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英华】主打一个“雅致” 杜甫草堂“人日”祭诗圣
主打一个“雅致”
杜甫草堂“人日”祭诗圣
川观新闻记者 张斌
2025年2月4日,乙巳年农历正月初七,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以下简称:成都杜甫草堂)迎来一年一度的“人日”祭拜诗圣活动,今年的祭拜活动突出一个“雅致”场景。
上午10时,随着一曲悠扬的琴箫合奏,在杜甫草堂大雅堂,乙巳年人日祭拜诗圣仪式正式开始。祭拜仪式上,身着传统服饰的舞者们,在古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举行乐祭和舞祭。一步步完成净手、洗礼、奠帛等祭祀仪式环节后,主祭人四川大学教授王兆鹏诵读祭文,并带领现场观众向杜甫塑像三鞠躬,表达深深敬意。
精彩的文艺演出
活动现场,成都杜甫草堂还与崇州罨画池博物馆进行双会场隔空联动。不仅崇州罨画池博物馆同步开展“人日”活动,该馆选送的古今对话《浣花溪畔解说员》节目也在杜甫草堂活动现场呈现。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人日”祭拜诗圣活动还特别设置了“写给杜甫的三行情书”分享环节。春节期间,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在线上线下举办了“写给杜甫的三行情书”活动,吸引了40万网友参与。
祭拜场景
传说中的女娲捏泥造人是在正月初七,因此这一天也被称作“人日”。自古以来,中国文人便有在“人日”赋诗唱和的传统,其中更以杜甫与高适的“人日”唱和最为著名。相传,清咸丰四年(1854),时任四川学政的何绍基在“人日”前往成都杜甫草堂,题下著名的“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一联,引来文人雅士的争相效仿。自此,“人日游草堂”,凭吊诗圣成为了当地广受欢迎的新春文化活动。
今年春节,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推出“诗歌之雅、书画之雅、非遗之雅、梅花之雅、舞乐之雅”五大雅致新场景,系列活动将延续至正月十五元宵节。
主祭人宣读祭文
祭诗圣杜甫文
维公元二〇二五年,岁次乙巳,正月初七人日,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并社会各界人士,齐聚大雅堂前,谨具鲜花雅乐,敬祭诗圣杜甫先生之灵。辞曰: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文化昌炽,郁郁煌煌。文称秦汉,诗许有唐。杜甫诗什,璀璨其光。七龄思壮,口咏凤凰。九岁作书,有作成囊。脱略小辈,结交老苍。放荡齐赵,裘马轻狂。旅食京华,悲辛无量。安史乱起,黎庶罹殃。三吏三别,泣血诗行。度陇入蜀,诗载其详。岁行四役,离苦何伤。山川迥异,忽在一方。方至成都,暂宿僧房。亲友资助,他乡故乡。万里桥西,潭水北庄。卜地诛茅,经始草堂。人事风物,并留诗章。层轩面水,老树经霜。春雨润物,浣花沧浪。娇莺恰啼,花蹊寻芳。泥融燕子,沙暖鸳鸯。鸬鹚夕照,晒翅鱼梁。窗含西岭,白鹭一行。蝉鸣古寺,鸟影寒塘。邻翁对饮,酒话麻桑。茅屋风破,哀民凄怆。民间疾苦,斯须不忘。耿言直笔,诗史无双。与民同命,与国同殇。民胞物与,诗圣名扬。
市桥柳细,江路梅香。古木森森,修竹篁篁。岷山皑皑,锦水汤汤。于此人日,拜谒草堂。缅怀诗圣,想象容光。高杜酬唱,情谊永彰。少长济济,雅韵琅琅。诵诗思人,宛在一旁。诗教随风,潜入胸膛。光阴代过,国运隆昌。民族复兴,吾辈担当。一愿祖国,繁荣富强。二祝人民,幸福安康。文脉赓续,承传未央。工部道德,拾遗文章。广布中国,臻于四方。千载不泯,万古流芳。
尚飨!
来源:川观新闻
采写:川观新闻记者 张斌
供图: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