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历史文化】青川“国宝”刻入 “古蜀华章——四川古代文物菁华”丛书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05-30 16:07:30 浏览次数: 【字体:

青川县承载着灿烂的古蜀文明,传承着优秀的传统文化。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让文物活起来的重要指示精神, “青川木牍”“蜀东工、九年相邦吕不韦造...成都”铜戈经层层筛选,脱颖而出,刻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内交流系列丛书“古蜀华章——四川古代文物菁华”。该书收集了全省多家收藏单位极具代表性的文物图片及简介,直观的向大众展现了古蜀文明昔日的繁荣与辉煌,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国内交流系列的开篇之作。

青川木牍(图片来自网络)

青川木牍于1980年出土于四川省青川县郝家坪第50号战国墓。木质表面有墨书秦隶,正面记载了公元前309年王命丞相甘茂更修《田律》等事,背面为该法律有关的记事。书写流畅,字结体错落有致,有些字形已体现篆隶之间的转换轨迹,被视为年代最早的古隶标本,在中国书法史上对先秦隶书起源的重要研究价值不可替代。

1987年,一件战国青铜戈在四川广元青川县被偶然发现。这件铜戈上刻着“九年”“相邦吕不韦造”“成都”等篆体铭文,也是刻有“成都”之名的最早实物,成为成都已2000多年未改城名的有力证据(图片来源:四川日报)

“蜀东工、九年相邦吕不韦造...成都”铜戈援中部有凸棱,阑侧四穿,内一穿,援、胡、内有斜刃,刃部锋利。内部正面铭文用金属锋刃器刻划而成,笔道极细,字体草率,字口较浅。正面铭文为“九年,相邦吕不韦造。背面有铸文,为“蜀东工”。铜戈上既有中央官吏监造,又有地方官吏蜀守的铭文,对研究秦兵器上刻铭的格式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另外,戈铭中的“蜀守宣”,填补了蜀守一职在文献记载上的不足。

青川县城战国木牍文化生态园(图片来源:青川县旅游局)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撰稿:青川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配图:方志四川

来源: 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终审:唐志昂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