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方志四川•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向明 ‖ 我在法院三十年

作者:向明 来源:《巴蜀史志》2019年第1期,总第221期 发布时间:2019-03-10 19:39:55 浏览次数: 【字体:

       

本文刊于《巴蜀史志》2019年第1期

从1949年到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走过了70年光辉历程。日月如梭,蓦然回首,才发觉自己有幸成为这个伟大变革时代的经历者、见证者、参与者和受益者,切身感受着全国各地以及各行各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感受到伟大祖国的日益强盛。我参加工作的第一个单位是四川省崇州市人民法院。      

 虽然前几年因工作调动离开法院,但在法院工作的近30年间,从法院两庭建设变迁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切身体验着国家法治建设历程,也收获着崇州法院与祖国复兴同行的丰硕成果……

 记得1985年社会公开招干报考崇州市人民法院(当时是崇庆县,1994年撤县设市)时,法院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在同等条件下,会骑自行车的优先录用。当时,我对这一要求感到费解,后来录用到法院工作,才明白法院的用意。

崇州法院旧貌换新颜

原来,从1950年1月崇庆县解放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法院办公条件相当简陋,办公用房是1953年修建的十余间砖瓦房,没有正规的审判法庭,审理案件都是在过道或办公室内进行。1985年,全院只有干警30多人,唯一的通讯工具是一部老式手摇电话机,打电话需要总机接转。有一次,一个案子第二天就要开庭,书记员打了一上午都没有打通一个电话,焦急的去向庭长报告时,忍不住“哇”的一声,就大哭起来,一副委屈无助的模样。交通工具只有一辆正三轮和几辆破旧的250型两轮摩托车。刑事案件开庭,基本上都是干警徒步从小东街的公安局看守所押解被告人到法院接受审判。干警们下乡办案,都得骑自行车。所以,是否会骑自行车,成为一个不成文的准入条件。那时,乡下的人民法庭办公条件更为落后和艰苦,有的甚至没有固定办公场所。自行车是干警们上下班以及下乡办案、外出调查取证的唯一交通工具。农村的乡村道路全是机耕道土路,坑洼不平。有次,同事坐偏三轮下乡办案,由于村道颠簸,竟从车斗里甩了出去。骑自行车下乡办案,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特别是在河西片区,那路况真是天晴一把刀、下雨一团糟。遇到下雨天,泥泞的土路无法骑行,常常是扛着自行车,像车“骑”人似的深一脚浅一脚行走。

当时,改革开放才几个年头,整个国家还基本处于计划经济时期,物资匮乏,商品供给还无法满足人民需求,粮油、肉类等食品以及彩电、自行车等商品还实行凭票供应。

被法院录用后,我分配在乡下的人民法庭。当时家里只有一辆自行车,那是父亲每天上下班必须的交通工具。因此,再购置一辆自行车,成为家里一件大事。那时,名牌的永久、凤凰自行车很难买到,不仅要凭票,还得走后门找关系。父母用省吃俭用积攒的180多元,为我购买了一辆广州生产的五羊牌自行车,语重心长对我说:“你要爱惜啊,二天你挣到工资了,自己存钱再换辆永久、凤凰吧!”

1988年,法院在昌明路原址上修建的建筑面积1200多平方米的办公、审判综合大楼投入使用,极大改善了法院的办公和审判条件。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纵深推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策略,让全国各地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随着崇州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法院受理案件数量大幅上升,干警队伍不断壮大,办公用房、审判法庭等物资装备条件已不能满足正常办公和审判工作的需要。

2001年8月,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法院在崇庆路上新建的耗资1800余万元、建筑面积上万平方米的办公大楼、审判法庭竣工投入使用。大楼配备电梯、监控、音响系统、程控电话、电子显示屏、安检门等现代化办公设施。雄伟、庄严的9层办公大楼和4层审判法庭成为崇州法治建设的标志性建筑。

从2002年起,崇州法院办公条件日新月异,物资装备建设得到迅猛发展,基本实现信息化办公办案。100多人的干警队伍,人手配备一台电脑,是全市率先实现信息化办公的单位之一。在办案交通工具保障上,配置20多辆公务用车,5个基层人民法庭均建成标准化、规范化的达标人民法庭。私家车已是干警们上下班的交通工具,自行车已变成干警们休闲骑游的健身器材。

进入新时代,“互联网+”推动着法治建设步入新的历史时期。崇州法院运用“互联网+审判”思维和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积极探索实践“三位一体”智慧法院建设模式,将“互联网+”理念和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融于法院管理、法官办案、诉讼保障、诉讼监督、诉讼服务和数据共享等各个方面,取得服务便捷化、审判智能化、执行高效化、公开常态化、管理科学化、决策精准化的显著成效。自主研发的法律问答机器人“小崇”,融合法官智慧,以微信、桌面机器人和一体机为应用场景,为群众预估预判诉讼风险提供行为指引,为预测预防纠纷提供精准治理,为法院统一裁判尺度提供精准服务。现在每年审结的各类案件,早已从30年前的几百件跃升到近万件。法院的各项工作也取得前所未有的成绩,先后有抗震救灾、指导人民调解、思想宣传等工作获得省委、省政府和最高人民法院的表彰奖励。今天的变化和成就,是我们30年前无法想象和预测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崇州始终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祖国的发展强大和综合实力的提高,推动着法治建设和人民法院事业的蓬勃发展、奋勇进步。崇州法院两庭建设和物资装备建设的变迁只是一个小小缩影,崇州法院的过去和现在,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我们国家70年来,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法治建设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祝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载《巴蜀史志》2019年第1期,总第221期)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作者:向明(崇州市人大)

来源: 《巴蜀史志》2019年第1期,总第221期
终审:何晓波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