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易旭东 ‖ 从“驷马桥”到“灵关古道” | 《谕巴蜀檄》“辑安中国”

作者:易旭东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07-27 15:34:29 浏览次数: 【字体:

三、《谕巴蜀檄》“辑安中国”

易旭东

 安抚民众。

 司马相如一到成都,就以“信使”的名义,写了篇《谕巴蜀檄》。

《谕巴蜀檄》,嘉庆二十五年七月,成亲王书(图片来自网络)

 令巴、蜀郡府,立即转发各县张贴。

 《谕巴蜀檄》,充分传达朝廷“存抚天下,辑安中国”的旨意,一面说,唐蒙“发军兴制,惊惧子弟,忧患长老,郡又擅为转粟运输,皆非陛下之意也”;一面说,“当行者或亡逃自贼杀,亦非人臣之节也”,解释征兵只是为保护财物、使者的安全,没有进行战争的忧患。

 “急国家之难”“尽人臣之道”。

 呼吁百姓,理解、支持开发西南夷地区。

 最后,以忠义、荣辱观,开导民众。强调父母和基层官员,都要对年轻人进行教育,还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不然,缺少好的品德和耻辱感,就会落得受处罚,被杀头。

 “因巴蜀吏币物以赂西夷”。

 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司马相如以中郎将身份(相当于正司级),从成都十二桥旧宅出发,出使西南夷,经邛崃南下,一直到邛都(今四川省西昌市),一路招抚了邛、冉等部落……

 政府不拨款,自筹资金。

 一行人的所有开支、包括给“西夷”的的礼品等,出于巴蜀。

 他,先后进入邛人、笮人、冉駹(今四川省茂汶一带)、斯榆(今云南省洱海一带)等蜀郡西边、西南的兄弟民族部落中,与首领谈判、协商,宣传西汉王朝的威德。

 凭借自筹来的巴蜀官吏的财物,“拢络”西南夷。

 《史记》中,司马迁记载:“滇之北,君长以什数,邛都最大。”

 “滇以北”的安宁河流域,生活着众多少数民族部族,以邛人最为强大,与夜郎、滇人、昆明人,鼎足而立。邛人保持着一种恐怖的军事制度,“邛之初有七部,后为七部营军”。

 七支部落,七支部队。

 战争来了,举族皆兵。

 靠亲情、血缘维系的军队,战斗力强悍。

 安宁河流域,两侧为山地,中间形成一个宽约40公里的槽型谷地。土地肥沃、日照充沛,邛海和安宁河,提供充足的鱼类资源。邛人自由游荡,大声歌唱,《后汉书》记载,邛人“俗多游荡,而喜讴歌”。占据整个安宁河流域,大概分为越西、喜德、冕宁、西昌、德昌、米易、普格七大区域,每个区域相对集中,又保持一定的距离,对应着邛人的七支部落。

 平时沿河而居。

 一有战争,就成七支军队。

 充满传奇色彩的七部营军。

 邛人亦醉心于拓展疆土,一直试图往大渡河流域渗透。

《华阳国志》载:邛崃山,原名邛笮山,邛人、笮人的分界线,邛人屡屡北上试图翻越,遇到剽悍的笮人,大多无功而返,始终未能有突破性进展,故更名为“邛崃山”。

 安宁河谷虽名“安宁”,却危险、杀机潜伏。

 团团包围。北临蜀国,南有古滇,东接夜郎,西望笮都,西南则是昆明人。

 春秋战国,青铜大量投入战争的时代,环绕安宁河流域的古滇、笮人、夜郎、昆明人地域,中国西南出土青铜兵器最为集中的地带。七部营军再剽悍,也难以抵挡锋利的青铜兵器。

 扩张草草收场,百般无奈,只有退守安宁河谷。昆明人、笮人、古滇、夜郎,一直觊觎着邛人广袤丰茂的领土,如同一个落魄的地主一般,眼睁睁看着自己的领土落入他族之手……

恩威并施,“愿得受号者以亿计”。

 邛人部落等的首领,都愿做西汉王朝的内臣。

 过去,彼此械斗,互为仇敌,各族各部落之间构筑关塞。现在,在司马相如反复的搓和、滋润下,团结在中央政府的周围,撤掉关塞路障等。

 促进“西南夷”数十个兄弟族群,自愿投入中华大家庭的怀抱。

 为西汉平定百越、扩大版图,开发大西南,巩固和发展蜀身毒道,创造良机。

 回朝复命。“还报天子,天子大说”。

 衣锦还乡。乘坐驷马高车,回到成都。 

 言必信行必果,“蜀人以为宠”。

 成都郡县官员为迎接皇帝特使、有功之臣,特意把北门高笋塘外升仙水(又为凤凰水,因傍凤凰山)上的升仙桥,加宽为六七米的大桥,太守率领文武百官,以四匹纯色马同驾的豪车迎接,县令等官员身背弓矢,手拿小锣,在车前为司马相如鸣锣开道。

 升仙桥被人们称作驷马桥。

 一睹风采。成都富豪也凭借关系,来到司马相如门下,献上牛和酒。

 喟然感叹。卓王孙见女婿高才大器,文武双全,才华横溢,皇上重用,立改旧态,分赠百万资财、百名僮仆与女婿、女儿,补办夫妻奢豪婚仪,使女儿与儿子所分家财均等。

 开道与开边,治道与略边。

 盛世强君永恒不变的追求。

 “略定西夷”,道路为先。

 通江达海,打通西南出海丝绸之路。

 司马相如对西南民族的整合,基本上沿着南方丝绸之路展开。

 文明对愚味的一次伟大进军,梦幻和向往的一次冒险。

 中国三大民族走廊:“西北走廊”“藏羌彝走廊”“南岭走廊”。

 “藏羌彝走廊”南北两头延伸,都有着漫长的延长线。

 成都,中国三大民族走廊的自然“节点”。

 天然媒介。从西北“西北走廊”,到西南“藏羌彝走廊”,进入华南“南岭走廊”。

 北方出口。由甘青高原西行,进入“西北走廊”,越过长城以北草原地带,经河西走廊、西域至近东、小亚细亚,向东延伸,越过北方草原地带,进入中亚,直到俄罗斯。

 向西,北方丝绸之路。

 向东,草原丝绸之路。

 四千年以前,甚至更早,欧洲到中国就有一条贯通欧亚大草原的文明交流大通道。

 南方出口。由横断山向南,一直向南延伸到中南半岛,并从横断山脉南端向西,经过南亚印巴次大陆,延伸到中亚、西亚和东地中海地区。

 向西,“蜀身毒道”。

 向南,经“僰道”与“南岭走廊”贯通。

 合称为南方丝绸之路。

 国际走廊。连同南北两条丝绸之路,像两个头向外、尾相连的巨大的Y字。

 一条国际文化交流传播带,两端连接中西两大文明。

 最佳捷径。出中国,去中亚,不论从西北,还是从北方草原地区,不但路途遥远,而且环境险恶,民族不通,会遇到来自羌人、匈奴的阻截,极为危险,只有从成都出发,经邛崃、过西昌、穿云南,到达印度的“蜀身毒道”,不经由铁马嘶鸣的匈奴地盘,既便捷,又安全。

 南方丝绸之路,分三个大路段。

 以成都为起点,两条主道。

 “西夷道”。出成都南门万里桥,经邛崃、雅安、荥经,翻越大相岭,至汉源;越大渡河,穿清溪关后,进入今凉山州,顺安宁河谷南下,至西昌;再沿河西下,经德昌、米易,至会理,过黎溪,渡过金沙江,进入攀枝花市;翻越川滇交界的方山,入云南永仁,经大姚,过姚安,至祥云,直达大理。先后被历代王朝称为“零关道”“牦牛道”“清溪道”。

 “南夷道”。也以成都为起点,顺岷江南下,经眉山、乐山、犍为,至宜宾,溯江而上,人云南境,过盐津五沙关后,至昭通;向南,过会泽、东川,至曲靖;折西,可至晋宁,再西行,经楚雄、南华等地,至大理。因开道时,道仅宽五尺得名“五尺道”(唐称“石门道”)。

 其间又分支和穿插着若干支线。

 西夷、南夷两道汇合后,一条,经大理、保山、德宏,在今云南畹町、瑞丽及腾冲一带出境一段,得名“博南道”“永昌道”,通向缅甸、印度、泰国等东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并由这些地区港口,进入印度洋;一条,经印度东北阿萨姆,至恒河平原,到巴基斯坦、阿富汗至中亚、西亚和西欧等地区,即历史上的“蜀身毒道”。

“蜀身毒道”,早于商代,3500年以前就已经形成。

 南方丝绸之路,还包括从成都,经云南元江,下红河,至越南的“红河道”,从成都,经夜郎的“夜郎道”、至番禺(今广州)的“牂柯道”,发展西南与东南沿海地区的关系。

 省内两条支道:“沐川源古道”,从“东夷道”的乐山分路,经犍为、沐川、新市、雷波、美姑、昭觉至西昌,上主道;“润盐古道”,由西昌分路,经盐源、盐边、攀枝花,渡江入滇。

 司马相如对西南民族的整合,基本上沿着“藏羌彝走廊”展开。

 宽度、长度、硬度和色彩。

 正是蚕丛氏为沿线土著,带去那吐丝如云的“天虫密道”,拒不降秦的开明十二世的小儿子“蜀泮”,在王室贵族保护下,按照老蜀王的“部署”,带领3万精将猛兵,以“灵关古道”为中轴线,且战且退,战术上防御性地溃逃云南,战略上决定性地南下攻击交趾的“秘道”,经广东,达交趾,建瓯雒国、称安阳王,雄踞百年的路线……

 成都南下,有一条早已存在的“灵关古道”。

 先秦时期,古蜀文明就已经走“国际化”路线。

 险隘灵关,雅安宝兴灵关镇境。距芦山八公里,壁立万仞,峭壁上栈道凿孔。《华阳国志》说,“蜀王杜宇以灵关为后户”,唐代还专设灵关县,防范吐蕃。“灵关道”之称,源于此。

 至此,从成都出发,经邛崃的“临邛道”,名山、荥经的“青衣道”,汉源、越西的的“牦牛道”,连西昌“建昌道”,渡金沙江,进入云南,至大理,境内连成一线。

 随后,西汉王朝用了将近100年的时间,通博南、渡澜沧水,开通在中国境内的最后一段“永昌道”,将司马相如修筑的“灵关古道”(西夷道)、“五尺道”(南夷道),连成一线,经云南永平、保山,由腾冲进入缅甸和东南亚,最远达到印度和孟加拉地区。

 “蜀身毒道”全线贯通,总长超过4000公里。

 比北方丝绸之路开通还早两个世纪。

 鸿韬伟略。只是,汉武帝还是只给政策。

 “国道工程”。既无财政拨款,也无专项资金。史无前例,中国西部的“高速公路”,不仅耗费资金巨大,沿途不稳定节点多,山峦高大、河流湍急,数不胜数,居然还是信心十足。

 高瞻远瞩的眼光,坚忍不拔的意志。

 顶着压力。凭借妻子、岳父的力量。

 实行“要想和平富裕,就先修路通商”共赢政策。

 他,告诉皇帝,卓氏家族与“西夷”的一些部落头领,商贸关系一直密切,处理好“双赢”关系,通过说服、馈赠丰厚礼品,加上用一定的军队武力作后盾,能和平地“略定西夷”。

 既符合安国大策,又不动用国库资金。

 开西南夷的军政费用,都不是中央政府所为。

 巴蜀地方、卓家父女等人的历史功劳。

 “知人善任”。汉武帝欣然同意。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易旭东,知名纪实作家,非学院派天府文化学者,北宋人物史研究学者。在国内外报刊发表纪实作品400余万字 ,近50篇作品获各种奖项。

往期回顾

【方志四川•历史文化】易旭东 ‖ 从“驷马桥”到“灵关古道” | 时尚“潮男”行走的荷尔蒙

【方志四川•历史文化】易旭东 ‖ 从“驷马桥”到“灵关古道” | 史上最浪漫爱情最激情私奔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易旭东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张亚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