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顺 ‖ 绵竹回澜塔的前世今生
绵竹,四川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在众多古代建筑中,回澜塔是绵竹历史上保留至今的唯一标志性建筑。此塔建于元朝时期,原叫文峰塔。现存的是清朝同治四年所建,名回澜塔,又名同庆阁(取普天同庆之意)。回澜塔是德阳市重点保护文物。
今日绵竹(图片来自网络)
据史料记载:回澜塔始建于元朝,毁于明朝末年兵燹,清代同治四年(1865年)重建,高27米,墙厚约1米,共13层。系干打垒(俗称三合土)筑成。中空,内有十字架横木,可悬空而上。
中国古塔一般塔都是用砖石结构建成,而绵竹回澜塔是三合土建成,这比用砖石建筑难度更要大得多。我们现在建楼房,在混凝土里加水后会形成黏稠的半流体,并慢慢凝固成坚硬的固体,后来又制造了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增强了混凝土的抗拉能力,所以建几十米高的楼房绝不是问题,可在古代用三合土(泥土、石灰等材料)就根本不能想象。即使全国有用三合土建塔,但一般没有绵竹回澜塔高,且大多已毁。绵竹回澜塔用三合土筑成27米之高,在中国古塔建筑史上也是很罕见的。
绵竹回澜塔(图片来自网络)
回澜塔在元朝时叫文峰塔,那么为什么要叫文峰塔?其“文峰”又有什么独特的寓意呢?
原来古塔在我国分佛塔和文峰塔两类。佛塔发源于印度,梵文音译为“浮屠”,在古印度就是坟冢的意思。佛塔最初是用来供奉舍利、经卷或法物。相传释迦牟尼涅槃后他的舍利被当时8个国家的国王分别取去起塔供奉,这些就是最早的佛塔。后来佛教徒也在印度各地建立了许多佛塔,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内藏舍利的,即舍利塔,属于坟冢的性质;一类是没有藏舍利的,称之为“支提”或“塔庙”,属于纪念性质的。
公元1世纪佛教传入中国后,佛塔这一建筑也传入中国,历经汉化而形成汉传佛教。佛塔样式也由古印度覆钵式塔,汉化为亭阁式塔、楼阁式塔,又由楼阁式塔衍生出密檐式塔。
绵竹回澜塔(图片来自网络)
文峰塔产生于公元14世纪初,正值中国风水学盛行时期。汉高祖六年建县以来,绵竹的文化积淀就十分深厚。从西汉到南宋,绵竹出了很多先贤名人:如西汉严君平、东汉董扶、三国秦宓、北宋杨绘、杨世昌,南宋张浚、张栻等,但到南宋后就很少有人登进士第。在绵竹当地仕人学者们呼吁下,加上风水先生指导 ,元代绵竹当地统治者为执行忽必烈的“汉化方针”,接受建议,建起了此“文峰塔”,以助绵竹县学子金榜题名、中魁登科。文峰塔又建于紫岩书院内,因为这里主要有西汉著名道学家严君平所挖的月波古井;有北宋名贤宇文之邵的止止亭”;有名贤字文之邵第四代孙——南宋绵竹知县宇文叔峒所建的湖桥和方池,宋代著名理学家魏了翁为此写了湖桥记,同时书院还是贤相张浚少年时的读书地。“文峰”是祈祷文运昌盛之意,在书院建文峰塔符合元代“崇儒尊孔”的汉化国策,更有利于统治者对汉民族的统治。文峰塔不仅弥补了绵竹在元代地理风水的不足,更表达了绵竹绅士希望绵竹文风昌盛、文脉顺达的愿望。此时的文峰塔集观赏性、标志性、象征性的作用于一身。
古井月波(图片来自网络)
盛极一时的文峰塔给绵竹人民带来了福祉,经过两百多年的风雨,它在明朝末年也遭受了灭顶之灾。
据《绵竹县志》记载:文峰塔和紫岩书院在明末遭兵燹,塔和书院荡然无存。考其原因,文峰塔和紫岩书院在明末遭兵燹主要是:明末李自成、张献忠等起义,而绵竹的“刘氏三兄弟”,就是抗清和剿杀农民起义的朝廷高官。他们分别是:崇祯十一年首辅刘宇亮(进士),为抗清和镇压李自成、张献忠起义军,主动“请缨”。刘宇亮长兄刘宇扬(举人),任陕西汉中关南兵备道时,为剿灭张献忠、李自成积劳成疾,不幸身亡。刘宇亮次兄刘宇烈(进士),先后任兵部侍郎、吏部侍郎和山东总督,为抗击清军和剿灭张献忠、李自成英勇战死。
因为他们捍卫的是明朝统治者的利益,与张献忠是势不两立的。刘氏三兄弟两个进士,一个举人,完全有理由说他们都在绵竹的紫岩书院读过书。明朝末年,绵竹县令陆术为刘宇亮立记事碑,碑文云:“绵竹为蚕从郡之附庸邑,地虽蕞尔,自有宋魏国公浚与宣公栻,将相真儒,一时艳美。我相国刘昆季(刘宇亮)三凤,前后辉映。”看来紫岩书院历代人才辈出,当时又培养了3个张献忠的死敌,当然会引起张献忠的憎恨。
紫岩书院(图片来自网络)
《绵竹县志》记载:“献逆之乱,刘宇亮三兄弟之妻避邑西山之白崖沟,逆党刘文秀掠绵竹且赴沟穷其所,三氏相谓曰:吾姑昔日舟次遇盗惧辱投水,吾辈今若受污,何颜见姑与夫于地下,遂并缢死。”
张献忠从心底里对刘氏三兄弟是仇视的,刘氏三兄弟在绵竹很有影响力,是绵竹文峰塔的风水和文脉福佑了他们,是紫岩书院培养了他们,当然要遭兵燹之。同时在古代战争中,破坏对方风水是克敌制胜的手段之一,文峰塔是绵竹文昌之物,当然要毁之。这也许就是《绵竹县志》记载的明代文峰塔遭兵燹荡然无存的原因吧。
到了清朝,绵竹人民因穿城而过的马尾河经常引发水灾,所以同治年间在文峰塔旧址又重建了一座塔。因为在古代社会,人们认为建塔既有镇邪消灾之效,又可以起到避雷作用。这座塔在同治四年才改名回澜塔,后来就成为绵竹城标志性的建筑。
这里有一段故事,说同治四年,马尾河发大水,洪水泛滥,整个绵竹城都被淹了,唯独紫岩书院(今天的绵竹中学初中部)未受其祸。民间传说洪水泛滥与龙王爷兴妖作怪有关,就连龙王爷兴妖作怪都没有淹此书院,说明紫岩书院要出圣人了,于是将新建之塔更名为“回澜塔”,将塔尖的避雷针改名为“文峰笔”,也就是马尾河的波澜到紫岩书院要回过去,不会被淹之意,同时将距离回澜塔和马尾河最近的一条街叫回龙街。
传说毕竟是传说,其实回澜塔距马尾河的距离和位置体现了古人修塔选位置的科学性。此塔位于马尾河的弯道上,避开了洪水波涛的巨大冲击力,与都江堰工程有类似的科学道理。我们不得不对古代绵竹先民的智慧和高超建筑技艺产生无比的敬意。
绵竹清代邑人黄尚毅曾写诗称赞回澜塔:“倒挽狂澜马尾河,文峰涌出毓英多。开天一画凌云笔,拔地千寻印月波。”诗句真实地描绘出回澜塔高峻雄奇的气势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开天一画”说明回澜古塔像一枝开天巨笔划破长空,“拔地千寻”更说明了它的高峻和雄伟。这座建筑精良,巍巍典雅的十三层密檐式方塔一直屹立在川西平原上。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此塔遭到严重破坏,塔顶三层垮塌,塔基严重裂开,塔身四周有不同程度的裂痕,后经绵竹市人民政府修复,回澜塔又恢复了往日的风采,给同样重建的紫岩书院增添了几分古韵,也更体现了新时期的绵竹人民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精神。
绵竹回澜塔,是绵竹历史文化符号,是绵竹宝贵的物质财富,是绵竹人民智慧的象征。它见证了绵竹千年的沧桑变化,见证了在灾难面前绵竹人民改造自然、造福子孙的信心和愿望。
回澜塔,在绵竹生根,更在绵竹人民的心中生根!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张永顺(绵竹地方志办公室)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