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杀牛巷变身通祠路
20世纪90年代中期,成都实施畅通工程,在辟建东城根街南延线“文翁路”和新架“南河桥”(俗称彩虹桥)的同时,在南河桥至武侯祠大街之间又开辟了一条宽阔的街道,这就是后来命名的通祠路。其实,在通祠路建成之前,这里有一条小巷子也能通武侯祠,当然它不叫通祠路,而叫杀牛巷,只不过它是一条路烂人稀的小巷罢了。也就是说,现今的通祠路是在原杀牛巷的基础上经拓宽改建后形成的。
成都通祠路(图片来源:百度地图)
杀牛巷北起倒桑树街粮食仓库,南抵武侯祠大街,长215米,宽5.3米,西侧有成都市牛羊经营部(牛羊屠场),东侧有成都市农机公司营业大楼。早先这里是永丰乡武侯村的菜地。1958年,为转运粮食才修通此路,初无名。后来,沿路建成部分单位宿舍,逐步形成街巷。因牛羊经营部(牛羊屠场)在此巷,1981年,成都地名普查时遂命名为杀牛巷。
地处杀牛巷的“牛羊屠场”,前身是民国时期皇城坝西侧的“小西巷屠宰场”。民国初期,成都屠宰牛羊主要集中在回民聚居的“皇城坝”(今天府广场西侧)一带。这种状况的形成是有其特定的历史缘由的:皇城坝的回民大体是在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由外省移民而来,而他们的谋生技能也每每与他们的习俗和信仰分不开,回民中曾流传着“不宰牛,便宰羊,不打锅盔便吃粮(即当兵)”的说法。当时的清政府明文规定,回族人才可以屠宰牛羊,汉族人不能屠宰牛羊。因此,皇城坝回民们多以屠宰牛羊为业,宰牛(羊)、剥皮、剔骨、煮牛(羊)杂、炼牛(羊)油,定点挂架或走街串巷零售牛羊肉,以此为生计。时成都屠宰牛羊是在各家各户分别屠宰,后来周孝怀(绰号“周秃子”)提倡办实业,才由牛羊屠宰户出钱,在小西巷内买了一块地,开办了一个小西巷牛羊屠宰场。至20世纪40年代,因当时的民国政府认为小西巷屠宰场设在城里,影响卫生,应迁往城外。于是,成都特牲业公会议定,由各屠宰户共同出资在老南门外倒桑树街南侧买了一块地,另建了一个屠场,这就是后来面积达6900余平方米的杀牛巷牛羊屠场(今已不存)。
成都皇城坝(图片来自网络)
杀牛巷牛羊屠场所宰之牛,凭淘汰证明购入。淘汰标准:黄牛一般为13岁,水牛一般为18岁以上。据记载,1980—1988年,累计宰牛102014头,宰羊52182头,年平均宰牛11335头,宰羊5798头。其中,1980年宰牛21319头,创历史最高纪录。
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成都牛羊特牲业曾对清真小学和西北中学教育经费给予过大力资助。特牲业常委会规定,每宰一头牛,缴纳大洋5角教育经费,谓之“小捐”。后来,有人将此誉之为成都早期的“希望工程”。
至于杀牛巷拓宽改建成大街之后,为何另取新名通祠路,而不沿用老地名杀牛巷呢?据说原因有二:其一,所谓“巷”,在成都人心目中向来指宽仅几米的狭窄街道,而非繁华大街。如果把车流如织、人气甚旺的大街“通祠路”,原封不动地依旧叫做杀牛巷,确实有点不伦不类。再说,“杀牛”二字听起来有些血腥,不仅今人不忍,就是古人也会大动恻隐之心。孟子曰:“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杀牛巷老地名最终被弃,才有了今天新地名“通祠路”的问世。
成都通祠路北端彩虹桥(图片来自网络)
通祠路建成不久,成都市人民政府在路北西侧、南河桥(彩虹桥)畔精心打造了一个市民十分喜爱的小游园,取名“卧龙园”。园中佳木葱茏,石山、石鼓、水池、廊房、卧龙亭,各有风貌,各得其所。刻有三十六计故事的圆形大小石缸20余个,星星点点,撒落其间,简单而自然,却给人以美的享受。四川省历史学会会长、四川省社科院研究员谭继和先生撰有一联“治蜀善深思诸葛济世才由兹进步,见惑能快断锦里繁华梦自此入门”,横批“通祠第一景”,由著名书法家刘奇晋先生书,镌刻在廊房门之左右及上方的硬木条板上,十分醒目,引人遐想。
通祠路卧龙园(图片来自网络)
来源:成都市武侯区地方志办公室
作者:姚锡伦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