,至今仅有6部遗存。在这些幸存的旧志中,留有不少疆域图(县境图)、县城图(城池图、县治图)、公署图(县署图)、学署图(学宫图、试院图)等地图,为我们探寻古县富顺的历史变迁提供了大量直观图证。但限于当时的测量器具和绘制技术,其精准度和美观度或多或少要打一些折扣。不过,在民国《富顺县志》中,却有一幅制作相当精美的县城地图,向我们清晰地展示了民国时期的富顺县城风貌。
经典古城图·城池选址之范
这幅地图载于由前清翰林、四川报业鼻祖宋育仁监修的《富顺县志·卷首(舆图)》中,刊刻于1931 年。该志在“凡例”中叙及“庚午冬始订时,各稿已发刊,而 图甫创办,碍难悬合,幸勿吹求”,依此可推断地图的制作时间大概在1930年冬,距今约90年。
该地图取名《富顺县街道图》,由“成都协美印刷 公司代印”。地图右上角备注有表示相对高度的“标高”——“自大东门外河坝以叁百米达起算”,右下角附载“图例”,左下角落款为“资阳曹必钦测绘”与“富顺廖思桢参校”,下方标注比例尺为“五千分一之尺”。图中,山脉、河湖、渡口、道路、城郭、房屋、竹树等绘注清晰、定位准确,尤其是县城内外的山脉还绘有等高线,并用阿拉伯数字标记有高度。更值得一提的是, 该地图实行彩色印制,集科学性、准确性、艺术性及史料价值、实用价值于一体,开创了富顺历史地图制作的先河。笔者不禁惊叹其基本要素之全和制作水平之高,即使较之现代地图也毫不逊色,并由此推测该地图的作者是当时的四川陆地测量局。此外,测绘者为弥补地图的容量缺陷,还在地图右上方添加“ 备 考”——“本图西关外三里许有锁江塔,亦名廻澜塔;东街塔东厅附近有同兴观古塔一座;北关外二里许柿子岭有学校一。限于篇幅,故未列入图内”。
富顺古十景之“釜水环江”(邓佑云 摄)
2006 年,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吴庆洲编著的 《中国军事建筑艺术(上)》以手绘复制的方式将该图收入书中,用作书“第二章城池篇”之“第 一节古城选址的艺术”配图。该配图编号为“图2-1-13”,并注明“富顺县城图(民国《富顺县志》)”,与安徽六安城、重庆合川太和镇一起作为“以天然岩石作为城址的屏障”的典型例证, 极大地凸显了富顺古城的选址特点和军事功能。2008年,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生张蓉在《中华文化论坛》上发表论文《因盐筑城、因学兴城的富顺古城》,再次引用该手绘地图,并进一步揭示了富顺古城的深厚底蕴和规划建设特点,一时成为众多网友及文友争相讨论与传播的话题。但笔者以为,该手绘图只是线性描绘县城的形制,与县志中的原版“富顺县街道 图”相比,不仅漏掉了许多地名和街名,还省略了县城周边的大部分地域,且绘制手法略显随意和粗糙,依“民国《富顺县志》”注明“富顺县城图”有失偏颇,倒不如更名“富顺县城示意图”更为妥贴。
千年盛景图·湖山釜水之秀
富顺自北周武帝天和二年(567)因盐设县以来,经千百年发展,逐渐从一处凿井熬盐之地变为一方经济重镇、人文名镇、山水美镇,被清代著名知县段玉裁描写为“县带洛而衿江,山气佳秀,典午以后才俊蔚起,文物称最盛”。段知县的一席话,以文字方式为我们描绘了一 幅风景绝美的才子之乡,不失为古代富顺的一句广告代言词。而《富顺县街道图》的出现,则为段知县的文字配上了最好的插图,一下子攫住了笔者的窥古之心。
民国二十年《富顺县志》之《富顺县街道图》
综观整幅地图,古县城背山面水,恰似一个规则的扇形由东南向西北展开,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跨越千年而逐渐形成的古城格局。巧妙的是,古城的北、东、南三面环水,绕城而过的沱江静静流淌,因“其盘绕县治有若釜形”,被县人形象地称作“釜水”或“釜江”。而这一鬼斧神工般的天然护城河奇观,也随之被古人生动地命名为富顺古十景之“釜水环江”。同治年间的山东籍知县杜受廉有诗云“:山色周围水四邻,万家烟火枕江滨。金汤形势千秋固,天地钟灵气若春。”诗句既道出了古城固若金汤的雄浑之状,更揭示了山环水绕的灵秀之形和烟火缭绕的市井之味,成为地图古韵的真实写照。
除神奇的“釜水环江”之外,地图上着色同为淡蓝的 “西湖”与“少湖”双双惊现。一幅消失多年、享誉全川的古城盛景图——“三山夹两湖”瞬间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先说说大名鼎鼎的西湖。有语云,“天下西湖三十六,富顺西湖甲四川”,14个字把西湖化作富顺的形象代表,成为今老县城 AAAA 级景区的核心景点。西湖位于地图中央、民国“县政府”之后,南岸有修建于1929年的钟楼、因段玉裁而红极一时的望湖楼和深藏易学大师的读易洞,西岸、北岸有彭家湾、花园湾等。这个形成于宋代的城中之湖,一直是老百姓的游乐之所和文人墨客的吟诗作画之地。其中,明代状元杨慎与富顺才子熊过携游西湖出巧对的典故,已成老百姓津津乐道的千古佳话。而戊戌六君子之一、县人刘光第更以“县有湖山高蜀国,梦随烟月落杭州”的浪漫情怀,将富顺西湖直比杭州西湖,将富顺这座“高蜀国”的湖山之城捧上了与杭州齐名的唯美高度。
富顺古城小南门渡口
再谈谈已消失多年的少湖。少湖位于古 县城西北角,地处西湖以西。若按《富顺县街道图》比例计算,它的面积大概是西湖的十二分之一,约四五亩。据富顺文史专家刘海声讲,少湖原名邵湖,即邵家湖,因湖边居住有姓邵的显赫之家而扬名。经查富顺旧志,清道光版县城图和同治版城池图均标注为“邵湖”。笔者猜测,地图中的“少湖”之名,可能因“少”“邵”同音,也可能“少湖”有“小湖”之意吧。刘光第有诗《邵湖人家》云:“风亭水榭乱茭菇,更有䴔䴖点画图。万橘绿分苏子宅,一灯红落邵家湖。”亭台、茭菇、䴔䴖,一个亭映碧波、水草丰美的湖,一个灯红橘绿、临湖而居的家,成了刘光第心中除西湖之外的又一个湖山之恋。史料记载,在抗战时期,四川隆(昌)富(顺)师管区第三十二新兵补充训练处曾驻防少湖,为抗日前线招募新兵,其新兵训练场就在北门外的罗浮洞操场。可惜在20世纪中后期,不知何故少湖被夷为平地,鹰飞鱼跃之地顷刻间化作种植树木的苗圃及学校操场,再后来又用作球场。而今,这里已成为居民的健身活动场地,唯有一条“少湖路”可以遐想曾有的那一片湖光山色。
当然,笔者不知道有“两湖”的古城有几何,但相信拥有 “三山夹两湖”之胜的古城绝无第二。这里的“三山”,一说是马脑山、钟秀山、五府山,另一说是马脑山、钟秀山、神龟山。依地图看,似乎前一说更能体现“夹”的生动与形象。但无论哪一种说法,都不减“一城山色半城湖”之美。其中,马脑山横亘盘礴,巍然于少湖之西北;五府山北高南低,矗立在西湖以东;而钟秀山一峰耸峙,居中得正,左西湖,右少湖,因有邑人韦蕃立石刻“第一山”,遂称“众山之宗山”。数百年来,就在这“三山”与“两湖”之间,先后留下无数文人骚客吟咏不绝的“澜崖渔歌”“西湖夜月”“北洞春秋”“马脑乾 关”等古江阳盛景,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城内有山、山间有湖、 湖山相依的精美画卷。今天,三山西湖依旧在,唯独不见邵家湖,《富顺县街道图》已成数十年前古城盛景的见证图。
城建复原图·建制规格之高
富顺建置始于北周,最初以夯土筑城。到了明代,为提高防御能力,城墙开始逐段易土为石。直到明正德八年 (1513),知县童纶将土城改建完成,且“周五里有奇,计长一千零五十三丈四尺,高一丈五尺,脚宽一丈三尺”,整座古城“前江右湖,允矣壮观”。明代四川状元杨慎曾受刑部主事杨训远约请,留有近1300 余字的名篇《富顺修城记》,并形容当时的城池“坚如积铁,屹如壁山,崇楼耸峙,磴道联升,陴堞周护”。
从《富顺县街道图》可以看出,民国时期的富顺古城坚固险峻、布防严密,城池四周竟有9座城门和4座炮台,防御设施的配备在县城中实不多见,足见其建制规格之高。其中,大东门、大南门、大西门、大北 门分布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而在每座大城门附近,分别设有方便百姓和商贾进出的小东门、小南门、小西门、小北门等4 座小门。在小北门附近,还有一座命名“迎江门”的城门,旧称“子门”。另外,每座城门都有自己的名字并附建城楼,如大东门称“东津门”,其外匾、宾日楼内匾匾额为“釜川汇秀”;大南门称“文明门”,其外匾、寿光楼内匾匾额为“冠冕相通”;大西门称“凌云门”,其外匾、乐丰楼内匾匾额为“永庆西成”;大北门称“拱极门”,其外匾、瞻斗楼内匾匾额为“江阳锁钥”;小东门又名“水东门”,其外匾、燦锦楼内匾匾额为“势壮辅车”;小南门称“镇江门”,其外匾、漾月楼内匾匾额为“祥占利涉”;小北门称“向阳门”,其外匾、敦艮楼内匾匾额为“辉延旸谷”。4 座炮台则分别位于大北门右、迎江门附近山坡上、小南门至大西门转弯处及靠近大西门的马脑山麓。遗憾的是,这些雄伟壮美的古城墙及城门、城楼、炮台等大多在20世纪中期惨遭拆除,如今仅剩一座孤零零的迎江门可供凭吊,其余的只能以地名的形式残存在老百姓的记忆里。
富顺古城迎江门及城楼
《富顺县街道图》中显示,县城迎江门外及小南门下游,分别有两道保护古城免受洪水之灾的“防波堤”。其中,迎江门外的防波堤建于清同治十三年 (1874),由时任知县沈芝琳主持修建。该防波堤因形似大刀且具备“以杀水势”之功能,故取名“关刀堤”。关刀堤为条石垒砌,刀刃面向上游直插江心,历150 年而不毁,2009 年被自贡市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据一位久居古城的90 岁老人讲,在两道防波堤附近,民国时期还存有两座耳城,即使战乱时期也能确保老百姓出城取水安全。经查旧志确有其事,并载“小北门、小南门皆砌耳墙,截至水滨,遮护东南一带市肆居民”等文字。文中的“耳墙”即老人所述的耳城,由知县彭名湜于清咸丰十年(1860)为防御李蓝起义军攻城所建,不知为何在地图中未予以标明。
关刀堤
民国初,由于社会秩序混乱,盗匪横行,政府将清代的保甲制改为团保制,以利于组织训练地方武装。当时的县城(城厢)分东关、南关、西关、北关、新河、太平等6个团,城内外共有46 条街巷。其中,城内4 个团有30条街巷, 大北街、桂花街、朱紫街、玉带街、忠孝街、金水街、核桃街、都宪街、朝阳街、正东街、中正街、县署街(衙门口)、钟秀街、经文街、纬武街、少湖街、育婴局街、盐井街、正西街是主体街道和 闹市区,其余街巷有毡房街、简家巷子、马家 冲、三倒(道)拐、七郎街、小巷子、大巷子、皂角巷、韦家巷、胡家巷、多才沟(拖材沟)。而城外的新河团、太平团有16条街巷,临江街、锦江街、新街、河街、顺城街、太平场(太平街)、半边 街是主要街道,其余街巷有东来巷、铁匠巷、兴 隆巷、水神巷、板板桥(板桥街)、木匠街、梁家巷、苏家巷、施家巷。在县城隔江对岸,还有东街团和南街团,两个团的街巷分布甚少,除南街口和东街口外皆未命名。
在县城通往外界的道路中,有马路、里道 和县道之别。其中,马路只有一条,即经邓井关至自流井、威远县。而里道则有4条,即南街团至黄角灏(黄葛灏)和观音寺,东街团至龙洞场和棬子沟(今棬坝村)。县道也有4条,一是经大西门、望城坡(望神坡)、自贡至荣(县) 威(远),二是经大北门、古佛坎至内江,三是经东街口穿双牌坊至泸县,四是经东街口至隆昌。在通往隆昌的县道起点处,特别设有一处地方官员迎送上级官员的“接官厅”。这说明东街口曾经是进出县城的主要通道,也是朝廷重臣来往的必经之地。今“接官厅”所在的老东街仍存,文物管理部门可在原“接官厅”位置设立“富顺县接官厅遗址”碑,为千年古县增加 一处宝贵的历史记忆。
社会风貌图·民生建筑之特
笔者还从地图上发现,在纵横交错的古街老巷里、错落有致的水光山色间以及曲曲折折的无名小径旁,政府部门、防务机关、寺观庙坛、楼阁祠堂、桥梁水井等建筑物密布其中,为我们了解90年前的社会民生打开了一扇斑窥全豹的窗口。
在古城内,东关团有公安局、电政局和文 庙、武庙、万寿寺、天后宫、南华宫、观音庙、清真寺和药王庙,尤其忠孝街四周集聚有10 余处祠堂和两道牌坊。南关团是县政府所在地,除邮政局和马王庙外,读易洞附近有一所学堂。西关团是军事重地, 民国时期的旅司令部驻扎其间,以钟秀山为中心分布有文昌宫、仓神庙、飞来寺、元天宫(玄天宫)、万寿宫及川主庙、龙王庙(龙神祠)、土地祠、慈善堂等,靠近西湖边有纪念富顺明代才子晏铎、熊过的晏熊祠和纪念清末著名知县陈锡鬯的陈公祠。北关团则有火神庙(坎离宫)、城隍庙、桓侯宫和江阳书院。
在古城外,新河团有水神庙和区别于东关团的武庙,武庙附近则是整幅地图的300 米标高参考基点。太平团除富邓军站、玉霄观、三元宫、清醮寺外,还有富含市井气息的教养工厂、米市和广仁堂 (养济院)。南街团靠近沱江的久泰坝与沙湾之间, 有一处农事试验场,往南的山上则有普陀山寺、南山寺、奎星楼、南坛(社稷坛)和五显庙。挂榜山(翠屏山)以东的东街团范围内,五龙庙、桂花寺、观音阁相隔较近,鹿来山以北分别是地藏庙和东山寺, 紧邻夺锦州附近的山上还有两座不知名的塔。大北门外的方圆几里则是一片风水宝地,有唐代始建 而宋淳熙朝御赐匾额的中岩寺,有明代礼部尚书李 本重镌罗汉石像的罗浮洞,有祭祀风、云、雷、雨和山川的北坛,还有东岳庙、杨家祠及一座不明主人的尚书楼。
在这些古韵悠悠、功能各异的建筑物中,宗教 建筑的数量无疑是最多的。这表明,民国时期的富 顺县城盛行宗教文化。在古城内外,不仅佛教、道教与伊斯兰教共生并存,地方祭祀活动也很活跃, 如祭祀名宦乡贤、文化名人、列祖列宗的祠宇和展现移民文化的同乡会馆等,共同形成那个时代特有的文化现象。据《富顺县志》1993 版记载,清朝末期,包括县城在内的县域内共有宫、观、寺、庙、庵、堂、祠、宇等400 余座,有僧人、道士近1200 人,宗教文化已深深地植入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为富顺古城增添了一道神秘的宗教色彩。当然,作为川南巨邑的县城,分布于大街小巷的政府机构除了地图上标注的以外,还有津捐局、三费局、育婴恤嫠局、学田局、保甲局、酒烟厘金局、铁路租股局、劝学所、教育会、农会、经征局、糖税局、习艺所、矿务派出所、自治研究所、商会、统计处、劝业分所、县议事会、参事会等,这些机构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经济结构 和社会状况。
在地图的西北部和东南部,还可以看到大片的荒凉之地。经比对图例,低洼处多为水田,高山处多为坟墓,其余地面或种植果树,或为成片的树林、竹林覆盖。其中,在经邓井关至自流井、威远县的马路旁,有一个取名枣子垇的果园,从图上观察属小块种植。而在地图的西南角,是古城的一个排水沟,取名“铧厂沟”。据旧志记载,“城内水沟旧导水由西南各门出。光绪六七年间,知县陈锡鬯浚改其流东注入江。越二年,复有北城水沟之役,邑进士杨钧、孝廉陈崇哲先后有记”。沿铧厂沟逆流而上, 北岸依次有小南门、大南门、大东门3个古渡口,分别与南岸的沙湾、南街口和东街口双牌坊处对应。
胶片拍摄老县城西湖(邓佑云 摄)
桥梁也是古城内外的一大特色。在这些桥梁 中,有的跨湖,有的跨溪,还有的跨沟。其中,城内有两座,均位于西湖边,一处连接湖之东的五府山与龙王庙,另一处位于湖之南的出水口,而尤以前者较长;城外有5 座,分别位于铧厂沟、富邓军站与邓井关之间的马路上、南街口侧、东街口旁及地藏庙下方。此外,古城中还有水井7 口,其中,3 口井在西湖西岸,2 口井在西湖东岸,从侧面显示了当初西湖的水质与生态;另外2 口水井,1 口在较场坝上方, 1 口在紧邻少湖的育婴局街。
民国二十年《富顺县志》之《富顺县街道图》
一幅老地图,不仅展示了90 年前富顺古城的山 形地貌和城建格局,更显示了90 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沧桑变化。一路走来,富顺古城作为军事堡垒的昔日雄风已荡然无存,但作为一个县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已然确立。我们欣喜地看到,历经千年的富顺古城正在新一轮的保护与建设中重获新生,以富顺文庙、西湖为核心的古城复兴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一座水绕三方、山围四面、湖光旖旎的富顺古城即将灵动再现。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刘 刚(自贡市地方志办公室)
图片:作者供图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