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方志四川•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冉富 ‖ 八七扶贫攻坚中的“巴中经验”

来源:《巴蜀史志》2019年第1期 发布时间:2019-03-13 10:40:57 浏览次数: 【字体:

本文刊于《巴蜀史志》2019年第1期


巴中地区在1993年成立时是典型的贫困地区,之后短短几年,地委、行署带领全区人民解放思想,求实创新,实干苦干,向贫困宣战,使全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的精神面貌等都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创造了享誉全国的巴中经验

 1  

创立和形成

1993年新成立的巴中地区,位于四川省东北部,米仓山南麓,东临达川,西抵广元,北与陕西汉中接壤。全区辖1市(县级巴中市) 3县(通江县、南江县、平昌县),287个乡镇, 2352个村,总人口336万,其中农业人口295万,占90%,建卡贫困人口91万。全区面积123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59万亩 ,是典型的老区”“边区”“山区”“穷区,贫困成为新成立的巴中地区发展的巨大困难,要发展必须进行扶贫攻坚。

巴中地区成立初的贫困状况  作为新区的巴中,贫困程度更深,区域性贫困、能力性贫困、输出性贫困导致自我造血能力有限,面临重重困难,扶贫攻坚任务非常艰巨。

老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巴中地区是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和首府所在地。当年,仅120万人的巴中就有12万英雄儿女参加红军,每10人就有1人参军,其中有4万多人为革命牺牲,每30人就有1人牺牲。巴中人民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不朽的贡献,并孕育了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红军精神。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特别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的三年自然灾害中,巴中人民勒紧裤带,节衣缩食,对口支援京、津、沪3大城市,为国家提供了2亿多公斤粮食和农副产品。

“边区”。巴中地区位于川东北,距成都、重庆450公里,距西安650公里,距达川、南充、广元和陕西汉中及宝成铁路、襄渝铁路也有200公里左右(当时公路里程)。远离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和便利的交通运输网络,不利于借助外部力量推动自身发展。而地区内又没有铁路、没有国道,乡道仅3343公里,全区柏油路仅28公里。公路里程少、质量差,断头路多,通过能力弱。长途通信线路只有4条。  

“山区”。巴中地处大巴山南麓,海拔在2682507米之间,海拔800米以上山区占71.4%,分布约1/2的乡镇。尽管煤、铁、石墨、磷、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丰富,茶叶、银耳、药材、食用菌等农林牧土特产品优势突出,但地处深山所造成的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等严重制约产品流通。

“穷区”。巴中地区是当时四川省3个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之一, 早在1986年通江县、南江县就列为国定贫困县, 巴中市(县级)、平昌县列为省定贫困县。1993年建地区时,全地区生产总值25亿元,共有建卡贫困户20万户91万人,其中特困乡54个,特困人口近30万,还有3100多户住窝棚或岩洞,近20万人患地方病,93万人、80万头牲畜饮水、用水困难,人均占有粮食不足150公斤。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497元,仅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60%左右、全国平均水平的40%左右,比全国平均水平低424元。农民穷,财政更穷,建区之年,全区人均财政收入仅为35.5元,为全省最低水平,比全国低322元 。

地委行署的决策  巴中地区成立之时,正是国家扶贫攻坚之时。1986年,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到1992年底,全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减少到8000万人。这8000万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自然条件差、生存环境恶劣的地区,需要下更大力气,才能较快解决其温饱问题。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从1994年起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开展大规模扶贫攻坚,力争用七年时间,到2000年底基本解决当时全国农村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巴中地委、行署抓住国家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新区成立的历史机遇,以尽快解决农村人口温饱问题为目标,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与贫困决战,改变贫困落后状况。

 地委、行署发扬 “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川陕苏区红军精神,直面贫困、决战贫困、没有畏难、没有依赖。经过深入调查研究,把握特殊区情,坚持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指导,实事求是将区情定位于初级阶段的初级时期,即:当沿海发达地区发展市场经济已进入起飞阶段,巴中地区还在原始积累时期,既不能跳过原始积累去搞冒进,又不能只停留在原始积累阶段去爬行;既不能走计划经济的老路,又不能完全按市场机制运行,一切必须从初级时期这一实际出发,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根本标准,不超越现实生产力水平,不使用过头的政策瞎指挥,不照搬别人经验,大胆地创造性工作,采取新的发展思路,制定新的发展措施,谋求新的快速发展。1993年10月57日,地委召开第一次扩大会议,确定“狠抓基础、快上工业、活跃商贸、开发旅游总体发展战略,制定三年打基础、五年上台阶、十年迈大步的阶段奋斗目标 。按照既定的发展战略和阶段性目标,地委、行署领导全区人民大规模开展以交通建设为突破口的公路、通讯、能源、新区开发等基础建设,以治水、改制、兴林、重牧为主要内容的农业“四大工程建设,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构建全区经济结构,大力发展个体经济,以第一产业深度开发为主,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积极促进第二产业的产业结构调整。

正确决策引导巴中地区走上了正确发展道路,从1993年到2000年,巴中的发展取得可喜成就。截至2000年末,全区贫困人口下降到15.4万人,贫困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65元,人均占有粮食434公斤,全区提前一年完成解决温饱的历史性任务,开始向脱贫致富奔小康迈进 。这一历史性巨大变化引起省委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 

时任省委书记对巴中经验的肯定和推广  19931996年是建区打基础和创造“巴中经验的三年。经过三年奋斗,建卡贫困户由1986年的25.19万户119.6万人减少到1995年底的15.22万户70.15万人 。巴中地区扶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引起省委领导高度关注及充分肯定,并提出“巴中经验1996年9月68日,在通江县召开的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谢世杰充分肯定巴中的水利建设和交通建设成就,认为巴中在大旱之年连年夺得丰收,得益于大办水利;短短两年多时间,全区交通情况彻底改变,得益于地委、行署的正确决策和发动群众投工投劳苦干大干,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应好好总结推广“巴中经验巴中经验第一次被正式提出。随后,谢世杰书记将巴中经验概括为艰苦奋斗,真抓实干。紧接着,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宣传“巴中经验 。 

1996年10月5日,省委专门组织“巴中行新闻采访团实地考察, 10月24日,省委书记谢世杰专门听取“巴中行新闻采访团汇报,并指出巴中经验主要有四靠:一靠长征精神,二靠共产党领导,三靠人民群众,四靠务实作风 。1996年10月30日至11月15日,《四川日报》头版推出《关于巴中经验的报道》,分《飞跃:思想观念的突破》《发展:增长点上下功夫》《动力:扎根在人民之中》三篇,全面梳理扶贫攻坚的“巴中经验1996年10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大巴山的奇迹》,专门报道巴中建区三年苦干实干、面貌大变的喜人成就。

 2 

巩固与发展

“巴中经验”从四川走向全国 19961998年是继往开来,巩固发展巴中经验的两年。两年里,巴中地区狠抓所有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文明新村建设、第二轮交通大会战和基层组织建设。通江县、平昌县分别于1997年和1998年越温脱贫达标,解决了80%以上贫困农民的温饱问题。全省第13次和第14次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全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工作会议等相继在巴中召开,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巴中建区五年来扶贫攻坚工作的巨大成就和经验,要求全省学习 巴中经验

这两年,巴中经验由国家级主流新闻媒体在全国推广。1998年6月30日至7月14日,《人民日报》发表巴中印象系列报道三篇:《穷而有志》《微水兴农》《路通百通》,系统全面介绍巴中地区五年来,地委、行署带领广大干部,领导全区人民在交通建设、水利建设、新农村建设等扶贫攻坚中取得的成就和经验。

国家有关部委也到巴中实地调研总结,在全国推广巴中经验1998年10月,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兼办公室主任高鸿宾来巴调研后肯定:巴中经验是全国扶贫攻坚的一面旗帜,是以池园经济、劳务积累为主要特色的全面综合的扶贫经验。1999年1月1622日,省委书记谢世杰再次考察巴中、广元,提出要组织全省学习巴中经验,推广巴中经验。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汝岱、洪学智,以及胥光义等老将军、老领导先后来巴中视察,中办、中组部、国务院扶贫办等派员到巴中调研,一致称赞巴中经验。《人民日报》《新华社》《每日电讯》《工作情况交流》、中央电视台等全国知名主流媒体对巴中经验作了密集而深入的报道。1999年,巴中经验正式写入《中共四川省委工作要点》《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巴中经验从四川走向全国。

“巴中经验”再上台阶  巴中地区抓住历史机遇,在困境中奋起,在苦难中辉煌,创造了巴中经验,并在以后各个阶段不断探索、不断丰富,最终形成得到党和国家领导肯定的巴中精神。

1999年2月4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的温家宝在省委书记谢世杰等同志撰写的《四川广元、巴中扶贫开发的情况》上批示:四川巴中地区扶贫攻坚的成就说明,只要找准路子,真抓实干,就能改变面貌。巴中的经验和他们在实践中形成的艰苦奋斗,苦干兴区,实干改变面貌,大干促进发展的巴中精神,对全国扶贫工作具有普遍意义。至此,由巴中经验提炼而成的巴中精神走向全国。

巴中经验、巴中精神进一步在全国普遍推广。1999年4月47日,省第14次扶贫工作会议在巴中召开,主题是进一步学习巴中精神,推广巴中经验,如期实现扶贫攻坚目标。1999年4月915日,《四川日报》再次连续在头版刊发从巴中新村看扶贫攻坚的系列报道:《山风浩荡》《山路朝天》《山花烂漫》,报道巴中在扶贫攻坚中,建设巴山新村、改变贫困面貌的成绩。1999年6月6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旧貌换新颜——四川巴中攻坚纪实》,介绍巴中扶贫攻坚中的交通、水利建设和发展池园经济对贫困山区带来的深刻变化。1999年6月,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的《中国贫困地区》杂志推出《巴中特刊》,号召全国学习巴中经验1999年811月,国务院决定全国贫困地区干部培训班共4期在巴中举办,全国21个省(区、市)122个地(市、州)416个贫困县的主管、分管扶贫工作的领导干部1270人参加现场培训。2001年3月1619日,温家宝视察巴中时指出:巴中确实是全国扶贫攻坚的典型,巴中所创造的经验对于全国扶贫攻坚具有普遍意义。巴中经验最根本的有三条:第一是艰苦奋斗第二是从实际出发闯出一条发展的路子第三是有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他希望巴中巩固、发展、提高扶贫成果,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搞好农村各项改革,加大扶贫力度,搞好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并提出把巴中作为自己的扶贫联系点。2001年8月15日,省委主要领导在全省扶贫工作会议上再次肯定巴中经验是苦干实干的典型,巴中经验集中起来就是。会议推广以巴中新村建设为基本模式的新村扶贫工程2002年4月1617日,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吕飞杰考察巴中扶贫工作后指出:团结奋斗的领导班子,因地制宜的发展路子、艰苦奋斗的精神为核心内容的巴中经验,对全国扶贫攻坚具有永恒的指导意义。

 3 

“巴中经验”对扶贫攻坚的重大贡献

八七扶贫攻坚时期,巴中地区提前一年完成解决温饱的历史性任务,开始向脱贫致富奔小康迈进。扶贫攻坚的经验和成就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赞扬,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充分肯定,创造并丰富了“巴中经验和巴中精神,被国务院扶贫办树为“全国扶贫攻坚的一面旗帜 、全国“扶贫攻坚典范  

以交通为突破口的基础设施建设,打破扶贫攻坚的“瓶颈”制约   以农民投工为主体,以国家投入为引导,以信贷投入为补充,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大办交通。相继掀起以省道干线公路改造和县乡标美路建设为重点的两轮交通大会战,共完成投资14.08亿元。改造干环线763.5公里,新修公路88.7公里,建成县乡标美路1198.1公里、油路470.5公里,100%的乡和78%的村通公路,基本形成干线畅、环线通的交通网络。全区各县(区)全部实现交换程控化,市话容量比建区前增加10.5倍,农话交换机容量达27000门,是建区前的7.7倍,有近万农户安装了电话。坚持“引建结合、以引为主的电力发展思路,改建小水(火)电站4个,新增发电装机7000千瓦,新建变电站10座,变电容量增加29.6万伏安,村通电率达到95%,基本满足了城乡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电需求。

以治水为重点加强农田基本建设,解决扶贫攻坚的“命脉”问题   走“中、小、微结合,以小、微为主” 的路子,以微水池建设为突破口,解决人畜饮水问题。19931998年的6年,共兴建微水工程25.4万处,基本解决了90万人、77万头牲畜饮水困难问题。尤其是旱地改制,玉米生产一年上一个台阶,由1993年的11.5万吨增加到1998年的45.13万吨, 6年翻两番,农民人均产粮稳定在530公斤上下。

以池园经济为特色建设文明新村,落实扶贫攻坚到村入户   走出一条以“井池园机配套,种养加运结合”的池园经济为特色的越温脱贫之路,实现户均年增收近1000元,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文明新村建设以村为战场,以户为对象,村村有规划,户户有项目,男女老少有事干,实现扶贫攻坚到村入户。文明新村建设以每年新建10%15%的增速推进,到1999年底,全区有4751个社建成文明社,占社总数的32%。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增强基层领导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新区建立后,针对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差,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级财务管理混乱,群众信任度不高,乡镇工作运行方式不适应经济建设快速发展需要的状况,坚持按照村“五好、乡镇六好目标,以新的思路、新的机制、新的办法进一步深化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从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为扶贫攻坚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载《巴蜀史志》2019年第1期,总第221期)

来源: 《巴蜀史志》2019年第1期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