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和 ‖ 庆鑫制革厂:建国前成都最大的制革厂
庆鑫制革厂,曾位于成都市倒桑树街,由王荫三创办。从初期手工作坊以传统火熏技法制作皮革,到开办工厂引进新工艺,庆鑫制革厂经营渐成规模,成为建国前成都皮革业中出类拔萃者。
初期开办手工作坊
王荫三,崇庆县太平乡(今四川省崇州市崇平镇)人,家庭殷实富裕,早年就读私塾,1914年到县城学做生意兼学制作火熏牛皮,由此走进制革之门。成都制革业由来已久,主要以土法火熏皮革,技术代代相传。王荫三学成后,由家庭出资在县城自开作坊生产,所制皮革多运到成都市场交易,运输往返费时费力。为解决异地产销困难,1921年,家人帮助王荫三租下柳荫街羊皮坝的房地开办皮革作坊,并提供运转资金。
皮革作坊工具 放于制革(崇州市地志办公室 供图)
经营扩大为庆鑫皮号
王荫三将作坊迁到成都后,结识了原陆军制革厂的工人和技师,还有不少专做皮革买卖的商人,增长了相关知识和生意经验。此后,家庭作坊生意蒸蒸日上,王荫三遂将其扩大为产销结合的商号,取名“庆鑫皮号”。除生产火熏皮革外,兼贩运牛羊干皮至上海销售,初次销售成功后,王荫三便派工人长驻上海推销。
1924年,王荫三将皮革作坊迁至倒桑树街64号,选择锦江旁一处较大的院落作为厂房,并将厂房外的大片空地用于晾晒皮革。后又购买皮房街(今顺城大街)171号和173号两间铺面作为营业部,扩大了在成都的经营。
火熏皮革改为化工鞣革
20世纪20年代末,成都皮革市场开始盛行原陆军制革厂引进的日本制革新工艺——植物丹宁鞣革法。此种工艺生产的皮革柔软光滑,既美观又时髦,成品十分受欢迎。但庆鑫皮号仍使用传统火熏皮,销量不断下降,生意陷入困境。
面对新工艺的冲击,王荫三立即停止生产火熏皮,改弦更张,重金聘请原陆军制革厂的技师王厚基进行技术改革,并招收20名年龄在18岁以下的学徒,请王厚基兼任教习,教授新工艺。王厚基技师毫无保留地将植鞣革生产技术传授给学徒。这批学徒学成后,在他的带领下投入生产,成为庆鑫皮号的主要力量。随后,王荫三主持生产羊皮革,用五倍子作为鞣革原料,又聘请来自重庆的毛技师来厂指导,传授制作羊皮革的工艺。
当时,庆鑫皮号职工超过50人,已具备成立工厂的条件,遂于1930年呈报市政府,经批准后注册为正式工厂,定名为“庆鑫制革厂”,王荫三任总经理兼厂长。
增加设备扩大经营
1933年,王荫三率领王厚基等人前往上海销售牛皮原料,并学习新的生产技术。王厚基等人前往外商洋行所办的制革厂学习了新的底革和面革的鞣、硝、染技术,随后又参观了几家本地商人开办的制革厂,工人们拓宽了视野,也学到了不少制革知识。对制革新技术有了一定了解后,王荫三等人便研究购入新的机器和设备,经商讨,将销售牛皮的货款全部投入,在购买机器设备之余还聘请几位上海高等技师。回到成都后,王荫三为庆鑫制革厂增添设备,重新进行人事安排,扩大了制革厂的规模,并规范产品取材和制作规格,皮革生产经营更进一步扩大。此后几年间,制革厂生产的栲胶底革、各色面革、各式皮鞋、皮箱、皮床席等,在成都市各项评选中屡屡获奖。
1939年制革场景(成都市武侯区地志办公室 供图)
抗日战争爆发后,大批外省人士逃难至成都,成都人口激增,商业繁荣,一度成为西南、西北地区的皮革供应市场。庆鑫皮革厂提供了大量栲胶、红矾、绿矾和染色上光涂饰及进口鞣革原料,满足了当时市场需要。皮革厂还与当时成都著名的三江鞋店、华胜鞋家签订长期供货合同,为其提供底革、面革。庆鑫皮革厂的产品供不应求,质量有口皆碑。
经数十年发展,成都解放前,庆鑫皮革厂由最初的4、5人增至200人,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及每年的营业额等均为当时成都同行之首,成为当时成都地区最大的制革工厂,产品也销往重庆、昆明、兰州、上海等地,在川内外享有盛誉。
建国后,庆鑫皮革厂公私合营并入成都制革总厂(今成都万鑫皮革有限责任公司)。
(原载《成都文史资料选编》工商经济卷,作者王兴和,参考《成都市武侯区志》,文章有删改)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王兴和
供稿:成都市武侯区地方志办公室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