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探秘】四川凭什么是中国最重要战略备份区
问题:为何四川盆地是中国最重要的“战略备份区”?
01
因为四川不灭,中国不亡。
从近代历史上来说,四川一直是中国最后一个反攻复国基地,如果四川也亡了,那当朝肯定没有翻盘指望了。
凡外族入侵,四川都是抵抗到最后,从未投降过。
以宋朝来说,中央王朝已灭亡十几年了,四川仍在抵抗。
前有重庆钓鱼城干掉蒙古大汗,后有宜宾凌霄城全体军民殉国。
清朝入关如此,民国抗日亦然。
每次皆死战方休,屡次被屠城,被蒙古屠、被满清屠、被日本连续无差别大轰炸六年。
四川人就是不长记性,还是没养成投降的习惯。
当然,结局就是一而再的被屠川。
但有了这种血性,也就有了在危难时保存中华民族火种的最大可能。
02
从经济上说,自古就是天府之国,扬一益二,物产丰富,资源众多,完全可以做到自给自足,不怕被封锁。
地理上而言,四川深处中国腹地,盆地周边十万大山。
就算是在现代,仍具有良好的战略纵深与反应时间。
只要把入川的高速、桥梁、隧道、铁路、机场一炸,照样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加上四川人口历来众多,诸葛亮以一川之力就敢五次北伐,有了成规模的人口基数,一切才有可能。
大三线建设,四川就是核心,国之重器悉数迁进。
各地精英纷纷入川,当时设想是,苏军铁甲洪流打过来,我方就有序放弃北方,一路抵抗退到四川,靠持久战保住国种。
03
“巴蜀由来古,殷周已见传”。
不得不提,川人独特的文化底蕴,龙是全体中国人的图腾。
川人除此外,在蜀地有三千年历史的三星堆文明里,川人还有着自己的图腾——太阳神鸟。
长期在一个封闭自立的地区生活,有着自己的小文明系统。
川人却很早就接纳了中原文明,并热爱华夏文明,有着浓厚的大中国情结。
益州多名士,巴蜀自风流,那“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之李太白是何等洒脱。
司马相如之“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又是何等奔放,赤壁之“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更是何等豪迈…
也许就是这山、这水、这斯人,给了川人无比的自信。
面对蒙古之汹汹铁蹄,川人宁死不屈,川中八柱为凭。
四川以一省之力抗蒙52年,城城皆玉碎,处处见血战。
人口从1200多万,杀得仅剩80多万,可谓举省殉国,后在元朝四等人制度里,当局赫然将川人列为第三等。
面对清军留发不留头的铁血政策,儒家代表孔府只思考了一周就屈服。
而川人毅然选择了不留头,原本是“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的繁华成都,被杀得“弥望千里,绝无人烟,”只剩七万老弱妇孺。
很多川人也许并不知道儒家气节为何物,但面临国破家难,他们一次次抛洒自己的头颅做出了铮铮回答。
04
四川人就这样,平时懒懒散散,爱吃爱耍,不上进。
打内战像在过家家一样,战斗力完全就是渣渣。
两个敌对派别的士兵白天打仗,晚上一起喝酒。
射击都是枪口朝天,让全国人民当笑话看。
但一旦面临外族入侵、民族存亡之际,四川人爆发的战斗力绝对是五颗星。
在大是大非面前,川人骨子里都自带着一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血性。
湖广填四川,对今人而言,不过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背后却是不屈的四川人,为国抛洒的千千万万之大好头颅。
台湾拍的抗战纪录片——《一寸河山一寸血》里,对川人的无私奉献、川军的惨烈牺牲,给予了极其高度的评价。
新华日报在抗战胜利后写了一篇著名的社论,叫“感谢四川人民”,当然,全国各省人民都为抗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但四川被点名感谢,应该能说明点什么吧。
05
日寇从未进犯到四川境内,川军却赤脚出川、走遍13省。
参加了全国28场大型会战,摧锋于正锐,挽澜于极危。
正是他们,以大无畏的牺牲换来了“川军能战”的赫赫之名,也付出了全国最高的伤亡,每五个牺牲的军人里就有一个是川军将士,四川更以一省之力承担了整个抗战所需的三分之一钱粮,募捐时,乞丐亦将乞讨所得悉数奉献…
06
这是抗战时著名的死字旗,四川一位父亲送儿子出川抗战时给的,现存于成都建川博物馆。
一面旗,80字
“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份上尽忠...伤时拭血,死后裹身”。
一个普通老人,送子上战场,临别赐言死,我不知道该用什么语言来形容这种精神境界,或许,只有四川人才做得出来。
“我的学生都战死了,现在该我这个老师上去了。”
当日军轰炸机编队嚣张到不用护航即闯入四川上空时,一架教练机横空而出,无视1v32之悬殊,以决然之姿扑向日机编队…
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有此子民,夫复何求。
八十年前,台儿庄,川军一个师遭受重大伤亡,师长苦求李宗仁:“李长官,给我们川军留点种子吧。”
未获同意,最后全师战亡,寸寸山河梦,梦里有国殇,昭昭赤子心,碧血洒疆场,川军魂的种子已然留下。
07
是的,川人从未负国…
来源:知乎
作者:猪小哼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