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丹棱县普济桥头字库塔
历史悠久的普济桥记录了丹棱人民饱经沧桑的历史烟尘。西岸桥头右侧临河边的一块空地上,有一座建于清代的字库塔。字库塔又叫焚字炉,它是古人专门用来焚烧字纸的建筑。这座字库塔,因其高大宏伟而被誉为“丹棱第一”。
普济桥,位于县城西门外,横跨龙鹄溪,原址在今西门大桥处。明永乐初(1405年前后)邑人余庆创建。天顺(1457~1464年)时知县杨铎更修为木桥,改名普济桥。成化时知县汤克谐改修为石桥,更名曰西成桥,并为记。
(图片来自网络,与文无关)
普济桥桥东直接西城门,城墙外沿河岸是一条平坦整齐的马路。桥上有木结构的楼阁,桥两边是木制靠椅。河西岸有若干棵巨大的黄桷树和成片的树林、竹林,还有农田和农舍棋布其间。每当黄昏日落之时,普济廊桥倒映在清澈的河水之中,桥东城楼、城墙垛堞屹立巍然;桥西农舍炊烟袅袅、鸡鸣狗欢,竹树林中成群的归鸟在欢快地鸣叫,不远处的“白塔钟声”清脆悦耳。如此美景,被明代中期的人们誉为“济桥晚照”,是县人游逛休闲的好去处,为丹棱八景之一。从清乾隆初丹棱知县黄云所作《济桥晚照》诗中,我们还可以体味到当时的美景:
一派清渠绕郭长,西城落日水浮梁。
人收鸡犬荒陂外,门掩茅茨古道旁。
寂寂山光深谷暝,依依陇首稻花香。
官闲事简民风古,好与村翁话麻桑。
然而,历史悠久的普济桥也记录了丹棱人民饱经沧桑的历史烟尘。据乾隆版《丹棱县志》载:明崇祯十七年甲申(1644),“刘文秀(张献忠部)由嘉定、青神、眉山破丹棱据之。日驱贼出四乡,缚民男女至西门外普济桥斩之,尸与桥平,水壅不流。又缚民至江陵庙外斩之。大肆屠杀,人神共愤。”又据邑人彭遵泗著《蜀碧》记载:“贼陷丹棱,踞其署。驱城中民于西门外济桥杀之,尸与桥平,水为之壅。又遣兵搜乡,以长绳联络男、妇每数十为一群,贼前后各一人跨刀执杖,拥至江陵庙歼焉。”
西门桥西岸桥头右侧临河边的一块空地上,有一座建于清代的字库塔。字库塔又叫焚字炉,人们认为文字是“古圣贤心迹”,哪怕是废弃的字纸也不可秽用,而应让其在字库中焚烧“羽化成蝶”。如果糟蹋字纸会得罪神灵而受到惩罚并祸及子孙,轻贱字纸(比如用来垫脚踩)会瞎眼睛,秽用字纸(比如用来揩屁股)会生疮害病。所以,直至民国末年和解放初期,县城和乡间还经常见到有人自发地拾取字纸于附近字库中焚烧。那种对字纸的尊崇而敬畏之情,大致也来自“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
洛带镇字库塔(图片来自网络)
字库塔塔周地面铺以石板,塔基用红色砂岩石砌成且高出地面近1米。塔身六面,中空,底层留有洞口,上层留有风口。塔之棱角处为石柱,凿榫,镶嵌石板,下大上小呈棱柱体形。七级,每级均以横梁压顶并雕琢以翘角伞水悬出塔壁,塔顶配以宝鼎。塔柱刻有楹联,塔壁石板上刻有奉劝世人崇尚文化的诗文。
为什么这座号称“丹棱第一”的字库塔不修在东门、南门、北门,而一定要建在西门呢?这说起来还有些传说。有一年,由朝廷任命的王知县走马上任。那时候,哪怕是知县以下的八品地方官都是由朝廷在知识分子中选拔并以“皇帝宸翰”的名义下发任命书,而且进士为官一般都要从知县做起,然后论其政绩再逐步升迁。
下车伊始,王知县便翻阅《丹棱县志》等史籍以了解丹棱县情。王知县进士出身,固然十分重视文化兴县,于是决定从修建字库开始,劝化世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有人建议字库“要修在南门才对”,有人说“要修在北门才合适”。师爷说:“知县大人,我看修在东门最恰当。因为东门面向朝廷,并且由省府、州府发来的所有公文,县官都要去东门迎接;就是钦差大臣来了,也要由东门迎接进城。所以说,东门的位置太重要了。”王知县说:“你们都没有说到点子上。由丹棱县城出西门可达张场、仁兴、高桥、顺龙、中隆、石桥、唐坝等地,约占县之版图的三分之二,地域广阔,故赶集或办事进出西城门的人数众多。并且丹棱历史上西路出了很多人物:北宋时的唐坝出了三唐(理学家唐淹,其子唐庚和其孙唐文若都为进士),南宋时龙鹄场出了七李(史学家李焘及其6个儿子均为名宦),前清时高桥彭坝出了三彭(教育家彭端淑及其两个兄弟皆中进士)。自宋至清,丹棱三十几位进士及第的人中,有一半以上出自西路。丹棱西乡,文墨厚重呀!我们要尊崇知识,纪念先贤,传承先贤文化,西门才是修建字库塔的最好位置!”
于是,“丹棱第一”高大宏伟的字库塔便在西门桥头矗立起来了。
另一说:王知县上任时,一同来了位堪舆家朋友。这位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后对王知县说:“前几任知县走马灯式地被换掉了。如果你想在丹棱坐长一点时间,则必须要在西门外建造一座塔。”
王知县问:“是何缘故?”
朋友说:“出西门四十里彭坝的彭姓十分了得。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彭家出了3位文科进士,3位武科进士;文举7人,武举18人。就连皇宫里头的御前带刀侍卫中,彭家就有2人。有如此深厚功业的彭姓随时随地审视着县衙的一举一动,纵你是百密中只有一疏,也难免被弹劾。所以乡下有句俗语说:‘高桥彭家一跺脚,丹棱县官一惶恐。’如果你在西门修建一座塔,就能镇着来自高桥彭坝的那股煞气。”
知县听了朋友的劝说,于是便在西门桥头修建了这座字库塔。
从此以后,“普济桥头字库塔”就将县城西门普济桥和西门字库连在了一起。四乡八里进城赶场的人有事无事都要到西门驻足一阵才离去,外来人士也要去西门游览一番,新上任的县衙官员首先要去西门考察也成为一种惯例。
同治十二年(1873)洪灾,大水冲垮西门桥两洞,致使石梁断折,楼阁损坏,知县庄定域培修完固。光绪二年(1876)夏季,淫雨连绵,河水大涨,冲垮普济桥的所有桥墩,桥址竟为深渊。如要重修,则费时费工费料,于是知县杨治便将西门桥移至上游约40米处重建,所有石料一概从新,旧料不用。新西门桥用条石砌作桥墩,其上用3根桥梁石并排作桥面。桥梁石长1.2丈,宽1.5尺,厚1.2尺。原有老西门封堵,与城墙嵌合一致。上游新西门桥修成后,又重新开城门、建月城,从城隍街进城,并一直使用到上世纪60年代中期。
1965年,在原普济桥桥址处修建一座两孔石拱桥,跨径12米,长35米,宽5米,可通行汽车。上游石梁桥遂作废。2003年改建,桥面加宽至16米。
方志四川 篆刻:殷智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眉山市党史和地方志编纂中心
配图:方志四川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