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文化纵横>史料之窗>详细内容

【超时空川行】摄影师用影像见证改革开放40年

作者:李慧颖 来源:四川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8-12-23 09:30:00 浏览次数: 【字体:

周孟棋和他拍摄的大熊猫

四川新闻网成都12月22日讯(记者 李慧颖 摄影报道)对于摄影师来说,城市的变迁,是每个摄影师都不会错过的主题,城市的一房一楼、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在摄影师的镜头中,总是有着独特的表现方式。

而对于曾经在军旅生涯从事摄影工作的周孟棋来说,在阔别家乡成都20年回来后,他的镜头一次又一次对准了这个城市。怀揣着对成都的深情与追忆,在他的照片中,冰冷的钢筋混凝土也变得充满温情,他用镜头见证着改革开放40年来四川的飞速发展。

周孟棋镜头下1992年的天府广场(记者翻拍图片)

周孟棋镜头下1998年的天府广场(记者翻拍图片)

用照片记录高楼如何拔地而起

“这是1992年的天府广场,当时叫作人民南路广场。我就在正面高楼拍的,那时候的高楼其实也不高,3层楼以上的都叫高楼。这张是1998年拍的天府广场,这张是2006年,还有这张带彩虹的。”一聊到照片,周孟棋滔滔不绝地讲述着照片中的故事。

周孟棋镜头下2008年的天府广场(记者翻拍图片)

1997年人民南路广场开始改建,1999年的时候,人民南路广场更名为现在的天府广场。2004年的时候政府又再次对天府广场进行改造,在2007年正式完工。“现在看到的天府广场,中心广场是正圆弧形的,其实在2011年之前是椭圆形的。”周孟棋指着照片中的天府广场介绍道。城市建设的发展,是通过肉眼即刻能看见的,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也是最容易被遗忘的,幸而有照片留下了珍贵的城市记忆,留下了那些珍贵的历史画面。

周孟棋镜头下未经治理的府南河(记者翻拍图片)

用镜头见证“花重锦官城”的美景如何恢复

“90年代的成都也很美,是一个以休闲、旅游为主体的城市,街道房屋都是比较传统的,谈不上大都市。但现在的成都就充满了国际化,无论是产业发展、科技发展、城市建筑,国际上已经能经常看到成都的身影,现在可以说是一个正迈向现代、时尚的国际化大都市。”周孟棋一边说着,一边翻出了另外两张照片。一张是90年代的府南河。照片中,府南河两岸全是棚户区,河中漂浮着许多垃圾,水质灰黑,河道也非常的窄,让人觉得杂乱;而另一张,高楼矗立,江岸绿植覆盖,江水碧绿清澈,心旷神怡。

周孟棋镜头下府南河新貌(记者翻拍图片)

周孟棋感叹道:“这是以前的府南河,1992年开始的府南河工程,历时5年整治结束。在1998年的时候,这项工程获得了全球人居领域的最高奖项——联合国人居奖。真是一项民生工程。现在对比着看,真的太感慨了。”

周孟棋镜头下的锦江新貌 (记者翻拍图片)

周孟棋拍摄的蜀都大厦,曾经被称为“西南第一高楼”(记者翻拍图片)

用影像留下大熊猫的珍贵记忆

周孟棋作为一名摄影师,从军事摄影到都市摄影,他最著名的还是大熊猫专题摄影,从1992年起,周孟棋就开始了大熊猫专题的拍摄,在这么多年拍摄过程中,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四川对大熊猫科学研究、人工保护方面取得的巨大成绩和变化。

据了解,1987年,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建立。建立之初,基地种源匮乏、资金短缺、人才稀少、技术薄弱。31年来,经过两代人的努力,一个个技术难题被攻破:人工采精、授精和内分泌研究技术的突破,揭开了大熊猫人工辅助繁殖育幼技术的奥秘;大熊猫出血性肠炎、营养不良综合症、轮状病毒病和寄生虫感染等疾病防治技术的突破从根本上解决了威胁大熊猫种群安全的疾病难题;饲养管理和营养方面的研究成果保障了人工繁育大熊猫的身体健康。

“最初基地只有6只大熊猫,至今人工繁育大熊猫幼子已经达195只。现在我们国家将大熊猫作为文化名片走向世界,大熊猫也是最可爱的‘外交大使’。大熊猫文化已经成为一张中国名片、四川名片。”在周孟棋看来,改革开放以来,大熊猫的保护成果,不仅仅见证了我们国家的科研实力,亦是人类生态环境保护成果的另一种体现。

作为改革开放的亲历者和记录者,周孟棋的照片为我们留下了诸多印记。影像,是改革开放的有力见证,是改革开放成果的生动再现。

(来源:四川新闻网

来源: 四川新闻网
终审:徐高芳
分享到:
关闭本页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