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李贵平 ‖ 太平镇 出川入黔的水陆盐道(上)
四川古蔺太平古镇
太平镇 出川入黔的水陆盐道(上)
李贵平
古蔺县太平镇(图片来自网络)
川南赤水河南岸,有个水陆交通枢纽:太平古镇。太平镇隶属四川古蔺县,与贵州习水市醒民乡一桥相通,成为古蔺出川入黔的东大门。这里很早就是商贾聚散的古渡口,成就一方驿镇。群山环抱中,房屋依山傍水,层层叠叠,素有“小重庆”之称。这里也是南方丝绸之路支线“牂柯道”(夜郎道)上人烟稠密的集镇。出川入黔的盐运古道,成为生活于高原与山区的民众同其他族群进行物资交换的必要通道,由此成就了同一族群或不同族群之间的文化交流,进而为社会整合奠定了基础。
壹
太平渡
朱氏后裔的纪念
太阳在淡淡云层中若隐若现,清凉的风吹在脸上,空气里似乎带着花草的清香,沁人心脾。古街上来来往往的人们,似乎在这柔和的日子里放松了心情,放慢了脚步,享受着宁静的生活。古街西头,一棵上百年的黄葛树破墙而出,树根迂回曲折,紧贴墙壁,与墙壁上的爬山虎互相纠缠。
太平古镇犹如一个经历沧桑的白发老人,身上承载了太多故事。古蔺地方志介绍,战国至先秦时期,太平古镇属古习国部落和夜郎国,该镇被人称为“落洪口”。蜀汉时诸葛亮南征,在这一带出兵布阵。明代以后,来自江西陇南县太平堡的商人朱复桐,为纪念先辈朱熹在白鹿洞书院讲学传道,将“落洪口”更名“鹿平场”。朱氏后裔为了怀念家乡的“太平堡”,将其易名为“太平渡”,沿用至今。
镇上赤水河边有一处码头遗址,四周绿苔重重,树木繁茂,时有游客来参观。这个码头,就是川南有名的太平渡,现在叫红军渡。
太平古镇红军旧址指示牌(李贵平 摄)
太平古镇历史悠久,房屋多为清末和民国时期所建,因地势陡峭,多依山形走势。鳞次栉比的建筑中,有一种阁楼风格的房子很引人注目,那就是吊脚楼。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旧址,这座深宅大院地处半山腰,是当年朱德总司令设在太平镇的指挥所,房屋为穿斗式混合建筑,院内古朴传统、宽敞清净。附近,曾用作红军医院的刘宅、李宅,也是川南院落民居的代表建筑。
太平镇红军总司令部驻地旧址(古蔺县地方志办公室 供图)
贰
赵家花灯
与赤水河月影相映
走在古意悠悠的石板街上,聆听小贩长长的吆喝,偶尔与坐在屋檐下卖草鞋的老人对话,或与那卖米粑的年轻媳妇聊天,就会觉得时光倒流,仿佛置身于沈从文先生笔下的《边城》。这里不仅有古老的街道、纯朴的街民,还有优美、动人的风物传说,“春燕衔泥”“茶盐星火”“九溪烟雨”……还有古蔺扬琴、划龙船、耍花灯、牛灯、打连厢等多种民俗文化。
太平古镇沿途风景 (李贵平 摄)
镇上居民不多,民风浓郁。几位坐在屋檐下聊天的老人说,每到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镇上是最热闹的。居民们用绳子将红彤彤的灯盏系于竹竿上,高悬于瓦檐、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挂于家屋高处,大户官绅则喜欢将火力旺盛的燃灯,高挂在河边舟船的桅杆上。寒夜里,那些远方归来的游子,从几公里外的远处都可以看到家乡的灯盏,感受到故园温暖的召唤。
古蔺县文史资料介绍:清乾隆年间的中秋节,满镇灯火辉煌,不啻琉璃世界。一赵姓盐商大开府邸,每次都把花灯挂得高高的,最高时有七八丈,十分醒目。亮晶晶的赵家花灯与赤水河月影相映成趣,非常幽美。夜深人静时,赵家人还请来镇上文吏和教师爷,聚于灯下饮酒作诗,谈笑风生,几近通宵。
古蔺县太平镇(图片来自网络)
叁
川盐入黔
官署设水路驿站
古蔺县太平镇,位于赤水河中游西岸古蔺河与赤水河交汇处,古名“落洪”(也称“乐共”,乐与落、共与洪均为通假字),它与土城之间的赤水河中游水路,早在秦汉时就已通航,太平镇也成了古代由土城通往昆明和越南的必经地,其路线大致是:土城、太平渡(永乐)、镇龙山、赤水河镇、毕节、赫章、宣威、昆明、文山和境外越南。上世纪50年代初,土城还出土了一批明代和清代的越南钱币,证明这条古代丝绸之路“样舸道”(夜郎道)的存在。
古蔺县太平镇(幸福阿哥 摄,图片来自网络)
《古蔺县志》(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载,三国时蜀汉大将马忠,就是沿着这条路线将庲降都督府从土城(平夷)迁往赫章可乐(味县)的。太平镇右侧三华里处的九溪口(赤水河西岸),二十多年前曾在这里发现一座东汉墓葬。沿着赤水河西岸的两山脊间,有一条南北向的小溪(九溪河),再沿小溪可见一条古通道,由其南端的土城乡炉缸嘴东渡赤水河后通往仁怀市合马镇。这是一条宋代就已开通的运盐古道和南丝之路古道,宋代播州西部地区出产的茶、马和丝绸等很多就是从这条路线运抵太平渡,再顺着赤水河往北运往泸州的。
太平古镇紧靠赤水河 (李贵平 摄)
《古蔺县志》记载,历史上,贵阳府所属食盐有两个来源,“川省自流井、贡井载至仁怀县属之猿猴发卖;川省射洪县载至綦江县发卖,均系黔地小民到彼,零星接买,马载人挑,分途运售,自猿猴至省计程十余站,自綦江至省计程二十余站”。
明末清初,因川盐入黔的交通需求,官署在太平镇设立了一个水路驿站,众多盐商涌入太平设号,商贾云集,贸易繁忙。太平渡口船只胪列,桅樯如林,号子起伏,物畅通流,古镇逐渐繁荣。到上世纪30年代初,太平已成为川黔滇地带极富盛名的商贸枢纽。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来源:《华西都市报》(2020年8月10日A12版)
作者:李贵平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