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成都武侯祠纪事——住祠道士守护武侯祠文化底蕴
清代,各级官府重视成都武侯祠的保护,修葺、祭祀不断,但因事务繁杂,祠内日常琐事皆交由入住祠庙的僧人、道士负责。其中,道士入住时间最长,为武侯祠的管理、维护和发展付出了汗水和心血。
康熙年间,武侯祠由僧人住持守护。雍正七年(1729年)秋,武侯祠住持僧人病重,成都的绅耆便举荐能诗善画、颇负盛名的蜀中道士张清夜接任住持,经官府同意后,张清夜成为武侯祠第一任住祠道士。此后220年间,文化修养较高的道士不断入住武侯祠,他们不仅每日洒扫庭除、添瓦捡漏,更广植柏树、添设景点,积极营造祠中文化氛围。
武侯祠内古柏森森(成都市武侯区地方志办公室 供图)
广植柏树 增缀景点
明末清初,武侯祠虽然幸存,但“陵庙树木悉为灰烬”。康熙十一年(1672年)恢复重建,在建筑之间补植柏树,但数量不多,不复杜甫诗中所写“柏森森”的景象。自张清夜入住后,两百多年间道士们种植柏树超过三百棵,使祠内又逐渐恢复往日老柏参天的景色。此外,还种植竹、楠等植物,据《昭烈忠武陵庙志》记载,道光三年(1823年),住祠道士张合桂在惠陵前种植楠树,“复于祠后增植楠二百株,拓地二亩余,缭以周垣,时加灌溉。数年之后,已生机郁勃矣。”
除植树外,祠内道士还在主体建筑四周修建了藕船、静远轩、静香径、紫阳洞、香叶亭、听鹂馆、爱树山房、镜心精舍等屋舍亭台景观。其中,紫阳洞作为道士栖息之所;听鹂馆、香叶亭等成为文人聚会宴集、吟诗唱和之所;位于诸葛亮殿东侧的爱树山房,则是收藏珍贵文化典籍刻版之处。补植柏树、修建景观后,武侯祠逐渐成为旧时成都人首选筵游场所以及文人雅士宴饮酬唱之地,为营造武侯祠文化氛围提供了条件。
武侯祠内森森柏树(图片来自网络)
“乞书”诗文 保护碑刻
经受明末清初战乱,武侯祠内历代积累的碑刻、匾额所剩无几。道士入住武侯祠后,遂向文人雅士征求诗文墨宝,刻成碑碣、匾额,丰富祠内文化景观。据清查礼《摸鱼儿》词后注文记载,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著名书法家、四川按察使顾光旭游览祠庙,住祠道士徐本衷曾携纸墨向顾光旭乞书。光绪十年(1884年),书法家黄云鹄拜谒武侯祠,写下七言诗《锦城秋老》,此诗后被刻为碑碣存于诸葛亮殿内,诗的注文中也有道士多次向他索求诗文和墨宝的记载。
除了向文士“乞书”,住祠道士对祠内已有碑刻也严加保护。因武侯祠内诗碑广受尊崇,有人随意在原碑上拓制,导致碑刻磨损。后来,住祠道士便复制碑刻,专门用于制作拓片,并出售这些拓片,增加了祠内收入,又保护了原碑。
黄稚荃隶书诸葛亮《诫子书》全文(来源:成都武侯祠公众号)
植根传统 发扬文化
道士入住武侯祠两百多年,却从未举办道教活动。客观上,因祠庙重大事务均由官府严格管控,阻止了道士将武侯祠改造成道观;主观上,自张清夜始,历代住祠道士均十分重视中华传统文化,充分认同和宣扬三国文化,守护了武侯祠的文化底蕴。
张清夜学养深厚,始终关注“大道”,认为道教文化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其后生门徒所习仍以四书五经等传统文化经典为主,“道门典籍《道德》《黄庭》《南华》而外,不多购求。其炉火、餐霞、服气等说,概不入览。”他还将诸葛亮视为与伊尹、周公一般的圣贤,而非列为道家神仙。
此后,徐本衷、黄合初、裴合航、张合桂等历代住祠,皆遵循张清夜的做法,“不事丹铅炉火之说,惟精省察克治之功,与诸文人游,无不雅重”。尤其是徐本衷在香叶亭内供奉诸葛亮画像,并常与弟子阅读《诫子书》,追念诸葛亮的高风亮节。
1949年成都解放后,成都市文化局接管武侯祠,道士们退出了历史舞台。住祠道士管理武侯祠220年,虽无重大事务决策权,却努力构建祠中自然及人文景观,为守护武侯祠的文化底蕴、,增厚文化积淀、宣扬三国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参考资料
1.《清代道士与成都武侯祠》,作者:王晓乔。
2.《三国圣地 明良千古——成都武侯祠1780年回首》(下),作者:罗开玉。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成都市武侯区地方志办公室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